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台灣幾乎是「文盲」?揭秘日治時期東亞首次人口普查驚人統計數據

2021-02-24 16:43

? 人氣

曾經擔任過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為台灣開啟了人口普查之路……(圖/公視提供)

曾經擔任過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為台灣開啟了人口普查之路……(圖/公視提供)

我們時常在媒體上聽到政治人物侃侃而談:「台灣的未來由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為了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權益」……究竟「兩千三百萬」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呢?台灣的人口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確切的記錄?一起來揭開台灣人口數字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首次人口普查,背後功臣是他 

其實台灣早在一百餘年前,就開始實施人口普查了,會有這樣的制度,與日治初期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因當時日本內部有許多提倡西化的知識份子,開始體認到人口統計的重要性,他們看見美、英、法等國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開始,每隔十年就做一次大規模人口普查,掌握國家內部人口、民情等相關資料作為施政依據,視此為是科學、進步的象徵。

尤其是曾經擔任過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雖然是學醫的,但他同時也是個「統計控」,他在德國留學的時候,就時常到德國的統計院去參觀,甚至是1890年德國實第一次實施人口普查時,當時統計院院長還特地邀請他深入觀摩

獲得寶貴經驗的後藤新平,回到日本後隨即向政府建議設立統計局、並實施人口普查。當時日本知識份子在推廣時,將人口普查命名為「國勢調查」,認為「統計對國家來說,就像指南針之於大海中航行的船隻一樣」瞭解人口資料,就能掌握國家的實際情勢,擬定正確的政策方針。

後藤新平(圖/作者提供)
後藤新平(圖/公視提供)

人口普查前置作業超複雜,日本統計家花費2年才完成!

國勢調查除了針對日本本土,對當時的殖民地台灣尤為重要,當時日本對台灣各方面都不甚瞭解,根本不知如何治理。於是篤信統計學的台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從東京統計協會借將一位統計家水科七三郎,來台協助辦理普查作業,他耗時2年對台灣進行各方面的深度調查、訓練執行人員、特製專屬問卷等等多項準備。

為什麼做人口普查要有這麼多前置作業?因為這項調查,不單單只是統計人口數而已,對於人民年齡、性別、種族、語言、健康狀態、職業等都會要做很詳盡的紀錄,也會針對當時台灣的特殊狀況設定問卷,像是新增是否纏足、吸鴉片等生活習慣調查。另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島上族群相當多元,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日本內地人等…所以同一份問卷也需要翻譯成多種語言才能進行訪談。

到了1905年全部就緒後,日本終於要推動全國性的國勢調查,但日本本土卻因為日俄戰爭爆發而暫緩實施,一直到1920年才首度執行,於是台灣因此成了東亞首度實施人口普查的地區,名稱也由「國勢調查」改為「臨時台灣戶口調查」

1905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所帶票。(圖/作者提供)
1905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所帶票。(圖/公視提供)

人口普查的離奇現象:飽讀詩書的舊知識分子,竟全被列為文盲

而第一次台灣人口普查的結果,從今天來看其實也有許多讓人驚訝的發現。例如,當時台灣的人口其實只有303萬餘,會說台語的佔8成以上,從事傳統農林漁牧業的人口就高達7成,但登記在列的職業卻高達4299種,可能比現在人力銀行有的職缺種類還要多;生活習慣方面女性纏足比例高達66.6%、將近160萬人會吸鴉片;而當時人口最多的區域還是南台灣佔35.2%,中、北部則各佔三成,與現今北台灣有逾4成人口的情況完全相反。從這些統計數據可以看見,台灣百年來到底經歷過多大的變遷。

不過,當時所做的調查畢竟是站在殖民者的立場,統計結果也是以官方的角度去紀錄,因此難免會出現一些離奇的現象。專門研究台灣統計史的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林佩欣分享:「那時候的教育水準調查,是以日文的假名程度作為依據,所以就會造成在清朝時受過傳統漢學教育、飽讀詩書的舊知識分子被列為文盲,教育程度比上過日本小學的八歲孩童還要低。」當時全台灣日文的讀寫比率只有2.38%,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被日本政府列為文盲。這些種種,都是在解讀資料時,該用不同的方向去反思的。

第一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票,調查緾足。(圖/作者提供)
第一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票,調查緾足。(圖/公視提供)
人口調查票之教育程度分類。(圖/作者提供)
人口調查票之教育程度分類。(圖/公視提供)

台灣共做過7次普查,10年間人口變化超級大!

日本政府從1905年到1940年前後共在台灣做過7次普查(5年一次簡易調查、10年一次大規模調査),為台灣留下珍貴的統計數據。國民政府遷台後,也從1956年開始延續,每十年做一次人口普查「中華民國臺閩地區戶口普查」,並在2020年底,實施了第七次。

2010至2020這十年間,臺灣的嬰兒出生率從0.67‰降到0.53‰,老化指數從65.1提高到驚人的120.7。雖然總人口數勉強維持在2300萬的水準,但多數年輕人雖然把戶籍設在家鄉,卻選擇留在大臺北地區工作。

不過隨著科技演進、統計方法的進步,從2010年起已不再採取過去的挨家挨戶全面普查,而是採用「公務登記輔以抽樣調查」,因為台灣的各項人口、戶籍系統建置已臻完備,行政院主計總數也會每月發布人口數變化、出生、死亡率等,所以只要整理這些資料,再抽取出部分樣本進行訪查即可,大幅降低政府、民眾所要付出的成本。

究竟台灣的人口數據背後,還有哪些秘密?公視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系列〈人口精算師〉將從百年前的日治時期一路挖掘至今,探討台灣高齡化、少子化等人口問題的歷史脈絡與未來挑戰。

公視2021年旗艦歷史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系列,由杯杯文創伙伴公司製作、新生代導演徐浩軒、許雅婷執導,從人口精算、美援、土地改革、WTO議題切入,關注臺灣現代化過程中罕為人知的關鍵性人物與故事,自2021年2月23日起,每週二晚上十點於公視主頻播出,詳情請上《公視時光台灣》官方粉專。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