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土地快被自己人玩死了啦!縣市搶蓋天空之橋賺暴利,山崩家毀有誰敢出來面對?

2017-10-05 10:48

? 人氣

她也擔心,現在最流行夜間加掛的LED照明,會不會影響更大,「動植物晚上還要不要睡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孫振義則認為,不少天空步道都設置在環境敏感地帶,「既然是公共建設,我強烈建議地方政府帶頭接受環評,解除疑慮。」

對環境衝擊的評估,也不能忽略「遊客容許量」。「不是只看多少遊客來,而是遊客進來後,對當地環境造成的衝擊,」前觀光局副局長、現任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劉喜臨提醒。

就像白色巨龍穿梭八卦山風景區各個景點的八卦山天空步道就是一例。

2016年7月開幕後,半年就吸引超過100萬遊客,每天至少有300輛遊覽車進入,但當地居民卻抱怨塞車與垃圾量暴增,一度揚言封山,不讓遊覽車再上來。眼見地方政府配套不足,很有生意頭腦的當地居民乾脆自己來,殊不知也成了破壞環境的幫兇。

選在平日來到南投猴探井天空之橋,很難想像它六年前紅極一時的盛況,兩旁販售農產品和吆喝停車的居民,反而比橋上稀稀落落的遊客還多。

走過有「微笑天梯」之稱的天空之橋,一位上前兜售鳳梨的阿嬤語重心長地說,入口那些停車場本來是一望無際的鳳梨田和茶園,看到天空之橋熱潮,農民們紛紛鏟平鳳梨田、茶園,蓋停車場收錢,「短視近利,農田一旦灌入水泥,就再也回不來了。」

又以當初被賦予解決人車分道任務的清境農場天空步道為例。以前開車走台14甲線上清境,沿途蒼鬱景象,彷若置身人間仙境,但現在如畫的景致,因被清境農場天空步道擋住,引發熱議。

面對外界批評,南投縣觀光處處長王源鍾反駁,清境天空步道旁本來就群樹高聳林立,而天空步道的高度都在樹木以下,不會有破壞天際線的問題,「推動觀光的人怎會不重視天際線。」

每個人對天際線的界定不一,或許很難斷定破壞與否,但確定的是,只要一不小心,就容易顯得和周邊的自然環境格格不入,影響感受。

「天空步道興建的出發點,必須考量和環境之間的和諧,而非拿來賣個好價錢,不把自然環境當一回事,」景觀學會理事長、中原大學景觀系助理教授王光宇指出。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林靜娟認為,和大自然結合的最好設計,是低調且不可見的,她舉北橫的明池森林遊樂園步道,若隱若現融入自然環境,維護好生態,又能扮演引導遊客進入觀賞樹林、蕨類植物的角色,值得正在興建的天空步道效法。

民眾也不禁要問,一座又一座天空步道、吊橋,真的救得了觀光嗎?「只有人潮,沒有錢潮,」一位彰化市議員就曾抨擊,開幕前半年,遊覽車載來一批批觀光客,但他們走了一趟步道後,又上車離開,九成五以上都不會到彰化市其他地方觀光和消費,「還不如直接發給當地人消費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