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要6萬、擁有百萬名車…男生參加聯誼必須符合其一條件!他:難道是想找一個提款機?

2021-01-12 16:50

? 人氣

性別議題不會因為同婚法案而停止!他從一段對男生的聯誼條件中,找出了性別被物化的問題。(示意圖/pakutaso)

性別議題不會因為同婚法案而停止!他從一段對男生的聯誼條件中,找出了性別被物化的問題。(示意圖/pakutaso)

前年同婚法案過的時候,我記得有個異性戀朋友跟我說:「同婚都過了,以後是不是就沒什麼性別議題要談了啊。」,我記得我那時候苦笑回說:「性別議題永遠值得談。」,但那時候我並沒有多講什麼,因為我覺得總是會有不同的議題跑出來,提醒我們性別框架這件事情對人的綑綁沒有窮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一方面,我其實可以想像為什麼我這位異性戀朋友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性別框架的影響實在太長久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對大多數人而言,若是能順應它,性別框架也是一個幫助自己融入人類社會的方式。真的要能發現性別框架的壓力,只有當自己身處在被性別議題壓迫的那一方,才有機會去發覺。 

有趣的是,當我最近在思考如何談異性戀男遇到的性別議題時,我就在網路上看到這張未婚男女參與聯誼的條件表,在他們對男性參加者的標準的部分,讓我懷疑他們要找的是提款機,而不是一個真實的男人......  

聯誼男女條件表──雙向物化 

這個條件表女性的部份很簡單,參加條件為:「26~43歲」,非常易懂。

男性的參加條件則稍微複雜一點,除年齡條件外,該貼文還列出了十五點,男性需要符合任一點才可以參加:

「1. 月收入六萬以上    

    2. 年薪八十萬(含投資股票獎金)    

 3. 國立大學    

 4. 上市上櫃公司    

 5. 公司負責人    

 6. 主管職    

 7. 有土地跟房子    

 8. 百萬名車    

 9. 活潑型男    

 10. 國外留學    

 11. 身高175以上    

 12. 擅長投資理財    

 13. 公教人員    

 14. 前500大企業    

 15. 有自信型男生」   

洋洋灑灑的看下來,大多的條件都指向男性要有好的經濟能力,好像除此之外就沒有重要的部分了,唯二跟個人特質有關的要求:活潑、自信,則完全忽視了不同特質各自的優劣勢,顯得只有外放型的人格特質值得被認識的感覺。

這份條件表的價值觀之偏頗昭然若揭,我無意在這邊一個個針砭這些條件的好壞,我覺得更為值得思考的是,這樣的價值觀會對人的行為跟思維有什麼影響。

上週我的另一篇性別文章談到很多異性戀男性感受到自己被「女權自助餐」的經驗,而這個表再次踩中了順性別異性戀男性的點,證明他們確實有因為身為男性而被要求了額外、不合理的付出,這個條件表使他們被「物化」了,因為他們想去參加這個聯誼唯一的可能,就是要像台稱職的提款機。

當整個社會的氛圍長期對男性都是這種態度,很自然的可以想像我們社會中的男性,就會以「賺錢」、「取得社會地位」做為最重要且唯一的目標。盡管,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呼籲男性也要有關懷、照護、感受的能力,可事實上社會好像並不希望他們發展這些能力,正如他們在求偶的市場上只被要求賺取金錢的能力不是嗎?

而我認為最可怕的事情不只是男性被物化,而是當這樣一個聯誼活動的條件表這樣堂而皇之地列出對一個性別的物質要求時,被此吸引的人群也都是深受這種價值觀吸引的人,而這樣的活動真的可以稱為是一個人與人「聯誼交往」的活動嗎?還是一個以物易物的「交易市場」呢?

由此延伸來看,這個表不僅對男性的物化非常明確,再看深一點,我認為更是一種雙向的物化。   

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男性/女性凝視

為什麼我會說這是雙向的物化,是因為這個表對我而言預設了一個立場是:「女性/感情是可以像是物品一樣交易而得的。」,而要解釋這樣的立場,就得提到「男性凝視」的現象。

「男性凝視」的意思是:「從男異性戀者的角度描繪女性,將女性性客體化以取悅異性戀男性觀眾的行為。」,白話一點,就是說因為男性的眼光,總是把女性跟性/性感聯結的現象,通常會表現在影視作品上。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子則是經典的美漫角色「神力女超人」,在女、男導演不同的視角下,同樣的角色,卻在服裝上選擇有明顯的性意味的不同。

男性凝視對女性的傷害是很顯而易見的,這長久以來讓女性被扁平化,壓抑了女性的能力跟多元性,使女人變得只是取悅男人和有生育功能的工具。而男人因為要取得這些工具,被要求「必須」擁有夠好的財力、有好的發展前景,否則他就「不是」一個值得依靠的人。

有些人會說現在女權高漲,其實女性凝視的現象也很強烈,像是這張聯誼的條件表,不正是一個對男性處處要求,充分物化男性的表徵嗎?確實,部分固化的性別觀念,已經造成不同性別都受到壓迫的狀況,但我想我們更需要去意識到的是,從社會發展的脈絡來說,應是先有男性凝視,後有女性凝視,甚至導致現在已經有互相物化的情形發生。

所以我們現在值得做的,是去跳出這已經成為惡性循環的物化地獄,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會有物化某個性別的可能,因為跳出循環不只是在幫助其他弱勢性別,也是預防自己不會有變成受性別框架壓迫的一方的可能。

解放扁平的性別框架 

要怎麼發現自己行為中的性別框架,而能去解放它,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反思,從向自己提問:「為什麼因為我是男/女生,所以我就要這樣做?」開始,其中又有一些可以去細細思考的部分。

「反思自身行為的目的,為何服務?」:

多去思考,當自己真的照著社會上對男女性形象的設定去行動時,是真的幫助到自己?或只是符合了其他人告訴你應該要這樣做? 

我過去的經驗裡,身邊的女性比較容易會有這樣的提問,因為她們的人生中充滿從媽媽、阿姨、姐姐,甚至是不熟悉的長輩處,被灌輸各種女性不可以做什麼的限制,所以她們有更多機會去感覺到,自己其實是被要求要像個「女人」,而不是因為自己想要。  

同樣,當男性碰到莫名的要求時,也應該去思考自己是真心地想要多付出,還是多付出才符合一個好男人的形象。

「性別框架怎麼影響自己的認同?」:

去檢查自己從小到大聽到的,因為自己是男/女生,所以「應該」「必須」做什麼的想法,看看自己符合了哪些、又有哪些不符合?

特別是可以觀察當自己不符合那些必須如何如何的想法時,自己有什麼感覺?是會覺得緊張、害怕,還是覺得厭煩,自己又會因為這些感覺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嗎?還是只是覺得無力,最後默默地照做呢?

「反思自己做為人真的想要什麼?」:

最後就是問問自己做為人,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麼?這大概是最困難的一步,因為在做自己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超級多來自外在的聲音,在反對、阻止、斥責自己。但遇到外在阻擾時,永遠要去問自己的內心,真的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持續的做下去。 

不要害怕自己好像只能做出一點點改變,因為所有的大改變都是從小小的地方開始的,只要試著去做一些不同於原本框架設定的事情,改變就會發生,也能感覺到自己越來越解放而自由。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沒有人需要因為自己的性別被要求做任何事,也沒有人應該被性別這件事情給扁平化,我們都應該捨棄用性別來定義別人,而是去相信任何人的價值都是豐富又多元的。

現在就從性別的框架解放吧!

作者介紹|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

諮商心理師/藝術學士/阿宅。持有消極的人生觀,相信希望/絕望循環才是人生常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男性不解放,還是女性太物化?-聯誼男女條件表的性別觀察)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