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繫18年的愛情經典電影,25週年重新上映。重新再看一遍,果然年紀不同了,心境跟當年完全不一樣,似乎也隨劇中的傑西(伊森霍克Ethan Hawke)與席琳(茱莉蝶兒Julie Delpy)一同相愛、成長、變老,兩人的演技也從青澀隨著發展而越發卓越。
邊寫邊思考著,如果是我,我會想停留在哪一部?停留在相遇時的情懷,上演著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嗎?還是在離別時會做一樣的選擇,還是留下聯絡方式?
在第二部時,會選擇到書店與他重逢嗎?重逢後會選擇在一起嗎?時隔九年後的再相愛,是九年前那一夜的愛苗瞬間點燃,還是當時半年後失約的遺憾?
我們所做的一切,到了最後,不都是為了要讓自己能被多愛一點嗎?
從相識、熟悉、到相愛、分別,都僅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發生與結束,聊盡許多對人生、愛情及夢想的看法,透過一個個的話題認識跟愛上彼此。開始相遇時,不敢直視眼神的悸動,比赤裸裸的肢體接觸,青澀曖昧氛圍讓人深深沈溺。面對黎明即將來臨的分離,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費時間,彼此珍惜著相處時光,半年後相聚的諾言雖聽起來不太實際,但溢出來的愛騙不了人。
傑西牛逼話撈式的搭訕,讓席琳答應下火車的一瞬間,一見鍾情的愛或許就在那時開始,異性相吸間的愛慕與害羞;而女人,情感擊敗理性,所以有相隨有相愛。摩天輪上,眼神的觸碰與深情,吻就來了,《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滿滿浪漫情懷,甜膩到彷彿全世界只有他們。深深打動著每顆心,愛情要勇敢,要敢於追求。
如果你想要真愛,這就是了!這就是現實,它並不完美,但很真實
九年後的重逢,臉上都已爬上些歲月痕跡,不變的是在書店相遇的霎那眼神,愛還在。跟初遇一樣,只有短短相聚的時間,兩人在巴黎的街道追溯著維也納的足跡。彼時彼人,此時此地。傑西已婚有了孩子,席琳則在一段穩定的關係裡,看似不太會有交集,但隨著兩人展開對話,聊著這九年之間,時間似乎是不存在。
30幾歲的年紀,各自經歷跌撞的人生,已不在像當時那樣的天真,也將僅存的溫柔藏在自嘲的言語裡。年輕的單純與浪漫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世故的應對與謹慎。兩人從盡力壓抑到真情流露,才明白癒合的傷痕有多深,才知道未了的心願有多重。每一次該道別的時候,不斷找藉口延續相處的時間,試圖親近卻不敢碰觸,只怕一越界就全盤皆輸,但已經錯過一次,這樣的機會或許不會再有。
《愛在日落巴黎時》是三部曲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或許是對愛情的經歷,這段重逢的小心翼翼,心裡該怎麼抉擇的天秤,既惆悵又溫柔、既苦澀又甜美。不管是甚麼年紀,想想你怎麼看待錯失的愛情?怎麼面對斷壁殘垣跟留下的印記?如果能再有一次機會,又會怎麼做?當人生漸漸走入而立之年,生活中太多責任與羈絆,已沒有甚麼可以揮霍的感情,但有沒有想過再要一點時間,再討一個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