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叫大安區,命運卻大不相同!他帶你一遊台中最邊緣行政區,見證最獨特海岸之美

2017-10-15 09:30

? 人氣

為防止東北季風帶來的泥沙侵擾,居民在聚落北方築起一道防沙牆,如今保留一小段作「時光廊道」,以陶板畫說明大安港的歷史。(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為防止東北季風帶來的泥沙侵擾,居民在聚落北方築起一道防沙牆,如今保留一小段作「時光廊道」,以陶板畫說明大安港的歷史。(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很多人聽過台北的大安區,卻不知台中也有大安區,年初被網友推選為「台中市最邊緣行政區」的大安區,其實在三百年前,是唐山移民來台重要的上岸港,也是兩岸商品往來的貿易港。傳說嘉慶君遊台灣在此得到神助,才有大安之名。走過昔日風華的大安,如今有「安農五寶」、海濱新樂園和豐富的生態資源。這些海口味,值得來細細品味。

台中市西北方的大安區位於大甲溪、大安溪下游的沖積扇平原,在十七世紀海權興盛的年代,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施琅於1667年上疏攻台,打算「發輕快船隻往南路打狗港口(今高雄港前身),一股往北路蚊港(今雲林縣台西鄉蚊港村)、海翁窟港口…」「海翁窟港」就是現在的大安,由此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濱海的大安位於台中市西北方,在大甲溪、大安溪下游沖積扇平原上。(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濱海的大安位於台中市西北方,在大甲溪、大安溪下游沖積扇平原上。(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嘉慶13年(1808年)6月,嘉慶君微服南巡,船行出揚子江,狂風暴雨、雷電交加,頓時迷失方向,就在眾人驚恐之餘,有兩盞微弱燈火指引方向進入螺絲港,平安入港以後,君贊「必有神助」,道:「此乃大吉之地、大安之港。」(《和安宮誌》記載)”

「嘉慶君遊台灣」一直是民間傳說的素材,儘管正史視為無稽,耆老卻深信不疑、指證歷歷。就讓我們跟隨嘉慶君來一趟「大安之港」的奇幻之旅。

大安之港「海翁窟」

大安區海墘里里長王勝宗說明大安的地名沿革,他表示,大安港口所在就是現在的海墘里,這裡是大甲、大安區最早開發的聚落。明末稱為「海翁窟港」,因為港口聚集許多「海翁」(鯨魚)而得名;前清時,大安港灣的外緣有一天然形成的石線(指沙汕線),成為一個深水港,沿著五甲港、北汕向外延伸,直至溫寮附近,石線以內的航道像海螺紋路般曲折迴繞,所以又被稱為「螺絲港」。

有百年歷史的和安宮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有百年歷史的和安宮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嘉慶君的奇幻之旅起點,要從庄內主祀金吉姚三府王爺的和安宮說起,祂的香火來自泉州府「後僢(儛)尾」,泉州王船香火的故事普遍流傳西部沿海各廟宇。和安宮的沿革清楚記載了二百年前的過程:「王船隨著水流在嘉慶 10 年(1805 年)4月22日到達大安港,當時的大安港保長謝秋老和祖父謝孝欽兩人出海捕魚,在晨霧中忽聞香煙飄繞、清馨撲鼻,隱約聽聞遠處傳來清幽鼓樂,發現王船上除了三尊神尊,還有三隻活羊。村民焚香請奉於謝家安座,從此庄內平安、五穀豐收。那三隻活羊放牧在村裡,吃農家的稻穀反而愈吃愈豐收,村民信仰也愈加虔誠,決議立廟奉祀。」

經過二十二個月的興工建廟,和安宮於嘉慶12年(1807 年)6月22日迎奉三府王爺入火安座。地方耆老深信嘉慶君說的「必有神助」,指的正是三府王爺指引入港的兩盞明燈。也許有人認為這段廟宇沿革是無稽之談,那就進入正史,談談「和」「安」宮命名的由來與用意。

族群衝突鬥走漳州人

日治時期曾經在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任教,也是台灣人文地理學研究先驅的日本地理學家富田芳郎認為,漢族移住中部始於十八世紀,「一從鹿港地方北進,一從離大甲西北五公里之海港大安港上埠。康熙45年(1706年)於今之大甲位置已有小市街之建設,為台灣鄉村都市之市街建設是屬於古年代者。」

1723年彰化縣、淡水廳設治,中部移民日眾,1731年進一步闢大安港為兩岸商品往來的貿易港,這段期間來自唐山的移民中,以福建漳浦人士林秀俊(1699~1771年)最為重要。1734年,他從廈門渡海來台,由大安港上岸後定居大甲,向當地平埔族承租土地招佃開墾,並開鑿大甲圳灌溉農田,富甲一方。由於漳泉間常有的族群矛盾與衝突,不久,他旋即北上以林天成墾號(合資)、林成祖墾號(獨資),開墾今士林、淡水、八里、泰山、新莊、板橋、土城一帶土地,至今仍為北部重要家族之一(曾任台北縣長的林豐正即為林家後裔)。

大眾爺廟主要祭祀當年在漳泉械鬥中喪生的不知名亡魂。(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大眾爺廟主要祭祀當年在漳泉械鬥中喪生的不知名亡魂。(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漳州人林秀俊離開了,但漳泉鬥並沒有停止。1807年,區內漳、泉人士因買賣而爆發大規模械鬥,漳州人或者被殺、或者逃往他處,從此,大安只剩泉州人定居,人們將未知姓名的骨骸收集到大眾爺廟,修葺崇善祠「泉州公」、大眾廟「漳州媽」祭祀亡魂至今。這些不起眼的大眾爺廟,其實是見證歷史事件的重要場景。

躲不過人禍天災的宿命

泉州人原本善於貿易買賣,分類械鬥後,大安港往來貿易依舊興盛。1842年初,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英軍派遣配置火炮的三桅帆船由梧棲外海向北行駛,其中一艘火炮船與四艘舢舨舟欲強行駛入大安港,為台灣道(編注:當時台灣最高軍政長官)姚瑩所破,捕獲「白夷、黑夷和通夷粵東奸民共計五十餘人」。7月底英軍再度來犯大安港,這次姚瑩「生擒夷目顛林等五十四人,其餘之人不知生死」,並將大安港列「台地防守要口十七處」之一,「設一千斛砲二位、五百斛砲二位,以本汛把總帶兵七十名,大甲巡檢劉其鍾帶鄉勇一百名守之。」根據記載,大安港「昔年水口寬深,內地大商船可到,近淺窄,惟數百石小船出入。」但至少在十九世紀末以前,大安港一直扮演台灣中部移民、經濟、國防的重要角色。

1895年台澎割日後,大安港並不平靜。8月10日,日本北白川宮親王統近衛師團由新竹向南方進發,彰化仕紳吳德功描寫當時的景象:「(24日)日軍小隊由海道而進,至大安港,施放開花砲,台人皆目所未覩,各相驚駭。」三年後,全台局勢尚未底定,上蒼給了海口人更重的打擊。

1898年一場大洪水(海嘯)衝著大安港而來,將港灣以西的石線沖毀,少了天然屏障,大安港泥沙淤積日盛,可以靠港停泊的船隻也愈來愈小。隨著大安港沒落,行政中心逐漸由大安港海墘地區轉移至中庄一帶。王勝宗里長感慨的說,當年大安港發生嚴重的漳泉械鬥後,沒多久港外的天然石線就消失了,港口失去往日風華,僅存南北及東西兩條老街供後人憑弔,老天爺似乎告訴大安人要團結和安。

人文老街憶風華

當年,大安港帆商雲集,有三、四千人之多,東西老街棧間(碼頭堆貨的倉庫)、酒肆、鴉片間林立,燈紅酒綠好不熱鬧。和安宮奠基老街中段,已經頹圯的吳姓延陵大宅透露著往日風華。裸露的土牆可見螺殼摻雜其中,卵石基腳砌成人高,這些都是海口居民利用天然資源,因應自然災害的智慧。1951年地方民眾為防止東北季風帶來的泥沙侵擾,在海墘聚落北方築起一道百米長、三米高的防沙牆,僅存的一小段,社區規劃為「時光廊道」,以陶板畫為來訪民眾解說大安港的歷史文化。

當地居民利用卵石摻雜螺殼,砌成人高的土牆,這是海口人的智慧。(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當地居民利用卵石摻雜螺殼,砌成人高的土牆,這是海口人的智慧。(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王勝宗里長指著遠方興建中的媽祖文化園區說,媽祖文化園區周圍的意象是有十隻白海豚,代表的是十方朝拜。過去光大安港就有四千多人,現在人口外流很嚴重,大安的發展必須靠觀光旅遊,而為了推廣觀光,在2001年成立導覽解說協會,希望能夠帶動地方觀光事業。

安農五寶推展產業

為了帶動觀光,大安區農會近幾年推廣在地農特產品,不遺餘力。「香腸、大安蔥、芋頭、酒莊及安泉米」是大安「新五寶」,其中四項囊括2017年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大安區毛豬飼養數量居全市之冠,農會推出自有品牌「飛天豬安農香腸」;早在日治時期,大安肥沃土壤孕育出的稻米就是台灣重要的出口品,安泉米是農會品牌的優質白米;青蔥產區分布在大甲溪岸,這裡所生產的青蔥,口感與香氣不遜於宜蘭三星;芋頭產區分布在大安溪岸,與大甲芋產區相同、系出同門,中元節到清明節間是主要產季。

當年受到921地震的影響,全台不少農村產品滯銷,農委會補助經費輔導成立農村酒莊。2004年大安農會酒莊開始運作,從最早的紅酒、白蘭地一砲而紅,近幾年推出的「芋燒酎」也頗受市場青睞。一開始芋頭釀製的白酒產量很低,成本過高無法量產,後來發現酵母是關鍵,尤其是釀製地酒(編注:使用在地的原料所生產的酒),國外引進的酵母並不一定適合當地氣候,「芋燒酎」就是不斷嘗試而成的大安在地「燒酒」,值得推薦。

大安濱海新樂園

1925年7月,全台中州唯一的大安海水浴場正式營運;1928年夏,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開闢大甲驛到大安的輕鐵五分車路線,從此每年夏天大安海水浴場擠滿戲水人潮,一直到太平洋戰事吃緊,浴場設備才逐漸荒廢。

1953年7月間,有位地方記者陳秋寶隨議員下鄉實地考察,他描述當時大安港的情形:大安鄉的大安港曾一度繁榮過,所以有海泳場,以及公路,鐵道等交通甚便。但目下卻一落千丈,海泳場全毀,鐵道停駛,名勝已成陳跡矣!因此大安鄉遽失財源,亦陷窮困絕境。連續舉辦五年的「大安沙雕音樂季」、「大安風沙節」每年吸引不少觀光客。

連續舉辦五年的「大安沙雕音樂季」、「大安風沙節」每年吸引不少觀光客。(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連續舉辦五年的「大安沙雕音樂季」、「大安風沙節」每年吸引不少觀光客。(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1961年7月,大安海水浴場再度開幕營運,由時任裝甲兵司令蔣緯國親臨主持剪綵。幾經變革易位,今日大安濱海樂園在炎炎夏季,仍吸引許多遊客造訪,尤其連續舉辦五年的「大安沙雕音樂季」、「大安風沙節」吸引不少觀光客。不過這也帶給居民一些困擾,像馬鞍藤和海埔姜(蔓荊)是最好的防沙植物,但這幾年為了沙雕整地,將一整片防沙植物剷除,等夏天沙雕季人潮一散,冬天的村子便是漫天飛沙。

黃槿不僅保護村民免受風沙,過去葉子被用來作如廁用的衛生紙,老人家用來墊底蒸草仔粿,枝幹當材燒,可說貢獻良多。現在生態解說志工林明德用巧手把葉子化成布袋戲偶。(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黃槿不僅保護村民免受風沙,過去葉子被用來作如廁用的衛生紙,老人家用來墊底蒸草仔粿,枝幹當材燒,可說貢獻良多。現在生態解說志工林明德用巧手把葉子化成布袋戲偶。(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大安濱海樂園不只是夏季遊客的最愛,更是動植物的天堂樂園。大安水蓑衣生態教育園區位於中庄里與南庄里交界的堤岸旁,一旁緊鄰自行車道。被國際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嚴重瀕危級的稀有植物「大安水蓑衣」,原生地就在龜殼里一帶,過去因其貌不揚常常被農民視同雜草清除,2001年在地方圖書館志工的努力下,首先在南庄里一塊公有農地復育成功,公所規劃為大安水蓑衣生態保護區。有別於清水大安水蓑衣只開花不結籽,且開花期為10月至隔年2月;這裡的大安水蓑水花期為8月至9月,花謝了會結籽,現在正好是賞花的好時節,一朵朵紫藍色的花朵,美麗而不俗豔。

大安海口味巡禮地圖。(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大安海口味巡禮地圖。(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2013年初龜殼生態公園正式啟用,公園位在溫寮溪出海口,復育水池引入活水,疊石護岸提供生物與植物天然多孔隙的庇護棲息環境。溫寮溪口紅樹林(水筆仔)分布面積大約2公頃,具有調節鹽度、防洪、維持生態多樣性的功能,是台中市目前唯一的水筆仔林。大安區綿延9公里的海岸線,過去是漁民謀生的生命線,現在則串連成台灣西部最多采多姿的海洋生態線。

這裡少了清水高美濕地的人聲鼎沸與攤販林立,可以靜謐的享受晨曦、夕陽、潮汐、鷺鷥、螃蟹的陪伴,大安海口味,等你來體會。

作者介紹|蔡金鼎

台中知名文史工作者,父母是傳統市場的魚販,豬肉攤是童年睡午覺的床板。學術研究領域是文化資產與社會學,鍾情於社會邊緣議題,例如孝女白琴、原民(來台)老兵、傳統市場、檳榔產業、(非媽祖)民間信仰等,都是其關心的議題。

文/蔡金鼎 
攝影/澄攝影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台中好生活(原文標題:跟著嘉慶君走趟奇幻之旅 愛上大安海口味)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