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請教性知識,卻被罵蕩婦!專家:家裡不討論性、忽視性教育,你會害慘自己的孩子

2017-09-28 09:30

? 人氣

(圖/Logan Prochaska@Flickr)
(圖/Logan Prochaska@Flickr)

青少年更難以啟齒的痛:熟人性侵

愛蜜莉,一名13歲的性侵受害者,在諮商過程中談論到她的痛苦。她說:「我的痛苦不斷地在內心隱隱作痛,但卻沒有人願意看到它。有時這個痛,痛到讓我簡直想一死了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起先是愛蜜莉的母親,在家中感覺到極大的精神壓力,但卻不確定是哪件事不對勁,於是決定尋求諮商的協助。在諮商過後,母親的態度變得更開放、在情緒上也變得更誠懇,她改善的溝通技巧開始軟化13歲的女兒。有一天,愛蜜莉告訴母親,有個親戚曾猥褻過她。

對一般的青少年來說,沒有人注意到周遭有性侵事件發生,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因為「否認」在功能障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許多人在問題爆發之前,都不想承認有問題。

愛蜜莉的父母給她非常嚴格的教養,而且過度保護她;她的家教也教導她,要順從大人的旨意做事、要乖乖聽大人的話。由於她的兄弟姊妹都很叛逆,愛蜜莉在家庭中就選擇扮演「乖巧的、順從的孩子」的角色。她將生活重心放在達成別人的期待上。

從某種角度來說,愛蜜莉遭到猥褻這件事是她思考模式的延伸──當比她年長的人要求她做的事──她沒辦法想到除了順從之外,還有什麼其他選擇。當強暴者要求她配合時,她擔心自己如果拒絕對方,就不會被喜愛。對愛蜜莉來說,幸運的是,她的母親在得知她被性侵的事情後,從沒質疑過她陳述的真實性。

再怎麼強調也不足以說明──當孩子向你吐露如此嚴重的事態時,認真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的事。他們已經體驗到極大的羞恥、罪惡與屈辱感;他們已經感覺如此地孤立無援,以為自己是「瑕疵品」。他們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你的質問或指責。

而對於被性侵者的治療過程則是漫長的──當孩子在壓抑這個訊息之前就得到幫助,這個治療過程進行起來會容易許多;否則,這可能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痛苦掙扎,才能讓訊息再度浮現,並得到處理。壓抑從不曾讓痛苦消失;只有討論問題並面對情緒,才能真正讓痛苦消失。

青少年自殺。(圖/取自Pixabay)
(圖/rebcenter-moscow@Pixabay)

作者簡介|簡‧尼爾森, 琳‧洛特(Jane Nelsen,Lynn Lott)

簡.尼爾森(Jane Nelsen):專長於婚姻、家庭和親子關係的合格心理治療師及國際知名演說家。她今年近八十歲,擁有舊金山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是七名孩子的母親(二十二名孫子女、九名曾孫子女……持續增加中),依舊活躍於全球巡迴的演講與工作坊。

琳.洛特(Lynn Lott):是有執照的家庭心理治療師,自1978年起便開始執業,幫助過無數的父母、夫妻、青少年與個人。她現在也透過Skype對全球各地的個案提供諮商治療。她和丈夫哈爾.潘尼居住在加州和佛羅里達州。琳是兩個孩子、兩個繼子女的母親,以及六個孫子女的祖母/外祖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好書屋《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溫和堅定的父母力,90個守則,引導孩子放眼未來、邁向獨立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