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工地報到「已額滿」、拾荒一天賺68元!尊嚴過活有多難,6本書寫盡街友真實絕望

2017-10-06 10:00

? 人氣

大清早準時赴工地報到、用盡生命換錢填肚子,卻被工頭告知「已額滿」;絕望之下整天奔走撿回收,滿車「收穫」秤重後只能拿68元。街友真的都好吃懶做嗎?事實上背後有太多辛酸,外人難以想像……。

上述這悲慘經歷,是《街頭生存指南》作者在3天2夜的流浪體驗營裡的真實見聞。看到或攤或坐在馬路邊的街友,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好手好腳不工作」,甚至有爸媽會提醒孩子「不好好念書,就會跟他們一樣喔」。但這些評判屬實嗎?根據《遊民問題調查》,其實超過7成的街友都有工作,只是拚死拚活,每月平均收入卻不到6000元。長期過著這樣的日子,誰還能對人生抱有希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既然四肢健全,為何不再去找份正當頭路?」其實他們之中有許多人年輕時曾在傳統產業工作,如塑膠、成衣等,但隨著產業遷移到勞力更廉價的國家,他們的專業也變得再也不值錢。加上現實的壓迫、無限輪迴的徒勞無功,導致這些「無家者」們再也找不回過往生活。

其實許多街友,都身兼多份工作。他們並非好吃懶做,而是拚死拚活還難以賺到足夠的錢生存下去...(示意圖/m-louis .®@Flickr)
其實許多街友,都身兼多份工作。他們並非好吃懶做,而是拚死拚活還難以賺到足夠的錢生存下去...(示意圖/m-louis .®@Flickr)

前陣子,「監工」林立青出版《做工的人》一書,引發熱烈迴響。書中以最真實的眼光書寫勞動者日常,打破大眾對於這「髒髒臭臭」族群的想像。

工地現場有如被遺棄的世界邊緣,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在此掙扎求生,心知肚明再怎樣拚搏也翻身無望。權力者毫無憐憫地欺壓,大眾帶著優越的想像遠望──反正「偏見」的標籤已輕鬆貼上了,又何必費心?

無家可歸、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無家可歸…再努力都難逃出來的「貧困」循環,沒有經歷過的人是難以想像的,多數「活得過去」的人帶著優越又高傲的態度評論這群無家者,卻從未檢討這社會到底怎麼了,怎麼會連這樣努力想賺錢活下去的人,都流落街頭,成為眾人眼裡「最不值得尊敬的廢物」。

以下,我們精選了6本「無家者」系列好書。深吸一口氣,讓我們一起踏進那難以脫逃的黑洞裡,看看這些曾經「正常」的人們,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無路可選的處境......。

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

2
 

「當我知道對方的故事越多,就越難將對方視為仇敵。」作者李玟萱曾任萬華社區大學為街友舉辦的繪畫課助教,在一年的時間裡真實接觸這群人的生活。她以關懷卻不偏剖的筆風,細細寫出這群人的真實生活,他們有人曾是商業大亨、有人是軍人、也有人是工人,卻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流浪在街頭。

64歲的「王子」從前是野雞車大亨,不必拉客、一天就能賺上1萬5,後來還歷經簽賭、跟朋友合組地下錢莊,對年輕的他來說,金錢從來不值得麻煩。後來他意識到這樣荒誕的生活並不能長久,決心到布工廠好好賺錢。沒想到牽扯進幾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之糾紛中,仇家甚至到布工廠縱火,讓老闆嚇得趕緊解雇他,甚至要他簽下自動請辭切結書,一毛資遣費都不准拿。「怨不得誰,只能怪自己不懂得打算,如果讓我回頭20年,絕對不碰賭。」於是,他成了龍山寺整排街友的其中一份子。連想上吊尋死,都在走往樹下的路上被醉漢打了一頓,又是無奈、又是荒謬的經歷讓人不勝唏噓。

「人就是這樣,沒錢、沒得吃、沒地方住,就不想活了。」

在這本書裡,幾個小人物都被寫得活靈活現,他們曾經的意氣風發、與後來的落魄潦倒,在作者筆下,都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十分揪心。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3
 

《無家者》寫出一個人如何在一夕之間流落街頭,《下一個家在何方》則透過學者進入美國貧民窟臥底,寫出貧窮如何誤人一生,再也無法脫離。走訪2個大型貧民窟、深入採訪數十個房東、甚至旁聽「強迫搬遷」法庭,最真實的第一手記錄更獲得普立茲獎肯定。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在貧民社區中,隨處可見一家8口擠在狹小生活空間,蟑螂隨處爬也已經見怪不怪。貧窮牽涉到的,不只是沒地方住或養不起小孩,而是整個人生。書中舉例,當地租屋公司明定以下幾種人不能來租房:近三個月有遭驅離紀錄者、近七年遭毒品重罪定罪者、無法證明收入或收入不足者、無法確認租屋紀錄者。但這群最貧困的人,就是因為沒錢才會四處被驅離啊,這樣的規定要他們怎麼活下去?也有研究指出,住的需求得不到保證會影響職場生涯。如此環環相扣下,讓他們幾乎可說是「永世不得超生」。

此外,作者與這群人相處後也發現,為了要領國家的津貼,他們必須讓資產保持在一千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以下,一旦超過就沒補助可拿了。這荒誕的狀況,是美國窮人的真實處境。「很多人沒有長期餓過,所以會低估飢餓的影響力。」這本書以多面向真實呈現貧民窟困境,保證發人深省!

窮忙:我們的世代

3
 

「媽,妳知道嗎?當窮人是很貴的。」──桑迪‧布拉許,12歲

與上一本書有所差異,《窮忙》透過訪談各種不同經濟地位的人士,建構更完整的立論基礎。一名幼保人員,薪資低微到無法將孩子送去自己工作的幼兒園;一名勤奮工作的中年婦女,每年都看著年輕漂亮的女孩升職,自己持續領著最低工資。幾段故事,就打破全世界對於「美國夢」的美好幻想。

以幼保員克里斯蒂的生活為例,她替成千上萬的上班族父母照顧孩子,維持國家經濟運作,但她的微薄收入卻不夠讓她把兩個小孩都送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受照顧。很諷刺吧?她也提到,低收入讓他有資格領食物券和租金補貼,只要薪水稍微多一點,她就會失去這些「福利」,對她來說,自己就好像因為認真工作而被懲罰一樣。

這不僅是美國的真實狀況,在台灣,同樣的悲哀也是每日每夜都在上演。在這個越做越窮的時代裡,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脫離這種悲慘的處境?答案就藏在這精采著作裡。

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記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北非難民,以及跨地中海的悲劇航程

2
 

「親愛的大海,謝謝你!你是唯一不需要簽證就接納我的地方;親愛的魚,謝謝你們!你們對我的宗教或政治傾向不加過問就把我吃了。」——2015年5月盛傳於網路上的敘利亞難民遺書

因為戰亂、因為國家制度、因為各種道不盡的原因,敘利亞一帶近年來湧現約760萬的難民,是二戰後最大規模的數字。這數字只涵蓋從戰火中倖存的人數,那幾十萬死去的人還不算在內。此外,國家平均壽命整整少了20年,難以想像當地情況到底有多慘烈。

在這種戰火頻仍、資源困乏的地方,很難見到所謂的「患難見真情」,多數時候只能看見所有人殘忍的互相剝削與傷害,就連警察也可能變成強盜,奪走你身上僅有的珠寶。許多流離失所的人死也要緊握著手機,只因那是與家人再次團聚的唯一希望,但手機也同時淪為人蛇集團向他們家人勒索的管道。此外,戰亂地區也常見大量雇用童工的狀況,成千上萬孩子被迫離開家裡、過著大人都未必能忍受的奴隸生活。而這並非大人懶惰不願工作,而是因為童工薪水比較便宜......。

這本書揭露了許多台灣人難以想像的真實戰亂生活,該逃離、還是不放棄地在這塊土地上咬牙活下去?讀讀這本書,親自體會那「轟隆轟隆」砲火下的掙扎與淚水。

愛無能的世代:追求獨特完美的自我,卻無能維持關係的一代

1
 

從還沒正式發行就引發熱烈討論,《愛無能的世代》由德國新生代社會觀察家米夏埃爾‧納斯特(Michael Nast)撰寫,深入剖析20至40歲這一輩人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的迷惘,在愛情、職場中對自身定位的疑惑。活在從小被洗腦要「獨特」,「走出自我」的時代之下,這輩人是否真的能活得更自在?

這本書看似跟「無家者」書單關係不大,但事實上卻息息相關。活在一個拚命工作卻徒勞無功,努力生存卻得被人痛罵「好吃懶作、廢物」的時代之下,有理論指出,窮人會每分每秒被提醒自己的無關緊要與微不足道,此外,在貧窮的狀況下,一個媽媽也更難真心關懷自己的孩子。《下一個家在何方?》裡就提到,開發中國家的父母尤其害怕孩子生病,因為他們並沒有足夠的醫藥費能帶孩子就醫,只能自我安慰:「小傢伙感覺不到任何痛。」在這樣的狀況下,那些愛其實是更無力的,即便想付出,也會受限於自身已經慘不忍睹的經濟狀況。也難怪人類學者南西‧薛珀‧休斯惠在觀察巴西貧民窟時會說:「要有超人的努力才能當一位勉強及格的雙親。」

《愛無能的世代》提及當前社會上各種面向的問題,為何輕易陷入愛河,卻無法維持關係?職場成就才代表自身價值?到底什麼是幸福?不只對「貧困」議題有興趣的人該看看,所有對人生迷惘的人,或許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方向。

靈魂不歸法律管︰給現代公民的第一堂法律思辨課

1
 

本書由台大法律系名譽教授黃榮堅撰寫,以各種案例討論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法律可以控制表面上的作為,卻很難深入生活的每一寸細節,規定所有人心中只能有善念。所有的決定都取決於人心,很多人以為法律能夠限制人的作為,但事實上,是人心的善與惡決定了法律如何被運用。

「悲憫不只是對別人包容,也是對不同面向的自己包容。」在現代社會,只要「勝訴」的一方似乎就代表著正義,而「敗訴」的一方永遠被瞧不起。但事實上,一場審判包含了太多人的主觀意識,一是法律自身的不完全性,二是法官第二次的「評定」,儘管再努力保持中立,法律也很難做到真正的公平。如同那些被排擠的族群,他們或許有著更多的故事值得聆聽與諒解,但我們之間的對話管道卻被法律一刀切斷了,雙方人馬陷入謾罵,「於公是我們永遠找不到這社會共通的出路,於私是自我從哲學的喜悅遠離,如此,法律最後的結果直接或間接都是讓人遠離快樂,那麼我們還要法律做什麼?」

靈魂不歸法律管,這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與血淚,是法律無法考量進去的,也是外表、經濟能力難以衡量的。想深入探究箇中滋味,只能靠著我們細細閱讀,細細感受,才得以一窺那絕望得讓人流淚的世界,用關懷改變這「有問題」的社會。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