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華人媽寶文化會如此盛行?她列出2大點,解答子女會過度依賴父母的關鍵原因

2021-02-25 13:00

? 人氣

為何亞洲地區媽寶會滿街跑?難道是教育出現了問題?(圖/取自zilupe@flickr)

為何亞洲地區媽寶會滿街跑?難道是教育出現了問題?(圖/取自zilupe@flickr)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媽寶男」這個詞走紅了起來,顧名思義「媽寶男」指的就是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以媽媽是對的、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 他們在本該獨立的人生階段還依然過度依賴媽媽,彷彿未斷奶的成年人,「我媽說、我媽認為」等常用句就像生活百科全書一般指導著媽寶男做出人生的每一個決策。

當然這個概念對女性也同樣適用,她們叫「媽寶女」。 媽寶現象被認為是造成親密關係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它威脅了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兩個基礎──信任與安全感。 「媽寶」們總拿母親當擋箭牌,人生路線完全依照母親的意思來走,這會讓關係中的另一半對他們產生欠缺獨立思考,無自信、無信譽,無主見、無責任感等負面印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究竟他媽媽是我們愛情裡的第三者?還是我才是他們母子情裡的第三者?」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媽寶現象的主體並不局限於媽媽和兒子這一單一的親緣關系:被「寶寶」依賴的對象不僅包括原生家庭裡的父母,也有可能是有血緣關系的親戚長輩、老師、身邊的朋友、或者是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這種過度依賴他人的行為常常會在生活中給「寶寶」周圍的重要他人例如同事、朋友、家人、另一半等帶來焦慮、迷惘、抑鬱以及無助等負面感受。

心理學對依賴行為的解釋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樣過度依賴他人的行為顯示出部分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特質,我們今天在這里討論,不是為了給他們貼標簽,只是為了和大家分享、科普他們的行為特點。具體的診斷標準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以下簡稱DSM)中會有很嚴格的界定,請大家因人而異,切勿對號入座。  

根據DSM,依賴型人格障礙是由成年早期開始顯現的、因為過度的需要他人照顧而產生的順從、依賴行為,並且這樣的人會常常表現出對分離的恐懼。若要診斷,病人需要滿足以下五種(或以上)的行為標準:

1. 如果沒有過量的來自於他人的建議和確認,自己便難以作出日常生活決定
2. 需要他人為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擔當責任
3. 難以表達對他人的反對意見,因為害怕失去支持和認可
4. 難以獨立開始一項計劃或獨自完成事情(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自信心,而不是缺乏動機或精力)
5. 為了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支持而過度的去取悅他人,以至於無償地做令自己不開心的事
6. 因為很擔心不會照顧自己, 導致獨處時常感到不開心或無助
7. 當一段親密關系結束時,急切地想要尋找另一段新的關系從而獲得照顧和支持
8. 不現實地沉湎於害怕被他人遺棄、只得自己照顧自己的擔憂中。

研究顯示患者本身也會被這種依賴型行為困擾,這種困擾包含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他們會感受到自己行為帶來的壓力,會經常表現出情緒上的混亂、變得消極或對他人具有侵略性,會因為無法做出人生抉擇而變得無力與焦慮。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Seligman)也補刀說,這些消極的預期也可能產生其它無能或不願採取行動的負面預期的結果,包括自卑,長期的失敗,悲傷和身體疾病。

依賴行為產生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依賴產生的具體原因尚未完全探索,因為具有依賴行為特質的人往往在依賴客體的影響下保持著一種生活穩定狀態,從而不會去主動尋求心理或者精神上的幫助。例如媽寶們會因為遵從媽媽的指示,而獲得媽媽安排的工作,媽媽買的房子,媽媽安排的結婚對象等等。就業、財政壓力和婚姻等這些會對生活造成真正精神壓力的困難都因為依賴於母親這一行為而淡化很多。

就現有研究顯示,產生依賴行為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依賴行為可能是成形於原生家庭的一種「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塞利格曼(Seligman)提出的一個心理學概念。可以解釋為「經歷某事後學習得來的」無助感,有習得性無助的人會在明顯有能力去改變的境遇中表現出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

依賴行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一種「習得性無助」換句話說,就是指由於之前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由於他人的過度乾預或者直接取而代之的去作出決策,人會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或者沒有能力處理這件事情;進而今後遇到類似境遇時,即使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也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消極的態度和無為的行為。

舉例來說剛上一年級的韓梅梅寫完作業並用心地整理好書包,然後媽媽以她認為更整潔有序的擺放方式重新整理一遍,嘴裡嘟囔著:「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我來給你裝。」媽媽為韓梅梅整理書包並對她進行言語上的否定讓韓梅梅認為自己是不能完成整理書包這件事的,進而產生了以後都不會自己整理書包而需要媽媽幫忙的消極思維模式。

一些學者提出,權威型或者過度保護的養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發展出一些依賴型人格的特質。這種家庭對孩子一般都會有有很強的控制欲且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或者情感表達; 父母過多的包辦下至生活起居,上至升學擇業父母決定吃生煎包還是蘿卜糕、讀文科還是理科、娶靜靜還是嫁明明,讓孩子習慣以及習得了需要他人在生活中為自己做主,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決定、下的判斷是不正確的。

2. 社會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響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推出了獨生子女政策,配合著「一胎上環,兩胎絕育」的口號,絕大多數的家庭迎來了家裡的獨一無二的寶貝。由於政策的限制,不可避免的讓家人把所有的期待與目光都放在家中唯一的孩子身上:父母制定出個性化的成長計劃、要求孩子按著自己的期望、沿著他們制定的路線「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過度的乾預孩子的生活,制定孩子的人生,讓孩子適應了沒有主見、不承擔責任的生活,自然而然就養成了依賴的習慣。

也有學者認為儒家文化對依賴行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儒家文化圈地區,由於受到儒家傳統孝道影響,子女被要求無條件的尊重和順從父母,所以在做任何人生抉擇的時候都需要徵求父母意見,甚至要得到父母首肯才可進行。雖然子女可能並不能認同父母的意見,但是因為孝順文化的要求,也只能妥協自己的需求被動接受。所以,依賴的行為特質要放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才能更全面的被理解。

面對依賴行為,該怎麼辦?

也許你身邊就有這樣的一位「寶寶」,或者你本身就是本文所提到的「寶寶」。

作為朋友的你,或許想幫他,讓其獨立、有主見、脫離父母的控制,成為有擔當的人、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但是總被「恨鐵不成鋼、扶不起的阿斗」等觀感打擊得潰不成軍。作為寶寶的你,又何嘗沒有發出過「寶寶心裡苦」這般的感嘆呢!也許你一出生就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想改變現狀,卻又被各種現實的境遇所牽絆,進退兩難,無可厚非。

所以,面對依賴行為,首先需要「同理心」

關心「寶寶」的人和「寶寶」自身都有各自的立場,如果雙方都能換位思考——「寶寶們」感受到朋友需要幫助他們變得更好的這份善意、朋友們體會到「寶寶」處境的兩難,不要過度的去責備和遷怒這種依賴行為,或許能讓「寶寶」對依賴的行為產生更合理的處遇態度。

若想克服依賴行為「寶寶」必須想改變

克裡斯多夫(Christopher)博士指出,具有依賴特質的人「寶寶們」通常不會主動去尋求幫助來改變他們的行為依賴特質;因為他們只有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後,才會回頭思考與這些特質相關的行為和思維模式;而悖論的是,這樣的人如前文所說由於他人對自己生活的過度乾預,在無形中已經解決了那些生活中真正會帶來困擾的問題。所以在心理實踐中,主動尋求幫助的依賴人格個案很少。

根據Dr. Christopher的總結,對依賴型行為有效的心理治療方式包括:

1. 心理諮詢

一對一的個性化心理咨詢最大限度保障了案主個人信息的隱私性,是克服依賴的一種治療方法。諮詢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案主變得更主動、更獨立,並且學會與他人培養出健康的關系。來訪者可以嘗試在設置好的目標下扮演一個在決斷力和社交技巧方面更為積極的角色,以期減少案主對他人的依賴。建議在諮詢關係開始前就設定好諮詢的次數,提供給案主短期治療的方案,避免案主對諮詢師產生新的被動依賴關系。

2. 人際關係治療

因為依賴特質的人通常會帶著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走進諮詢室,所以人際關係的治療也被認為是有效用的。諮詢師會幫助案主探索他們長期以來與他人互動的模式,並且以此為切入點來理解依賴特質形成的原因。這種治療方法的目標是讓案主看到他們為依賴行為所付出的代價,並且協助他們培養一種更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決斷力的訓練和學習確認自己的感受等技巧常常被用於提升人際行為。

3. 小組治療

當案主有很強的動機要改變,那麼一個具有更大互動性的諮詢小組就會在改善他們依賴行為方面幫上不少忙。如果案主在決斷力、做決定或協商等社會交往方面有些能力上的不足,相信一個支持性的「做決定」小組就再合適不過了。

4. 家庭和婚姻治療

一些案主在有父母陪同著去見諮詢師,而家庭諮詢的目的就是「找到病根、對症下藥」,從而「藥到病除」解開家庭關系的結。家庭的所有成員共同參與到咨詢當中,對咨詢的成效起著中關重要的作用。家庭諮詢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父母的參與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婚姻諮詢則對親密關系非常有幫助,諮詢不僅能緩解尋求依賴一方的焦慮,也能讓被依賴的一方如釋重負。

5. 藥物治療

因為案主有時會呈現出焦慮和抑鬱的情緒狀態,所以,有少量的案例證明服用抗抑鬱和抗焦慮的藥用對依賴的行為有幫助。值得註意的是,藥物治療並不被推薦,因為案主可能會因此形成對藥的依賴,並且服務藥物的效果也並不十分顯著。

路漫漫其修遠兮!寶寶們剋服依賴的行為是個極具挑戰的過程,他們改變依賴行為的信念可能會反復,他們也許會在掙扎後選擇回到之前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去。就好像戒煙一樣,改變一種伴隨了寶寶們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舊的行為模式一定是痛苦的。請多給寶寶們一些鼓勵和支持,即使他們想暫時的停下來歇一歇,身邊人的不拋棄不放棄是寶寶們建立更健康的行為模式的最有效的良藥。寶寶們,加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什麼值得想(原標題:戒不掉的是「依賴」心理學解釋「媽寶現象」)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