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加上語言障礙,如何在美國生存?亞太經理道出她突破困境,勇敢闖蕩美國的熱血故事

2021-01-18 15:30

? 人氣

在職場上擔心自己處於劣勢的內向者別擔心,你只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圖/Pexels)

在職場上擔心自己處於劣勢的內向者別擔心,你只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圖/Pexels)

美國是典型的外向社會,在運動產業裡更是,不管男女、無論年紀,每個人彷彿隨時都是剛喝完蠻牛的狀態,一走路就會把旁人震飛。開會時總有一堆點子竄入空中,會議室就是個充滿彗星撞擊的小宇宙,我常常連掩護都來不及找,只能努力祈禱不要有人「點」我,或用力想著萬一叫到我時該用什麼藉口不回答,總而言之,我完全不敢加入討論或發表什麼好主意。

除了內向,語言隔閡也是一大障礙。從小在台灣土生土長,剛到美國的我,英文程度是「可以考試,但沒辦法問路」的階段,課堂間「沒問題」是因為老師講話速度都很慢,但課餘時跟同儕相處,他們完全會忽略團體裡有外國人這件事。更別說我待的中西部,白人占極大數,連黑人都很少,我是很多同學、同事生命中第一個遇見的亞洲人,他們真的對我很好,只是會假設我的英文跟他們一樣好。雖然從結果來看,這是好事,因為我被逼得狂練習英文,但在職場上,真的非常艱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Pexels)
內向的人不會永遠處於劣勢。(圖/Pexels)

在運動行銷部工作時,有一次棒球隊連打兩場比賽,行銷部門得待在球場一整天。待太久了,肚子很餓,又吃膩了貴賓席的食物,幾個同事決定打電話叫披薩外送。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叫過外送食物到棒球場(至少我沒有),但回想起來,這完全是在自尋死路。這個球場可以容納四萬多人,有八個入口,就算知道我們所在的媒體室,也不一定能找到路進來,何況是外送! 當時,叫披薩這件事被派到猜拳猜輸的外國人身上,對,就是我。這就是一連串悲劇的開始。

身為內向者,我很不喜歡講電話,尤其像叫外賣這類短時間要做很多決策的電話。如果是我自己在家叫披薩,一定是透過網路訂購,不僅不用跟真人用英文短兵相接,還有時間可以考慮要訂什麼口味、什麼套餐比較划算。當時智慧型手機還不普遍,所以我只能拿起手機,在同事們殷殷期盼的眼神下,緊張地撥打外送專線。

「您好! 請問需要什麼服務?」 聽到電話那頭濃厚的印度口音,我驚呆了,這一片白茫茫的地方,哪來的印度人啦。重點是,他講的英文我完全無法理解! 我決定先問他可不可以送到球場裡,如果不行,我就安全下莊,省下後面選披薩的五百個步驟。

「我在Metrodome,可以外送嗎?」

「請問Metrodome 在哪,可以給我地址嗎?」對方快速又熱情地回答。

這是在市中心、四萬多人的大球場,說是市區最顯眼的地標也不為過,竟然還問我地址在哪? 我發現情況不對,急忙請同事接手。同事解釋一番後掛上電話:「我們還是去吃貴賓室裡的食物吧,他不知道Metrodome在哪!」好險,不是我的問題。

這種因為語言內向性格造成我腎上腺素激增的場合不計其數,甚至在學校附近過馬路遇到迎面而來的同事,我都只想變成隱形人,因為對方一定會跟我打招呼,我就得要在擦肩而過的瞬間回答他的日常問候。後來,我發現其實很多內向者都和我一樣原因就在於我們使用大腦的方式不同

《內向者的秘密生活》(編按:原文書名為《The Secret Lives of Introverts: Inside Our Hidden World 》)一書的作者,心理學家珍.葛雷曼(Jenn Gremann)指出兩個原因:一是內向者傾向深度思考話在說出口之前對用字遣詞時都會再三斟酌;二是內向者喜歡使用長期記憶這些記憶通常比較間接需要不同的連結存取長期記憶需要更久時間大腦運作過程更為繁複

假設被問到幼稚園的記憶,內向者可能要先看到一雙球鞋,才會想到上幼稚園的第一天打翻牛奶在球鞋上,才能夠連結到幼稚園發生過的事情。對內向者的神經傳導機制來說,即時反應並不是大腦最擅長的項目,若再加上得在不同語言之間翻譯、處理不熟悉的環境資訊,內向者的頭腦常常有種過度負荷的感覺

內向者不是只有劣勢

在美國的運動產業中,我徹底看到自己的劣勢,甚至覺得有點討厭自己這種彆扭的個性,好像做什麼事情都比人家慢半拍,老是認為應該不會有人想和我當朋友。但之後再回頭看,困境與挑戰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變外向」並不是所有難題的萬用靈丹。相對地,內向者不是沒有能力,我們只是需要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潛能發揮出來。外向環境不見得是壞事,找到方法就可以在其中游刃有餘地生存與競爭。

用更多努力、更長時間來被看到

搶破頭競爭的工作、興奮過頭且利益優先的同事、數字定勝負的產業⋯⋯,幾乎所有內向者在職場上會遭遇到的地獄元素,我在運動行銷部實習時,早就已經被打擊過好幾輪了。聽起來真的是很淒慘的開始,爾後我卻很慶幸,個人生涯的第一個職場地獄是在二十六歲出現,而不是四十六歲,二十幾歲時的我還能夠用更長時間、更多努力,從地獄慢慢爬出來。我很努力地練習英文,隨時準備好三種以上可以反射性回答「妳今天好嗎?」的標準答案;強迫自己和外國同學、同事吃飯;也透過一對一的方式,慢慢認識球團中的工作人員,並建立關係。實習中途,與當初一起競爭、後來到媒體部工作的同學兼同事重逢,她還一度驚嘆:「天啊,妳的英文變好好,和以前的妳簡直天差地別!」

在那之後,我如願地與職業棒球隊合作,甚至還與一般人見都見不到的球團總裁近身相談了好幾回。從很害怕踏進球場,到跟球評、播報員們熟識。拿到碩士學位的那一天,明尼蘇達雙城隊主場的電子看板上亮起Congratulations, Jill Chang, on receiving your Master'sdegree is Sports Management,現場播報員說出:「恭喜我們的實習生吉兒獲得運動管理碩士學位!」時,全場觀眾為我起立鼓掌,不管我走到媒體室、貴賓席、座位區⋯⋯每個地方都有人跟我說恭喜,好像我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一樣。我不認識這些人,但他們知道有個亞洲女孩整個球季比賽都最早到、最晚走,並且很努力地想要讓比賽更好玩。

(圖/Pexels)
內向者只是需要透過更多努力、更長時間被看到。(圖/Pexels)

就像美國俗語:殺不死你的會讓你更強壯。我的內向靈魂雖然傷痕累累,但這些都是努力過後的勳章,也是通往更多機會的門票。我那時便想—找到策略、並且堅持的努力下去,即便是內向者,也是可以華麗轉身的吧!

作者簡介|張瀞仁(Jill Chang)

現任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亞太經理,管理從東到日本、西到阿富汗、北到蒙古、南到澳洲的二十五個國家,到職兩年內幫助募款翻倍,主管形容她是「不用打草稿的人」,美國同事稱她為「台灣來的怪物」。

二十六歲進入百分之九十九是男性的運動經紀領域,成功協助台灣五位球員與大聯盟簽約。任職美國州政府期間,負責亞洲和美國雙邊商務、採購、貿易相關專案。擁有十餘年跨領域行銷經驗,包含醫療長照、運動產業、國際商務、美國州政府、國際公益策略顧問等,擅長整合不同利害關係人。

任職台灣長照非營利組織期間,入選哈佛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創新領袖班,為該年度全球三十位華人公益領袖之一,也是該班第一位台灣人。講過上百場演講、專訪,但最受歡迎的還是安靜聆聽後的中肯職涯建議。是十足的內向者(即使多數人不相信),認為Success is an inside job。

入選2018年台灣科技女性菁英(Girls in Tech Taiwan 40 Under 40)
喜歡閱讀與搖滾樂、喜歡球場上的人生智慧、還有甜食。

職場女性平台CAREhER專欄作者
經營臉書社團:內向者小聚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舟文化《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原標題:內向加上語言障礙,根本是悲劇)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