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最多會浪費你收入的10%!他揭8大錯誤金錢觀,只會讓你越活越窮

2021-01-28 16:00

? 人氣

衝動購物的不正確消費習慣,很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把錢揮霍光。(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衝動購物的不正確消費習慣,很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把錢揮霍光。(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錢是一個好奴僕,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變成你的主人。

——馬克·吐溫(Mark Twain)

但無論是多麼精明的人,都一定有過非理性的使用金錢的時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例如,你可能曾經因為打折而買下不需要的商品;因為經不住誘惑,一時衝動的做出了讓自己後悔的消費決定。

當然,消費不是什麼天大的壞事,但每次在月尾查看銀行儲蓄時,你可能都會感到有一絲懊悔:你覺得,這數目應該更多的。

不過,這種情況還不算可怕,畢竟你是知道自己在哪項決定、哪些習慣錯了才導致這個結果,所以你才會感到懊悔。

而比懊悔更可怕的情況是驚訝——那種,因為不知道錢是怎麼被花光的驚訝。

這個星期解讀的是《怪誕行為學5:理智與金錢》(台版為《金錢心理學》),作者是著名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專欄作家傑夫‧克萊斯勒 (Jeff Kreisler),我們曾經多次解讀過艾瑞利的著作。

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像是本理財書籍,但其主要內容不是探討理財或賺錢,而是要探討如何更理性的花錢、減少非理性的消費,以避免自己的非理性搞砸自己的經濟。

對此,我們得先從人的注意力談起。

專注的失策

先來看一個書中提到的思考題:

假設在你眼前放著一個柳丁和一個蘋果,只讓你選一個來吃,你會選擇哪一個?這兩種水果比較起來十分容易吧?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哪個。

但如果我們給這兩種水果標上不同的價呢?這時,我們就得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願意花1美元或50美分去買一個蘋果,這個時候,選擇就變難了。

如果蘋果的售價是1美元,而柳丁是75美分,選擇會變得更加複雜。這意味著,選項之中一旦涉及金錢,決策就會變得讓人頭疼。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這是因為人類的注意力是有限制的,我們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而一旦要同時考慮的事情多了,哪怕只是多考慮一件事情,都會需要我們來回切換注意力。

以剛才的思考題為例,你一下要考慮喜歡哪種水果的體驗,一下要考慮價格是否划算,這樣來回切換注意力會消耗我們的認知資源,並漸進地造成認知疲勞、會產生「麻煩」的感覺。

另外,人類的認知限制也是我們陷入其他非理性消費的關鍵因素。

由於我們不喜歡「麻煩」的感覺,而且我們也沒有能力考慮太多,所以在做消費選擇時,我們總是會目光狹窄的把選擇固定在眼前的幾個選項之中,殊不知眼前的這些選項或許都不是合理的消費選項。

對此,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自己做過的研究為例子:

幾年前,艾瑞利和他的調研助手去了豐田汽車特許經營店,他們詢問那些前來看車的人一個問題:

如果付款買了新車,你是否能意識到自己將要放棄的是什麼?

艾瑞利希望聽到的是理性人的答案。舉例而言,理性的顧客會回答,即將花在一輛車上的那六千美元,可以用來購買任何六千美元能買的商品或服務。例如,兩年的住宿費、一年的生活費、十台筆記型電腦等等。而購買了汽車,就等於要失去購買這些東西的機會。

意外的是,幾乎沒人能給出這類具體的答案,沒有一位顧客花時間細想過,這幾千美元其實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上。

因此,艾瑞利又問了另一個問題,他問道:

如果買了豐田汽車,他們就無法擁有的產品和服務具體有哪些?

結果,只有極少的一部分人說買完車後,他們夏天就沒法去西班牙度假,來年也沒錢去夏威夷了,還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都承擔不起一個月去兩次高級餐廳的費用,並且大學教育貸款得延長5年才能還清。

而大多數人則回答說,買完豐田汽車之後,他們應該就不能再買一輛本田汽車,或是其他差不多價格的車。

常識告訴我們,要理性花費,那意味著我們要把錢用在最值得花費的地方上。這聽起來沒毛病,好像不難實踐。

但上面的研究告訴我們,在很多時候,人一旦有了購買的念頭後,腦子裡就只會專注於考慮打算購置的東西,而未必會想到這些錢可能有其他更好、更合理的用途。

我們只看到了我們想買的東西,而未必是最應該買的東西。

艾瑞利認為,這是因為金錢的概念太抽象了,以致於我們很難想像出使用它的各種各樣可能性。除了這一點之外,我認為還因為我們的注意力限制——我們太過專注在眼前的選項了,以致於看不見其他的潛在選項。我們在《你以為你沒有選擇》探討過這點。

當然,注意力單一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注意力單一其實就是「專注」的同義詞嘛,而這一機制本身並無好壞。

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使用金錢這一方面,我們的專注力用得正確嗎?這問題的答案可以讓我們更理性的完成金錢配置,這一點我們會在文末談到。

現在,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人們對待金錢的非理性之處在哪裡。

相對性陷阱

當我們要購買一件商品時,我們會判斷它的價值是多少,它到底值什麼價錢。

那我們的大腦是怎麼做出判斷的呢?我們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一張錯視圖,就能對這一問題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

(圖/4Think)
(圖/4Think)

你是否覺得,上圖中左邊的黑圓圈大於右邊的圓圈呢?那其實是你的錯覺,這兩個黑圓圈的大小其實是一樣的,不信你可以用尺測量一下。

之所以我們會產生這種錯覺,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並沒有直接將兩個黑圓圈互相對比,而是將它們和各自所處的環境(也就是那些灰色的圓圈)進行對比,因而得出了圓圈的相對大小,誤判了圓圈的絕對大小。

把這張錯視圖換成現實生活中的消費情景,那就是超市裡的打折策略了。假設某個商品的價格是600元,這價格沒能給人怎樣的感覺。但如果在價格上面加一個原價1000元的標籤,就能輕鬆的讓600元顯得十分划算了。

同樣是600元的商品,你可能會因為沒有打折而不購買,卻在另外一個打折了,但最終價格同樣是600元的超市買下這一商品。

當然,我們對超市的這種策略早有聽聞,我們知道超市故意打折是為了讓商品看起來更划算。但請再看一眼上面的視錯圖,你會發現,就算你已經知道這兩個黑圓圈有著同樣大小,但你的大腦依然會本能地把它們看作是不一樣大小的圓圈。

換言之,意識到相對性所產生的錯覺,並不足以阻止我們的大腦產生錯覺。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和相對性有關的例子:

假設你今天想要買兩樣東西,一雙運動鞋和一套家具。

你出發到達了商店,拿起了那雙售價60美元的運動鞋。這時候,有人悄悄告訴你,在街邊的另一家商店有特賣,這雙鞋只要40美元。但是,為了節省這20美元,你得開5分鐘的車前往。

你覺得這樣值得嗎?許多人都會給出肯定的回答。

好,現在,你買到了鞋,接下來要去家具了。你在家具店裡找到了你心儀的那套家具,價錢加起來是1060美元。這時,又有人悄悄地向我們透露,距離這兒5分鐘車程的地方,同樣的東西正在打折出售中。在那裡,這些東西只要花1040美元就能買到。

那麼這一次,你會為了節省20美元而開5分鐘的車嗎?對此,許多人會給出否定的回答。

在購買運動鞋的情況裡,我們會覺得省了很多,因為60美元和40美元相差了33%,這加強了價格「很划算」的感受。

而在購買家具的情況裡,我們會覺得沒有省下多少,因為1060美元和1040美元只相差1.9%,並不足以讓價格產生「很划算」的感受。

同樣是節省20美元,但在不同的對比框架裡,它所帶來的感受、造成的行為是可以很不一樣的。

對於同樣的一筆錢,除了相對性帶來的錯覺之外,心理學家還發現了我們對它的其他許多偏見。

心理賬戶的偏見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會給自己的收入與資金分門別類,例如,娛樂消遣、住宿、帳單、吃喝的開銷、買書、儲蓄、投資和個人愛好等等,然後為這些帳目設置相應的預算。

這就像在心理上開了多個不同用途的賬戶,然後把不同的金錢預算存到這些賬戶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率先給這種看待金錢的概念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

假設有個叫做小明的上班族,在這個月頭完成了上述的開戶設定,那麼接下來他就會盡力讓自己不花費超過設置的預算——如果這個月的娛樂消遣賬戶花光了3000元,那麼我就不再進行需要消費的娛樂活動;如果這個月在吃和喝的開銷就來達到設定值,那麼接下來的日子就要更省吃一點。

這聽起來都很自然、很人之常情,沒什麼問題,對吧?

有趣的地方在細節:

一個月過去後,如果小明發現這個月用來支付賬單的賬戶還剩下500元,那麼他可能會感到很慶幸,甚至有「賺到了」的感覺。接著他可能會想「這500元就用來好好的吃一頓,當作是獎勵自己吧!」於是就用這筆錢飽餐一頓。

但如果不是賬單的賬戶剩下500元,而是個人愛好的賬戶剩下500元,小明就未必會有那種慶幸和「賺到了」的感覺。而且,這500元或許也不會用來飽餐一頓,而是被存了起來。

這就是小明的非理性之處了,按照常識對金錢的定義,錢是可以和自己互換的。一張500元的鈔票和其他任何一張500元的鈔票的價值是一模一樣的。但小明卻對不同賬戶的兩張500元產生了不一樣的感受和行為。

除此之外,人對金錢的來源也很敏感。

有研究發現,如果人們獲得了一筆讓人感覺不太乾淨的錢(例如,來自煙草公司的錢),那麼人們就會先試圖「清洗」它,比如購買教科書、捐給慈善機構,而不是先用在自己身上。

而一旦在這筆錢的一部分被用來做了好事後,人們就不會再覺得這筆錢有什麼問題了,然後就會將它花在一些比較放縱的事情上,例如,度假、買珠寶等等。

反之,如果我們是從某個至親那裡繼承了一筆遺產,這筆錢感覺沒什麼問題,於是我們就會平常心的花掉它。

另外,有統計報告指出,對於從股票市場所賺取的收益,人們傾向於把利潤儲蓄起來。但如果是併購對股東產生的現金收益時,人們把利潤用於消費的傾向卻會較高。

還有一個更常見的心理賬戶例子:對於那些從賭場贏來的錢,人們傾向於將其揮霍;而那些辛苦賺回來的錢,人們則更傾向於把它用在必要的事物上,或者存起來。

如果我們想要理性的使用金錢,那意味著我們要把錢放在最合理的選項上。

如果我們認定某一筆錢要存起來才會產生最大效益,那麼無論這筆錢在什麼心理賬戶,這筆錢的來源是什麼,我們都會把它存起來才對。

但事實是,由於我們會對不同的金錢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們往往不會把錢都花在自認為能產生最大效益的選項。

諸如此類的對金錢的「偏見」還有很多種,上面談到的相對性和心理賬戶並不是全部,事實上,它們只是10種金錢認知偏誤中的兩種。

8種對金錢的認知偏誤

艾瑞利在書裡提到的這10種偏誤之中,有些是我們在以前的文章就已經介紹過的,有些很容易理解,下面我們只作簡略的介紹,從相對性和心理賬戶之後的第三種開始:

3. 付款之痛

使用信用卡或電子錢包進行消費的人,會比使用現金消費的人更樂於花費。原因是,使用現金帶來的付款之痛會更真實、強烈。

4. 對錨定效應的依賴

人們往往會根據他人的開價來估算一個東西的價值。舉個例子,你在某家店看中了一個花瓶,老闆給你開價3000元,但你覺得這花瓶不值這個價錢,於是你開始砍價,最終你們在2200元成交。

而事實上,這個花瓶可能只值得1000元,老闆在一開始就用3000元的開價來影響你的估價,讓你誤以為這花瓶的價值在3000元左右,這讓你在砍價砍到2200元時就覺得很滿足了。這被稱為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另外,錨定效應還會讓我們在消費決策之中搞錯重點,其實我們無需理會商家開什麼價錢,因為最重要的估算是我們「自己願意支付多少錢」。

哪怕該商品被你砍了半價,只要它的最終價格超出了自己願意支付的錢,我們就應該放棄購買。

5. 禀賦效應和損失厭惡

禀賦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會對自己曾經付出、使用或者擁有過的東西,往往會給出過高的估計,捨不得出手。例如,同樣是100元的馬克杯,我們會覺得自己買下的馬克杯,比別人用100元買的同一款馬克杯更值錢。

損失厭惡指的則是,一個人在損失100元時,會比獲得100元產生更強烈的感受。換句話說,同樣是100元,比起獲得100元,人們會更願意為了避免損失100元而採取行動。

而禀賦效應和損失厭惡綜合起來的作用,就是我們有時會把自己擁有的東西看得太重要,太不捨得出手自己擁有過的東西。

我記得在我求學時期時,曾經很沉迷某一款線上遊戲,但出來工作後,我越來越少時間上線,久而久之也就不再上線。有一個朋友見我不再玩這個遊戲,就提議幫我銷售這款遊戲的賬號。但是,我當時拒絕了他,儘管我知道自己很可能不會再登入這一遊戲。

現在回想起來,這就是禀賦效應和損失厭惡的綜合作用吧。

6. 盲目追求公平

我們看個故事就能明白這一偏誤。

某天小明在出門後忘了帶鑰匙,剛好家裡又只有他一個人住,無奈之下,他只好找來鎖匠開門。鎖匠來到後,用了1分鐘的時間就把門給打開了,然後向小明收費500元。

豈料小明憤怒的說道:「我汗流浹背打工一小時才賺150元,你只用了1分鐘開鎖就想向我要500元?這不等於趁火打劫嗎?」

鎖匠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反應,他冷靜的回應道:

「不,先生。這是我花費幾乎一輩子的練習,加1分鐘的開鎖時間,才幫你打開的。」

在這個故事裡,小明忽略了鎖匠用1分鐘開鎖,其背後隱藏著多大的準備功夫、成本。

而如果我們將這個故事更改一下會更有趣,假設鎖匠不是乾淨利落的用1分鐘開鎖,而是讓小明等2個小時,汗流浹背的完成了開鎖,然後才向小明索取500元的話,小明是否還會感到不公平和憤怒呢?

不會,小明甚至可能覺得這錢給得很值。這就是盲目追求公平的偏誤。

鎖匠為小明省下大量時間的情況下完成任務,收費500元,小明會感到憤怒。

而當鎖匠在耽誤了小明兩個小時的情況下完成任務,收費500元,小明卻覺得值得。

7. 語言和形式的影響

想像你和朋友走進一家麵館坐下,侍應過來幫你們點餐,你看著手上的餐牌卻不知道要點什麼,於是你詢問侍應有什麼好吃的介紹?

結果侍應冷淡的說:「咖哩麵。」

你的朋友比較隨便,於是就點了咖哩麵,然後他上廁所去了。而你則沒有被侍應的冷淡回應說服,於是你又低下頭繼續看餐牌,你發現咖哩麵的價格略貴。

不久,那位侍應等到不耐煩走開了,換了另一位侍應過來繼續幫你們點餐,但你還是不知道想要點什麼,於是你又問有什麼好吃的介紹?

幸好,這位侍應的反應熱情多了,他說:「當然是咖哩麵!我們用的是百年老店手工製成的黃面,配上用有機飼料養大的走地雞,輔以今天剛運到的怡保芽菜,混合從印度嚴選採購的特級咖哩香料,再用慢火細燉成熱乎乎的咖哩湯。吃起來香、辣、味,一應俱全。」

這次,你終於被侍應說服了,所以你也點了咖哩麵,剛好你的朋友也回到座位了,但你的朋友完全錯過了剛才有關咖哩麵的精彩描述。

用完餐後,你高興的走出麵館,然後你說:「剛才的咖哩麵真的太好吃了!太划算了!」。但是你的朋友卻說,剛才的咖哩麵真的很普通,價格不是很划算。

為什麼你和你朋友的反應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你們的差別可能就出自於,你聽到了有關咖哩麵的詳細描述,而他則沒有。

你聽到的描述不只說服你點了咖哩麵,還讓你在品嚐咖哩麵時更注意食物的細節,你留意到了原本不會留意到的特殊香味,以及口感十足的雞肉片。

同樣的價格、同樣的咖哩麵,卻僅僅因為語言描述的不同,就能帶來有差異的兩種不同體驗——這背後牽涉的是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努力啟發法和期望的心理机制。

當然,從這個例子看來,這一偏誤不失為一件好事,畢竟它帶來了更好的消費體驗。

8. 期望扭曲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哪家的可樂更多人覺得好喝?

實驗得出的答案有兩個。

第一個實驗指出,在盲試之中,亦即受試者不知道自己喝的是百事可樂還是可口可樂時,受試者們比較傾喜歡百事可樂的味道。

第二個實驗則指出,在帶有包裝的情況下,亦即受試者知道自己喝的是哪家可樂時,受試者們比較喜歡可口可樂的味道。

而原因就在於,可口可樂的品牌效應更強,他們每年花更多的錢在廣告的投放上,而這能扭曲消費者的期望,讓消費者覺得可口可樂比較好喝。

簡而言之,我們的體驗會因為期望的不同而扭曲,哪怕該體驗的價格和性質是一樣的。

9. 意志力和短視

你可能早已聽說過著名的棉花糖實驗,該實驗的其中一個結論是:人們會為了現在的滿足,而捨棄還未到來卻更大的滿足。

有大量的研究證明,比起未來一週後得到120元,現在就得到100元的選項會對人們來說更加吸引。哪怕前者的金額明顯比後者更多。

這意味著,在不同的時間視角下,同樣一筆錢所帶來的感受會很不同。

棉花糖實驗還有另外一個結論,就是意志力是會被消耗的。而當意志力被耗盡時,我們會更願意做出那些「犧牲未來,滿足現在」的決定。

一個例子是,有研究指出,那些中彩票而得到大量獎金的人,在三年後破產的人高達70%。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突如其來的財富大幅增加了生活中的各種誘惑,這讓人的意志力更容易被耗盡,結果變得非常揮霍。

這意味著,同樣的一筆錢,在不同的意志力狀態下,會產生不同的選擇和行為。

10. 精確性錯覺

其指的是,價格明確的高低會誤導我們對商品的評價。例如,我們會本能地從價格得出判斷,10000元的包包一定比1000元的包包更好,但事實未必總是如此。

作者艾瑞利在書中拿自己的一個經驗作為例子:

十幾年前,艾瑞利打算給自己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辦公室購置一張新沙發。

他看了又看,並相中了一張售價200美元的高品質沙發。但沒過多久,他又看上了另一張出自法國設計師之手,售價2000美元的沙發。後者讓艾瑞利更感興趣,這張沙發非常接近地面,坐上去有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雖然只要細想就知道,這張沙發未必值得他花費10倍的價錢買下。但最終艾瑞利還是買下了它。

結果,艾瑞利的訪客去到他的辦公室,都得格外不易地低下身子才能坐到沙發上,而當他們起身離開時更是異常艱難。這張沙發並沒有像其價格所暗示的那般美好。

精確性錯覺讓我們產生了「貴的一定更好」的錯覺,其背後的原因是:

價格和數字總是精確清晰的,2000美元肯定比200美元高,而當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價格的比較時,我們就會忽略了商品本身的其他品質、特質、屬性。結果,我們只看到了價格。

精確性錯覺還給我們帶來了另一個啟發:

如果你問你的朋友,是願意拿85000美元的薪酬,站在一家公司的頂端,還是願意拿90000美元的薪酬做一個一般員工呢?他們往往都會選擇90000的那個。

但同樣的問題,如果我們換個方式來問,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回答。

如果你問,拿85000美元的薪酬,並站在一家公司的頂端比較幸福呢?還是在另一家公司拿90000美元的薪酬,並當一個普通的員工比較幸福呢?

人們會說,哪怕只賺85000美元,他們也會是更幸福的人。

為什麼同樣的問題,但用不同的詢問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答案呢?

我們知道,這是框架效應的作用。但用本文的語言來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被數字的精確性給吸引住了,導致我們只注意到數字。

而只要我們在問題中把側重點換成「幸福」,我們就能把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思考幸福的方向上,從而讓人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我覺得這是我在這本書裡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點:

金錢會搶奪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忽略了事物的其他屬性。

有時是讓我們忽略了事物的細節品質,有時是讓我們忽略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有時則是讓我們忘了考慮自身的幸福。

把注意力槍口,對準在正確的地方上

現在,我們已經談過了十種金錢的認知偏誤,這些認知偏誤之中,有一部分的危險程度較輕,其餘的則要麼讓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消費決定,要麼讓我們的資金管理得不合理,要麼讓我們在生活中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東西。

別小看這些認知偏誤的長期影響力,如果不對這些非理性的金錢偏誤有防範意識,假設那只是讓我們每個月的收入減少5-10%,那長遠來看也是一大筆帳。

你可能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問了,要怎麼應對這些金錢的認知偏誤呢?

我發現書中給出的應對方法,其背後都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注意力。

以相對性陷阱為例,還記得那兩個黑色圓圈的圖嗎?

(圖/4Think)
(圖/4Think)

我說過,就算你意識到了這兩個黑色圓圈的大小是一樣的,就算你知道你在產生錯覺,但你還是阻止不了大腦產生錯覺。如果你在超市看見打折的商品,你還是會不能地覺得那是划算的。

解決方法其實出奇的簡單,只要你把灰色的圓圈遮住,你就不會再產生錯覺了。換成現實情景的應用,那就是不要只看一家超市的打折價格,而是要忽略所有的打折標籤,把注意力放在對比不同超市給出的最終價格,就能很好的降低相對性錯覺的作用。

面對錨定效應的影響也是如此,只要把注意力從對方的開價,轉移到商品在其他地方的價格,或者轉移到思考自己願意支付多少錢即可。

面對心理賬戶的偏見,我們要謹記的是,無論手上的錢是如何得來,無論我們原本是要如何規劃使用這筆錢,100元就是100元,把注意力放在思考100元的價值上,問自己,這100元能用來做什麼?如果是我辛苦賺回來的錢,我會怎麼利用它?

同樣的,無論是損失100元還是獲得100元,自己買下的100元馬克杯還是別人用100元的馬克杯,是錢包的100元現金還是信用卡的100元金額,100元就是100元。要降低這些偏誤的影響,就是把注意力從偏誤的身上,轉移回到思考這筆錢的真正價值上。

要明白到,所有這些認知偏誤的共通原因,就是我們把注意力放錯了地方。

歸根究柢,非理性消費之所以很難避免,是因為商家總會讓我們注意在不應該注意的事物上。不要陷入他們的圈套就好。

要養成習慣,在決策中,把注意力轉移回到自己的金錢指南針上。

問自己,這筆錢最好、最合理的使用方式是什麼?

問自己,除了價格之外,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什麼?

面對形形色色的消費戰場,我們只管把自己的槍口,瞄準在正確的目標就好。

理性花費總是無趣的,而且你也很難在每一筆花費都停下來思考,那會讓人瘋掉的。如果你有定時存錢的話,那平時花些小錢時就不要太介意。

而如果你想要讓自己每個月都定時存錢,最好的方法是開一個儲蓄戶口,然後在銀行設置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自動轉賬到儲蓄戶口,這樣就可以省卻許多煩惱。

另外,我們是要減少非理性花費,但最好也不要失去消費的樂趣。畢竟掙錢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而消費正是其中一種手段。

那怎樣才能同時兼顧兩者呢?

一個方法是,將購物消費分段進行。例如,如果你想要買衣服,那最後不要在同一天把買衣服的預算花完,而應該分成幾次,在不同的地方購買,這樣你會在整體上感到更幸福。

為什麼呢?因為在同一天花完12000元買衣服,雖然會讓你獲得很大的滿足感,但這滿足感會在幾天之內消退。

相比之下,你可以把12000元的預算分成四份,每一周只花3000元買衣服,這樣你雖然不會在一天之內有瘋狂購物的滿足感,但每週都能得到相當的滿足感,讓滿足感更加長久。

讓我們理性又不失樂趣的消費吧。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4THINK(原標題:第一週 | 如何更理性的使用金錢?)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