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6年後會變得無法生育?反烏托邦巨作《人類之子》道出3大殘酷真相,連專家都束手無策!

2021-01-03 17:02

? 人氣

Netflix科幻電影《人類之子》透過反烏托邦的陰暗劇情,道出人類可能面臨的不孕危機。(圖 / MIKI Yoshihito@flickr)

Netflix科幻電影《人類之子》透過反烏托邦的陰暗劇情,道出人類可能面臨的不孕危機。(圖 / MIKI Yoshihito@flickr)

電影裡動不動就有人死亡: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對吧?當好萊塢描繪整個人類的消亡時,那才是問題大了。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慢慢陷入滅絕的危機,這正是《人類之子》電影的宗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部人類浩劫賣座大片的背景設定在2027年。電影改編自英國女作家詹姆斯(P. D. James)的同名小說,劇中的人類幾乎完全無法生育。這是個毫無希望的世界,戰爭、衝突、犯罪,以及難民危機,使日常生活籠罩著反烏托邦的陰霾。

劇中克萊夫歐文(Clive Owen)飾演的角色帝歐(Theo)遇到了一名孕婦。帝歐原本無可奈何的前景,一下子轉變了:他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標,就是將這名婦女和她未出世的孩子,送往英國海邊小鎮貝克斯希爾(Bexhill)。

在電影裡,此地化身為騷亂頻頻的難民拘留中心(住在當地的居民,說不定都認不出來)*。到了貝克斯希爾,她就可以登船前往亞速爾群島(Azores),那裡有一群英勇的科學家正在試圖治療不孕症。

那麼,故事有多少內容是真實的呢?好吧,我們只能說,選在2027年真是太有先見之明了⋯⋯

《人類之子》之所以令人信服,絕大部分是因為,導演柯朗(Alfonso Cuarón)決定讓未來看起來像是「非未來」的樣子。沒有噴射背包,也沒有懸浮汽車;所有布景必須反映現有科技。電影裡的世界既汙穢又陰冷,因此完全可信。我們現在可以確定,這部電影反映的是真實故事,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故事。

《破解好萊塢的科幻想像》P.107(圖/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圖/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人類可能會變得無法生育嗎?

2017年9 月,《新聞週刊》(Newsweek)刊載了〈男性不孕症危機〉,這一次,頭條新聞竟然沒有過分渲染科學研究結果。

更令人擔憂的是下一行字:「專家束手無策」。是的,有危機。而且,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我們打算妥善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從兩方面來討論。畢竟,柯朗任意決定讓電影以女性不孕症為基礎,而詹姆斯的原著卻是以男性不孕症為根本原因。因此,我們採取平衡的觀點,讓你對精子和卵子都能徹底瞭解。我們將從最壞的情況開始說起,這樣到最後才能擁有一線希望。

精子品質下降

男人,先來講你們,你們有大麻煩了。數字會說話。第一個結果來自於丹麥在1992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聲稱,「過去五十年來,精液品質確實下降了」:從每毫升1 億1,300萬個精子,減少到每毫升只有6,600萬個精子。

不過,單單一項研究的意義並不大。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流行病學家史旺(Shanna Swan)不相信這項結果。因此,她請了六個月的輪休假,以便檢驗丹麥人是不是被數據給矇騙了。令她震驚的是,他們並沒有弄錯數據。

她和以色列科學家萊文(Hagai Levine)從7,500項現有的研究中,挑選其中最可靠的185項來做進一步的分析。史旺和萊文在2017年7月公布他們的結果,引起普遍恐慌的反應。他們發現,1970年代初(準確來說是1973年),西方普通男性每毫升的精液中有9,900萬個精子。2011年測量這項平均值時,研究人員發現,數字已經降到每毫升4,710萬個精子。半個世紀以來,下降了52.4%。精子總數(每次射精)的下降更嚴重:下降了59.3%。

《破解好萊塢的科幻想像》P.109(圖/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圖/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少於4,000萬個,才算是生育力真正受損,因此可以這麼說,我們還沒有陷入危機。但不幸的是,相關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看不出下降有趨於平緩的跡象。當史旺和萊文將分析限定在1996年至2011年這段期間時,下降幅度並沒有差別。我們正在走向不孕症危機。這是個問題,因為大部分的西方國家已經面臨人口的萎縮。

關於人類的生存危機,還有另一個數字:2.1。這是為了取代成年人口、每個婦女必須擁有的平均子女數(萬一你還搞不清楚狀況:你會死亡,因此有必要被取代。很抱歉)。這個數字稱為「遞補水準生育力」(replacement-level fertility)。各個國家中,每個婦女擁有的實際子女數稱為「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

在許多國家(在西方則是大多數的國家),TFR都低於遞補水準生育力。美國、中國、俄國、日本、加拿大、澳洲,和巴西等國家的人口都在逐漸減少。除了法國、愛爾蘭,和土耳其,整個歐洲也是如此。英國的TFR是1.88,快要沒有英國人了。

以人類整體的角度來看,我們還不到絕種的地步,但是如果維持這種情況,我們很快就會絕子絕孫。1970年,全球的TFR為4.45。2014年為2.5。用簡單的數學(以及關於線性減少的簡單假設)就可以計算,2023年的TFR將會達到2.1。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2025年就會達到2.0。接下來,恐怕就會出現《人類之子》的電影情節。

你可能正在納悶,為什麼遞補水準生育力是2.1,而不是2。問題在於死亡率:並非所有的小孩都能長大成人,而且並非所有的婦女在死亡前都會生小孩。因此,我們需要做到比「一個取代一個」稍微好一點。

我們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總和生育率下降。生活方式的選擇肯定脫不了關係。西方國家的趨勢是人們比較晚生小孩,而過了35歲,男人和女人都會面臨自然生育能力逐漸下降的狀況。

更重要的是,愈來愈多人選擇根本不生小孩。這是可以理解的:有了小孩,你的收入和就業情況都會大受影響,環境也是,而且在情感方面,不一定能獲得同等的回報。我們不想成為告訴你的人,但是生兒育女並不會讓你如想像中那麼快樂。

不過,無論我們個人對於生兒育女作何感想,正如前助產士米里亞姆(Miriam)的忠告:少了孩童聲音的世界,就不是快樂的世界了。

在電影裡,一直沒有人告訴我們,為什麼人類失去了生育能力。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還在試圖找出導致不孕問題的罪魁禍首。不過,史旺倒是找到了主要的嫌疑犯:塑膠。

塑膠是禍首

史旺和萊文發現,南美、亞洲,或非洲男性的精子數量或精子濃度並沒有明顯下降。過去幾十年來,這些地區的精子研究較少,因此難以確定各地區之間的精子品質有顯著的差異。

說不定只是資料品質方面的問題。話雖如此,史旺和萊文認為(但無法證明),環境正是造成差異的原因。具體來說,是化學環境。

在西方國家,我們的生活早已離不開塑膠。它們改變了社會的各種面貌: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建築用及包裝用的塑膠密不可分,無論是電腦、電視、飲料、衣服、食物、家具或其他數不清的用途。我們利用石油產品製造塑膠,並且加入大量的化學物質,使它們變得堅硬或具有延展性、透明或色彩鮮豔。其中某些化學物質似乎具有各種不同的問題。

以雙酚A(bisphenol A)為例。它也稱為BPA,你使用的塑膠瓶可能會自豪的宣稱它們是「不含BPA」,因為BPA對你不利。BPA被歸類為「內分泌干擾物」,意思是它可以取代、阻斷或干擾某些天然的人體荷爾蒙。

內分泌干擾物對人類的影響還不是完全清楚,但動物及實驗室研究顯示,接觸內分泌干擾物會改變魚類、鳥類甚至鱷魚的繁殖成效。舉例來說,2018年,一組義大利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顯示,內分泌干擾物使某種魚類種群的生殖器官無法正常發育,導致大量魚群成為「雌雄間體」(intersex):同時具有雄性及雌性的性器官。這樣會降低種群的整體生育能力。他們說:「以雄魚來說,在幾種野生魚類身上都觀察到精子密度、活動力和生殖力的改變。」

聽起來不太妙。不過,內分泌干擾物對於人類生殖功能的影響尚未證實,主要是因為,符合人類研究倫理標準的對照研究難以進行。你總不能讓一群青春期前的小朋友接觸一大堆化學物質,只為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吧?

話雖如此,我們愈來愈確定,這些化學物質大有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內分泌干擾物「疑似與雄性及雌性生殖功能改變、乳癌發病率增加、孩童的異常發育型態及神經發育遲緩、免疫功能改變有關」。

WHO列出了將近800種化學物質,已知或疑似會破壞正常荷爾蒙功能。然而,對於這些化學物質,我們只研究了其中極小部分的影響。此外,目前的商業用化學物質,絕大多數完全未經檢驗。因此,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更多未知的內分泌干擾物。尤其令人震驚的是,如果有問題,可能要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才會顯現出來。

作者介紹| 艾德華斯,布魯克斯

艾德華斯 Rick Edwards

 作家,也是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的「不可能!」(!mpossible)問答節目主持人。瑞克在劍橋大學取得自然科學學位,總算有點學以致用。

艾德華斯 Rick Edwards

博士身兼作家、記者及《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顧問。迄今為止,他最大的成就並不是拿到量子物理學博士學位,而是寫了艾德華斯最喜愛的科普書籍《科學的13件怪事》(13 Things That Don't Make Sense)。

兩人合著的《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人類命運的科學想像、思辯與對話》榮獲《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科學書籍;他們也在沃爾夫岡電台(Radio Wolfgang)主持得過獎的播客節目「Science(ish)」。在Twitter@science_ish和www.scienceish.org網站上,可以追蹤他們的一舉一動。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出版《破解好萊塢的科幻想象:11種電影裡的世界末日與科學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