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康天天吃保健食品,小心肝功能變差!專家教你斷捨離3種錯誤飲食習慣

2020-12-25 09:42

? 人氣

吃保健食品補充營養,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圖/pixabay)

吃保健食品補充營養,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圖/pixabay)

你是否為了健康,每天吃保健食品呢?

真的有效嗎?難道不是為了心安才吃嗎?

1.保健食品減少

來本院治療的患者有很多人為了調整身體不適而吃保健食品。可是,在為他們整骨、診療時,常讓我發現─保健食品才是導致身體不適的原因。為了健康而吃的保健食品,卻是導致身體不適的兇手,這讓我忍不住反問:那為什麼要吃保健食品?這樣不是一點意義也沒有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保健食品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是不好的。健康的人為了預防疾病而吃,可能並非壞事。不過,透過問診讓我知道,保健食品對於已經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的人並無益處。那麼說到底,保健食品究竟會對身體造成什麼的影響呢?

首先來談談維生素系列的保健食品。維生素有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如果是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等),身體會吸收必需成分,不必要的成分會隨尿液排出體外。許多人以為維生素攝取越多越好,但身體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維生素,多食無益,身體會將多餘的排出,也就是說只要適量補充即可,多吃並無法多吸收。

脂溶性維生素則無法隨尿液排出體外,必須依賴食物中的脂肪才能被消化吸收。以前說法是就算攝取過多也不會有問題。但是根據近期研究指出,攝取過量脂溶性維生素不僅無法吸收,更可能產生毒性反應。

我不是研究人員,不曉得專業知識,可是就我的整體施術經驗,發現有吃保健食品習慣的人,他的肝功能和腎功能都變差。經手的病患越多,只要觸摸就知道哪個部位的內臟功能不好。雖然其他的自律神經症狀有好轉,可是不曉得為什麼肝功能和腎功能沒有改善?於是我試著詢問患者,想找出原因,結果很多人都告訴我有攝取保健食品的習慣。自然界並沒有像保健食品那樣濃縮維生素等營養素的物質吧?然後我們的身體為了分解這些不自然的東西,肝臟和腎臟當然就要承受重大負擔。

只要停止攝取保健食品,從平日飲食攝取營養,肝功能和腎功能就會好轉。雖然停止吃保健食品,但是身體狀況並沒有因此變差,反而讓肝功能和腎功能變好,身體也活力充沛。請從天然食物攝取必須營養素,「斷捨離」保健食品的攝取。

2.藥物用量減少

有人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或憂鬱症狀已轉為穩定,卻繼續服用相同的藥量。因為他擔心:「萬一又發病該怎麼辦?」基於這樣的不安,即使病況好轉,卻沒有停止用藥的劑量。我想告訴這樣的病患:「你可以繼續服藥,但請慢慢減少藥量。這麼做對於預防疾病復發很重要。」

我能體諒擔心疾病復發的不安感。可是,將本院已恢復健康而繼續服藥與減少藥量的患者相比,有個很明顯的趨勢,那就是繼續服藥的人容易再復發,而減少藥量的人則不再復發。

抗憂鬱藥物或抗焦慮藥物除了原有的治療目的,還會有副作用等與原本用藥目的不同的作用產生。而是否會出現這些症狀或症狀的輕重,則因人而異。

從全面來看,治療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變好,可是,卻有一部分的人沒有好轉,或者留下後遺症。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通常都是出在藥物身上。

吃藥並不是不好。當身體狀況不好時,依賴藥物調整大腦的荷爾蒙分泌也是必要的。可是,如果狀況已穩定,卻還繼續服用相同的藥量,就不好了。

藥物跟保健食品一樣,需要肝臟和腎臟分解,所以會導致肝功能和腎功能變差,而且很多時候會觸發自律神經失調。當狀況穩定後猛然停藥,也可能出現戒斷現象或其他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失眠症已經有改善的人,如果繼續服用安眠藥,起床後會有一段時間睡意依舊在。這就是藥效太強的關係,無法趕走睡意。

當身體狀況好轉,就該慢慢減少用藥。最終目的還是要努力停藥。如果沒有堅持到完全停藥,症狀會再復發。認真且謹慎設定停藥目標的人,則很少會再復發。

我理解各位不安的心情,但是「減少」用藥是預防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再復發的重要過程。請改變你的想法,不要再心懷不安,慢慢減少藥量吧!

3.不適合的食物減少

常看電視節目介紹「吃了某食物有益身體健康」。可是,卻有真實案例是道聽塗說後未經查證,就比照辦理,最後反而讓內臟受損。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不可能一模一樣。有一份DNA研究報告指出,人有百百種,就以食物過敏為例,多數人可以吃的小麥,仍有人會對它過敏,對小麥過敏的人如果吃了小麥,會出現蕁麻疹或過敏性休克。現在烤得蓬鬆柔軟的美味吐司很受歡迎,常常有人排隊搶購。對小麥過敏的人,就算吐司多麼美味,他還是不能吃。而對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而言,高GI值的吐司屬於會對內臟造成負擔的食物,會削弱內臟功能。

香蕉是可以提升副交感神經作用的食物之一。他會促進血清素分泌,我會建議患者吃香蕉,可是也有人一吃香蕉就腹瀉,表示他的體質不適合吃香蕉

為了身體好而吃某種食物,但如果反而讓身體出狀況,這就本末倒置了。仔魚也是一樣。它富含能促進血清素分泌的維生素B6,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優質食物,然而它同時也有讓尿酸變高的作用。對痛風或尿酸過高的人來說,吃了仔魚反而會升高尿酸指數,引發痛風。雖然有益改善自律神經功能,但是對有痛風的人來說,它就是不適合的食物。

因為每個人體質和身體狀況不同,有益於A的食物可能是導致B症狀的原因。如果每天持續攝取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長久下來對整體健康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當你察覺絲毫不對勁時,就要思考是否要減少分量或頻率。

正視自己的身體反應,豎起你的天線,仔細觀察身體的變化,才是維持健康的秘訣所在。

不適合的食物就要適度斷捨離,如此才能真正遠離不適症狀。

作者介紹|原田賢(Harada Ken)

1976年出生於東京。

日本第一家自律神經專科「元氣整體院」負責人。大學畢業後曾當過一般的上班族,做過銷售業務、IT工程師等職務。但因為工作過度,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甚至得了憂鬱症,不得已只好辭去工作,後來創立本院,每年服務的患者超過兩千人,施術範圍不只限於整骨,更包含飲食營養指導、心理諮商等,與自律神經有關的問題全部涵蓋。著有《70%的人都有自律神經失調?!》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所有人都能用斷捨離調整自律神經?!》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