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想搬到養老院!美國這群老人創互助聚落、扭轉孤獨老困境,啟發全美數百個村落效仿

2020-12-30 17:34

? 人氣

「銀線」接到的電話有固定的模式。白天接到的是查詢類的電話。來電者想要知道如何找到某種服務,或是如何與其他年長者互相認識。安德魯斯說,到了晚上,「我們變成比較像是沙發上的朋友⋯⋯人們打電話來道晚安。」再更晚一點,「人們的情緒會變得比較低落。他們會覺得寂寞。然後又來到早上,他們又開始打電話來道早安,找人聊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銀線」只能幫助打電話進來的人。許多年長者認為,請求協助就等於承認失敗,尤其是參與過二次世界大戰、總是對自己的自立自強感到驕傲的人。當年長者擔心自己會被家人視為負擔,擔心要被迫接受新的居住狀況,他們不願意向外求援的情況往往會變得更嚴重。許多年長者因為害怕失去他們珍視的獨立性,而「選擇」默默忍受孤獨。

不過,另一群人卻透過年長人口的增長,找到社會優勢。這個觀念是由一群住在波士頓的年長者在1999 年想出來的。他們向彼此提出一個問題:假如我們一同組成一個支持系統,互相扶持,會怎麼樣?

這就是「村落運動」(Village Movement)的起點。現在,村落運動已經在美國遍地開花,涵蓋超過三百五十個由當地年長者組成的非營利組織。

住在燈塔山(Beacon Hill)的創立者們知道一件事:他們不想從家裡搬到養老院去住。於是他們組成一個會員制社群「燈塔山村落」(Beacon Hill Village),社群的使命是協助彼此「主導自己的生活,創造自己的未來,活出精采的人生」。他們以村落為單位,找幫手來解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挑戰,包括開車送他們去看醫生、到賣場買日用品,以及整理打掃家裡。會員也會互相推薦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員,像是水管工和理財顧問。或許最重要的部分是,他們定期聚會, 一起從事大家都有興趣的活動,包括工作坊、音樂會和志工活動。

「燈塔山村落」啟發了全美國數百個其他的村落,包括「舊金山村落」。「舊金山村落」根據郵遞區號,形成高度在地化的小型「鄰里圈」(Neighborhood Circles)。這些組織的原則促成了當地鄰里的緊密連結,這在舊金山顯得格外珍貴,因為愈來愈明顯的中產階級化與居民遷徙,使年長者變得更加孤立。

「舊金山村落」的執行長凱特.霍克(Kate Hoepke)告訴我,他們開的課程主要是為了協助會員「適應舊金山今日快速變化的文化與經濟面貌」,使會員不僅彼此連結,也能融入周遭的城市律動。這些課程包括高中生與零工經濟班的指導交換計劃。許多課程是由會員自己組織和主持的,它們建立在互惠文化上,那正是村落精神的核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