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的大學無法錄取單項能力超強的學生?成大教授感嘆:台灣的大學只配稱為小學

2017-10-16 10:40

? 人氣

時代已經改變了,一個老師的工作不再是單純講課,而是想辦法讓學生愛上這門課,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知識,不是為了學位,而是為了學習的喜悅。當孩子們勇於提問與回答,即使行不通,也無所謂,因為解法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勇於嘗試與錯誤裡產生。

我在想,還有哪些教育方面的詞是媒體不喜歡的,首先浮上來的是「補習班」,如果以一般的學科教學來看,很多補習班老師教得很不錯,在應付考試上,學校老師要能教得比補習班名師好的比例應該不高,舉例來說,以考資訊工程碩士班這件事來看,雖然我的工數與計算機結構的學問應該不會輸給補習班老師,但是我不見得教得比人家好,這一點是不得不忍痛承認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考試」也是大家不喜歡的,用「考試分數」來衡量學生的能力老實說我也不喜歡,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有的學生就是很適合制式的上課考試方式,你要他們去比賽,去當志工,去騎車環島,去學才藝,去做科展等,簡直是為難他們。他們最會的就是老老實實唸書,老老實實應付考試,老老實實一點也不起眼...

我並不反對用考試與分數來選才,甚至有學生願意回到聯考方式,我也覺得那是他的選擇,沒什麼錯。但是總要在大學裡,留有一定比例的管道給那些只想專注在一個領域、一個科目的學生,以及想做跨領域專案的學生

社會需要有夢想的人才

只用絕對分數高低來選才,是大學與研究所應該優先改變的事。要把分數考高,必定經過充分反覆的練習,而且分數高的科目要夠多,但這樣的訓練方式,在某種程度對於科技領域的進展是非常不利的,還會讓大學與研究所錯失擁有專才的學生。雖說這世界需要會考試與做好日常規律工作的人才來穩定社會,但是要讓世界積極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則是需要很多有夢想、勇於任事的人才。

這讓我想起,小學的時候大家一定寫過的作文題目:「我的志向」或是「我的夢想」。忘了是幾年級的時候,那時我的志向是音樂家。因為爸爸不給我學琴,不久後,再次遇到類似的題目,我的夢想變成當科學家。不知道我現在算不算科學家,應該不算吧!小說裡面不是都這麼寫的嗎?科學家應該要數學好、物理棒、體力無限,可以一天工作十六小時才夠格吧!

隨著年紀愈大,我的夢想愈小。我喜歡音響,高中時覺得自己可以考上國立大學的電機系就可以了,滿心以為讀這個系就可以自己設計電路與喇叭。沒想到,遇到電路學、電子學與電力機械,我就垮了。上課都聽不太懂,考試常不及格,都是靠老師「正規化」後把我的分數拉到七十分。

一度,我放棄了夢想,想說以後去上班,賺錢後再買好音響回家聽就可以了。

因緣際會,到美國後遇到 Strauss 老師,他把我的電子學救了回來;遇到同學周志伸,讓我一窺音響的路徑。所以當我拿到博士學位,本有機會到IBM華生實驗室(Watson Lab)工作,我卻選擇到史丹佛大學的音樂與聲學計算機研究中心(CCRMA),除了領不到IBM一半的薪水,也沒有綠卡可以辦,卻意外地開啟我做音樂技術的大門。二十多年過去了,我沒有一天後悔過放棄高薪、綠卡,與一群諾貝爾獎得主工作,只因我做著我喜歡的音樂領域小小事。

很多人說人類社會的結構像是一個金字塔,聰明會唸書的大概就是某個比例而已,逼也逼不來的,不是嗎?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唸大學,結果卻人人唸大學,所有學校,連技職體系大學,都在做研究寫論文。

在台灣許多父母的心中,子女似乎只有一條路,唸大學、唸研究所、當公務員、或進台積電、進好公司,坐辦公室吹冷氣,人人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人生早早就失去夢想。學生們除了長相不一樣,其他部分都差不多,套一句話,就是沒有生物多樣性。生物學家告訴我們,沒有多樣性的結果,離整體滅絕也就不會太遠。

大學考招入學方式必須先改變,才可以引導學生與家長。天下父母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一條康莊大道。目前大學取才方式主要還是看國英數等科目,大家都在想辦法讓這三科變得更強,而不願去學其他的學問。

02.PNG
(圖/tender484k@youtube)

打開考招多元大門

我們有沒有可能去錄取其他科有基本能力,但單項能力超強的學生進來?以我自己所在的資工系為例,如果我們將PR值門檻放低,然後讓想入學的學生得考一天上機考程式設計,解的題目不用多,一、兩題就好。或許有人會擔心,讓PR值較低、具備一定程式能力的人才進來,這群學生會不會畢不了業?其實不難,只要我們調整課程安排,不用那麼執著一些必修課,讓他們修完最基本的內容就好。

只要我們願意先行改變,高中生就會發現,原來我只要找到優勢能力也能進不錯的學校,進了大學後,就專注在一、兩個有影響力的專案上,再用這個專案成果進好的研究所,家長才會放心讓孩子決定完成學業的方式,學生才不必去「碩士補習班」。至於一些其他領域的能力,等有一天他們真的需要了,就會有學習動力,我們再讓他們回來學校修課就好。

美國教育很大一個優點就是多元,只要你有特殊專長,甚至只要夠有決心,肯拚命,總是可以找到管道升學與就業

我有兩個師弟,大學唸的是音樂演奏,畢業工作幾年後,卻到史丹佛大學的音樂與聲學計算機研究中心唸研究所。其中一位的微積分應該只有高中程度,其他的大學數學一概不會,花了兩年時間把該補的數學基礎都補上,還一路唸到博士畢業。畢業後就去創業,大概是賺夠了,把公司賣掉後,人間蒸發,自此退出江湖;另外一位則是在加拿大的一間世界排名前百大的大學任教。兩位在研究上都比我有成就,因為他們深厚的音樂底子,做起音樂技術研究比我有更多的優勢。

這個考招變革的提案,做起來其實不難,因為教育部的母法已經有了,只要把類似特色招生的比例提高,實務上的做法讓大學自己決定即可。例如程式好的學生,就可以用程式考進資訊系,琴彈得好就可以進音樂系,不用管太多不相干的科目,凡是不以興趣為依歸,或是有背後其他目的的比賽,總是無濟於事。

過去這一陣子,大學端與高中端為了學習歷程如何與大學招生接軌方式吵翻天,我們不思改進制度,卻再次用幾十年前的「老招」套進一些特色招生方案裡面(不要忘了,不管是指考、申請、推甄還是繁星,主要看的都是考試分數高低),可能又要讓家長與學生,甚至老師疲於奔命,造成人力虛耗。

當然有人會進一步再問,打開了招生管道,有可能形塑出一個不一樣的大學風貌嗎?當了大學教授數十年,才發現自己對「大學」二字愈來愈不了解,真是枉費了!根據 Google 大神的解釋,university 這個字來自「universe」,從字根來看,uni 是「一」,verse 是「反轉」,所以「一」反過來不是零,同時也是零,姑且稱之為「宇宙」,頗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意思,所以大學就是研究宇宙真理的地方。

在西方世界,這個詞一開始單純指一群學者聚集討論學問的地方,後來才慢慢發展為基礎教育以上的學校形式;若以中國傳統教育制度為例,就類似漢代太學或是後來的國子監,是國家最高教育學府;而在中華文化裡,講大學就不得不提到「四書」的《大學》。古人說跟小學對比,此為大人之學。根據南懷瑾先生的說法,「小學」不是訓詁、考據等學問,而是六歲「小」孩子初進學堂至差不多十六、二十歲之間要學的東西。大抵上就是灑掃、應對、進退乃至禮樂射御書數等基本學問。那麼大學呢?顧名思義,是當「大人」才要學的,但到底什麼是大人呢?《易經》的定義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有此一說,「大學是社會的良心」看來不假。假如大學是要窮究宇宙真理,讓我們能做一個真正的「大人」,那麼現在的大學在教什麼?似乎多數在教禮樂射御書數這些學科類的東西,不巧,三不五時還要教一下灑掃應對進退。以此觀之,目前的大學該改名為小學。

作者介紹|蘇文鈺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Program the World計畫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畫」、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發起人。以程式教育為起點,從2014年開始,帶著一群成大學生,走入嘉義東石布袋地區,教導路得關懷教育協會長年所照顧的數十位中、小學生寫程式。並串連學校、公益團體與企業,啟動模組化的教材教案開發與TTT(Train The Trainer)師資培訓計畫,如今已擴及全台近10縣市、超過20所學校,協助地方鄉鎮推動教育創新。

本文經授權選摘自親子天下《老師,是孩子遲來的父母-N位夥伴x蘇文鈺的熱血連線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