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失能家人吃飯,不只是湯匙塞嘴巴!最該學的正確餵食法,必要時刻絕對慶幸有學好

2017-09-26 14:48

? 人氣

家裡有因年紀漸長或疾病而吞嚥困難的長輩,學會正確的餵食方法就顯得更加重要。許多人不知道該到哪學習正確方法,有鑑於此,照護專家朱偉仁寫下最實用的幾招,最常見疾病的「對付」方法接下來將詳細介紹。

一般人通常會因為年齡漸長或罹患中風、癌症等疾病,抑或遭逢意外,導致口腔變化,致使吞嚥或咀嚼困難。在用餐時,會出現咳嗽或嗆咳的現象,有時每一口食物都要吞嚥兩、三回才能吞下去。甚至用餐後,舌面上還會殘留許多食物殘渣,或者食物堆在口腔的一側沒有完全吞下,這都是吞嚥困難的現象之一。照顧者在進食或餵食的時候,都需要特別留意,因為前述這些狀況會造成受照顧者不舒服或引發危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受照顧者出現吞嚥退化現象,飲食的方式可以軟化食物、將食物剪切較為細碎或是糊狀,可按受照顧者的退化情況調整。將食材打成糊狀時,盡量保持原有食材的形狀,有時可利用模型維持食材原始形狀,讓受照顧者能感受到在吃原本的食物。如果吞嚥退化到嚴重程度,就只能採取管灌方式,除了自製果汁或泥狀食品,也可以找營養師諮詢,購買適合受照顧者的流質營養食品補充需要的營養。

當受照顧者出現吞嚥退化或障礙時,照顧者就要很小心了。在飲食的進程上,剛開始可選擇單純、質地較密的,並含膠質性的食物,像是果凍、布丁、愛玉凍、洋菜等,除可預防吸入現象,還能維持足夠的水分攝取。之後再慢慢增加顆粒狀的食物,例如較稠的稀飯,最後再選擇固體食物。

在液體或流質食物的選擇方面,可利用凝結劑、麥粉等將果汁、牛奶或湯凝結成糊狀來食用。如果受照顧者需要使用管灌餵食,照顧者最好能先學習管灌的技巧,通常這還是交給醫護專業人士協助比較安全。

餵食的環境與姿勢注意事項

吞嚥退化或產生障礙的受照顧者在進食的時候要特別小心,照顧者也特別需要耐心,因為受照顧者需要的用餐時間較長,也會有些小狀況發生,甚至會因為出現咳嗽、或是咀嚼困難而發脾氣,這都需要照顧者發揮耐心與細心才能順利完成用餐。

以下注意事項提供照顧者參考:

1. 選擇單純的用餐環境,不要讓受照顧者在進食的時候,有分散注意力的事物。

2. 避免使用吸管,因為受照顧者容易在準備好要吞嚥前,造成液體進入氣管,導致嗆咳。

3. 請受照顧者在吞嚥時將下巴往內縮,確保吞嚥安全。

4. 如果受照顧者因為吞嚥緩慢,需要較長時間進食,千萬不要催促他。

5. 用餐結束時,要檢查受照顧者口中是否有殘留物,以免嗆窒危險。因為在吞嚥過程中,通常有百分之十以上會發生噎嗆情形,或大量的食物殘渣堆積口中。

善用各式用餐輔具

「我已經無法得心應手地使用筷子了。右手的拇指無法用力抓緊,其他手指也變得僵硬、無法動彈。往後,吃飯的方法自然也需要隨之改進—結果,除了流食外別無選擇。」    —一公升的眼淚 亞也的日記

飲食是門藝術,可以吃得健康、可以吃得優雅,但是當我們因為生病或年齡高長,慢慢產生行動或咀嚼吞嚥困難時,如何維持平常的飲食方式,或許都會認為是痴人說夢。甚至有些身心障礙朋友要進餐廳享受一頓美食,都顯得困難。

許多罕病的患者,如小腦萎縮症、漸凍人、多發性硬化症、肌肉萎縮症、粒線體缺陷等,因為身體功能逐漸退化,肌肉無力,導致用餐時困難重重,一般人看來簡單的一件事情,對他們來說簡直難如上青天。

另外,失智症患者因為慢慢失去溝通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很多事情將變得極為困難。受照顧者在經歷這些痛苦的過程,很容易產生厭惡、灰心的情緒,甚至會減少飲食或拒絕用餐。因為他們會產生自己無用無能的想法,凡事都要照顧者餵食而感覺自己失去生活能力。

在長期照顧的觀念裡,我們一直都強調要擴展受照顧者獨立生活的能力,維持受照顧者的尊嚴。所以,在科技飛梭似的進步時代,相關飲食輔具紛紛出籠,只要根據受照顧者的需求選擇,一樣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愉快用餐。

巴金森氏患者手部常會有抖動情形,容易發生食物潑灑,需要穩定性較高的餐具。單側偏癱患者則容易因為手部行動有角度限制、左右手會有不同施力點及力氣不足,需要的則是具重量的握把,讓進食時能自行施力等。目前市面上就有許多根據各種受照顧者普遍具有的現象與需求,設計出各式創意具足的飲食用餐輔具,如碗盤、刀子、叉子、筷子、湯匙,滿足不同類型與需求的受照顧者。

選擇使用飲食輔具,需注意「動」的過程,包括角度、流暢性與方便性。有些受照顧者可能是手部動作或肌力不佳,無法使用筷子而改用湯匙,但是,現在則有輔助筷可以使用。這是在筷子的後端做連結,外型如同一個夾子,讓使用者可以正常抓握筷子進食,對於習慣使用筷子的受照顧者來說,無疑是個貼心的設計,亦可以順便訓練自己手的肌力。

對於部分手部關節變形或僵硬而無法握住一般餐具的受照顧者,也有加粗握把的湯匙、叉子等餐具的選擇,可訓練受照顧者自行用餐,讓受照顧者認為自己仍是可用之人,避免需要他人餵食的煩惱。另外,還有生活上飲食相關的輔助器具,如單手開罐器、斜口杯都可提供給特殊需求者使用。

一般通用設計主要以便利使用者攝取食物,及讓受照顧者盡可能獨立使用餐具為發想,在維持、鼓勵受照顧者的自主性之餘,也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照顧者的最佳餵食位置

照顧者在協助進食時有三大重點建議:

1. 坐在受照顧者的旁邊。

2. 與受照顧者吃同樣的食物。

3. 餵食時由下方將食物送入口中。

一般來說,單側偏癱、失智、失能等受照顧者因無法自行用餐,才需要照顧者協助進食。在協助進食的時候,照顧者要特別注意餵食的動作,以及受照顧者的姿勢。我們經常看到照顧者會站著協助受照顧者進食,這其實很危險,因為由上往下餵食,受照顧者為了能吃到食物,得要仰起臉部,這時很容易發生噎嗆或不當吞嚥的情形,也容易讓受照顧者產生壓迫感。

最好是請照顧者坐在受照顧者的旁邊,給予協助,如果能和受照顧者一起用餐,並且吃一樣的食物,一方面自己用餐,一方面協助受照顧者進食,可以緩衝一直將食物塞入受照顧者口中的次數,受照顧者因此可以慢慢咀嚼,慢慢吞嚥,獲得較舒適的用餐方式。由於是吃同樣的餐點,也可以藉此知道受照顧者接下來想吃什麼。

但不建議坐在受照顧者的對面,這會讓受照顧者有被監視的感覺。坐在受照顧者身旁餵食,可容易了解受照顧者的心情,並且讓受照顧者有愉快的用餐心情。

另外,受照顧者在用餐時,最好能保持上半身往前微傾的姿勢,這個姿勢比較方便受照顧者吞嚥。餵食最好的方法是由下方將食物送入受照顧者口中,由下往上餵食,可避免食物溢灑。只要想想自己平時的進食方式,對待受照顧者也是同樣的方法。

受照顧者若是單側偏癱患者

有部分手腳單側偏癱(人體左右某側出現麻痺)的患者,會連同偏癱側的嘴巴、舌頭及咽喉的肌肉也隨之無法自主活動,於是產生吞嚥困難的現象,若在用餐後檢查口腔,就會看到許多食物殘留在偏癱的那一側。此種情形,在餵食時可試著將食物送入未偏癱的一側。協助飲用飲料時,請受照顧者將未偏癱的一側,略微往下傾斜,便可順利吞嚥了。

受照顧者若是巴金森氏症病患

巴金森氏症患者主要是因為舌頭及咽喉的肌肉僵硬,導致吞嚥困難。受照顧者若是巴金森氏症病患,通常會有一側的症狀徵兆比較輕。因此,餵食的時候,可將食物送入症狀較輕的一側。喝飲料亦同,請受照顧者將症狀較輕的那一側略微往下傾斜即可。

作者簡介|朱偉仁

國立台北大學統計系肄業,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老人保健組碩士。在衛服部、多家大學擔任專業講師,也提供失能老人照顧服務、機構管理、銀髮事業規劃與經營、非營利團體服務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田出版社《不需要一個人獨自承擔:愛長照寫給照顧者的照護專書》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