小時候缺少父母陪伴,長大會難以走入親密關係?心理師:這種人通常都很獨立

2021-03-08 15:07

? 人氣

戀愛中,其實有些看似獨立的人,背後都隱藏了這樣的心理狀態……(圖/取自imdb官網)

戀愛中,其實有些看似獨立的人,背後都隱藏了這樣的心理狀態……(圖/取自imdb官網)

你身邊有沒有一種朋友,他們條件很好、個性獨立,生活中大小事都能輕鬆完成,但是談起感情卻總是一波三折?其實他們獨立的外表下,藏著渴望被愛的心...

Lynn是一個風一樣的女子,個性獨立的她,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一家著名的快速消費品公司做市場助理,因為工作表現出色,很快就一路攀升,年紀輕輕,便成了某個產品的品牌經理。幾年後,她不滿足於過於完善的體制下看得見終點的職業生涯,便出國留學讀研去了。留學期間,在歐洲的小鎮裡,她迷上了獨具風味的手沖咖啡,便決定回國後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Lynn的店面不大不小,藏在一片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的轉角處,一不留神,可能就會錯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Lynn主要做熟客生意,因著她的咖啡品質上乘,再加上她的為人爽快大氣,一邊沖著咖啡,一邊和客人天南海北地聊起各種話題,不同的咖啡,便也佐上了不同的風味。長此以往,口口相傳,小店也一直都維持著不錯的生意。Lynn對自己的生活總體滿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還能夠靠它養活自己,不用阿諛奉承、不用捲入自己不喜歡的人際關係。只是每當客人們有意無意地問起「老闆」在哪時,Lynn的臉上,便略略地開始窘迫了起來。

Lynn不是沒有談過戀愛,她也曾經有過自己深深愛著的男人,可是談起那段經歷,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一段癡迷與恐懼交織的暴風驟雨般的體驗,在關係中似乎完全丟失了自己,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即將被拋棄的災難體驗中。Lynn終於不堪重負,決絕地結束了那段關係。在後來的日子裡,她也有過幾段或長或短的戀愛關係,但都不敢再深入,最後也都是不了了之了。

Lynn出生以後,因為母親沒有奶水,而奶奶堅持吃母乳比吃奶粉好,滿月後,便被送到了奶媽家。偏偏這個奶媽不負責任,經常把她喂完奶以後,就跑出去打麻將去了,留下她一個人在房間裡哭天搶地也沒人理,經常父母去看她的時候,就隔著窗子聽到她的哭聲,門又鎖著,也進不了門。後來爸媽實在受不了了,9個月能斷奶以後,就給她換了個保姆。可這個保姆又太老,帶著她睡覺的時候,好幾次都任她從床上滾了下去。再後來,就又換了個保姆,後來又被送到外公外婆那裡、爺爺奶奶那裡撫養,直到開始上小學了,才回到了忙碌的父母身邊。

親密關係始於生命最原初的依戀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和他的同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恒河猴的實驗:將新生的小猴子和媽媽及同類隔離開,放在鐵籠子裡面飼養。籠子裡面有一個有奶瓶的鐵絲猴媽媽,還有一個沒有奶瓶的絨布猴媽媽。實驗發現,只有當小猴子餓的時候,才會跑去鐵絲猴媽媽那裡,而喝完奶以後,就會依偎在絨布猴媽媽身上,而如果把絨布猴媽媽拿走的話,那些小猴子就會發脾氣也就是說,對於小猴子們而言,雖然吃飽喝足是生存第一要位,但基本需求滿足以後,更重要的則是愛與依戀的需要。

除此以外,哈洛的實驗裡面進一步發現,這些與真實的母猴分開餵養的小猴子,成年以後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以後都不能進行交配。後來哈洛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小猴子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猴媽媽,並且確保這些猴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和自己的同類生活在一起,這樣哺育大的猴子成年後基本正常了。也就是說,在養育的過程中,真實意義上的抱持、撫摸、互動、回應,對於一個小猴子正常的心理發育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的。雖然這個實驗所針對的是猴子,但是很多的心理學家認為,它對於人類的嬰兒也同樣適用。

奧地利心理學家勒內·斯皮茨在育嬰堂中研究了一出生就遭到遺棄的嬰兒,他們的生理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但是任何可持續的養育性互動都遭到了剝奪,這些嬰兒無一例外都變得抑鬱、孤僻、體弱多病,而如果母親在最初的三個月回到孩子的身邊,則這種退化就會開始反轉為什麼在生命最早年的體驗中,母親的持續在場,以及這種互動的依戀關係對於一個人內心的健康成長,以及成年以後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呢?

我們知道,母嬰關係,可以說是我們生命裡最早的親密關係體驗,那是一種肌膚零距離的觸碰,這種親密度,也就成年以後的親密關係能與之相媲美了而在這種最早的依戀關係裡,作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嬰兒,自己所全身心依賴的這個物件(客體),是否能夠穩定地愛自己、不拋棄自己,不論自己表達什麼樣的需要都是能夠被看見、被回應並被抱持的,對於一個孩子是否能建立良好的自體表徵(我是好的、被愛的),良好的客體表徵(他是愛我的、一直在那兒的),關係中的信任感和滿意度,以及適應良好的互動模式,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在孩子最初的母嬰關係,尤其是最初兩年的母嬰關係裡,母親能夠做到持續的在場,也就是說作為孩子主要的照料者,穩定地在孩子身邊,並且能夠給孩子積極的回應與照顧,就相對更容易培養出一個有安全依戀的孩子來。依戀的概念,是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所創建,並由他的學生瑪麗·愛因斯沃斯通過陌生情境試驗,界定出了親子關係中三種主要的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不安全回避型依戀和不安全矛盾型依戀,並且這些不同的依戀類型,也會影響成年以後的依戀。

安全型依戀,是那種能夠自由表達與情境相符的情感,也就是分離會傷心、相聚會高興,但同時既能夠獨處,又能夠依戀的人。

不安全回避型依戀,是那種看見心儀的人很難表達喜悅與親近,心儀的人要離開了,也很難表達悲傷與不舍,看上去獨立自主、不需要他人,但這種“不需要”只是為了掩飾如果表達需要後,可能會被拋棄的恐懼的人。

不安全矛盾型依戀,則是那種見到愛人要作要鬧,離開愛人要叫要跳,整日價不消停的人。

生命最初的分離經驗,包括近親的死亡、父母的離異、不停地更換照料者,以及缺乏情感互動的、不負責任的養育等,在與孩子先天氣質的化學作用下,則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戀,有的偏回避型,有的偏矛盾型。這是一種關係中,對於自己是不是會被愛、是不是不會被拋棄的一種最原初的不確定感。而這種最初的依戀模式,在前幾年形成以後,則會相伴終生。

那麼談到依戀模式的建立,為什麼前兩年很重要呢?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發現,對於大約8個月以前的嬰兒來說,消失的物體就意味著不再存在,也就是說媽媽在身邊就是有的,媽媽不在身邊了也就沒有了,這個時候孩子還沒有客體恒定感。8~18個月之間,客體的概念在逐漸提高,但是客體恒定性的發展還不完善。直到18~24個月的時候,孩子能夠對看不到的位移進行心理表徵,並用這些心理推理去指導自己尋找消失的物體,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已經能夠充分地理解客體的恒定性了。

這個理論在關係層面上的意義就在於,對於一兩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他們無法理解,「媽媽」不在身邊或者經常更換,並不代表媽媽「死了」,或者不要自己了,而是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他們所體驗到的就是一種斷裂的死亡感,以及被拋棄的恐懼感這個在Lynn的身上,有著非常明顯的表現。作為差不多出生後不久就不斷地更換照料者,且在總體缺乏互動的養育下直到七歲的Lynn來說,當她在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中體驗到對方一點點的沒有回應、不耐煩,或者聯繫不到,她的內心就會產生劇烈的崩塌感,被遺棄的、不被愛的,以及對方可能會死亡或者不復存在的「客體無常」感。這是她在自己原初生命裡的真實體驗,而這種體驗被固化以後,則成為了阻礙她成年以後走進親密的最大障礙。

你是真獨立還是「假性獨立」?

當嬰兒降臨人世、剪短臍帶的那一刻起,從身體上完成了和母親的分離,但心理上的分離還遠未開始。自我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對於嬰兒的分離-個體化過程進行了大量的觀察與研究,並劃分了其發展的不同階段。在嬰兒剛剛降生的前3~4個月的時間裡,處於正常的自閉和共生期,和母親建立起一種特定的共生關係。如果這種共生關係是恰當的、健康的,也就是說有一個穩定的、滿足的養育環境,那麼嬰兒就會獲得身心的平衡,並產生原始的分離,進而進入到分離-個體化階段。

而分離—個體化的階段,從嬰兒4、5個月開始直到2歲左右,在這一階段裡,孩子的身體自我開始分化與發展,並且開始學會走路、發展語言,探索世界,並克服分離的衝突。而2~3歲的年齡段,則是鞏固分離個體化,並且建立起情感客體恒定感的階段,也就是說,「好媽媽」已經內化到自己的心中,並給予自己足夠的力量和安全感,去探索外部世界。但如果,最早年的依戀失敗,也就是說孩子所賴以生存的物件(母親),並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親密體驗,讓孩子得到滋養,孩子在關係當中體會到的是傷害和不被看到,那麼,為了避免不被愛的痛苦,有一類孩子會發展出一種「假性獨立」,接近不安全依戀裡面的回避型依戀,以一種貌似獨立的姿態,來避免表達對依戀的需要以後可能會被拒絕和拋棄的傷害。

之所以說「假性獨立」,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建立令人滿意的親密關係。他們的「獨立」缺損了正常的發展階段,缺乏了健康的依戀下的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而是回避依戀傷害的「不得已而為之」。這種貌似的獨立,在成年以後,到了需要建立親密關係的時候,早年的創傷,便被觸發。Lynn的體驗就非常典型,真正進入親密關係以後,那種被拋棄、被拒絕、不被愛、會成為別人累贅的感受,以一種壓倒性的情緒體驗淹沒了她,使得她不得不重新退回到「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的狀態。這種原初的依戀失敗是非常早期的,也根深蒂固地烙在了人格的最深處,可能需要經年累月的時間,才有可能修復,但也可能,永遠,也無法修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你是真的獨立,還是無法走進親密?)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