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就不要你了!」諮商師:別再複製自己的童年悲劇給孩子,教訓孩子前注意這4點…

2017-09-14 11:58

? 人氣

05.jpg
(圖/留佩萱,Babyhome提供)

增加下課時間 孩子學得更棒

留佩萱觀察,目前台灣學童幾乎一整天在學校、安親班、補習班,部分孩子因作業未完成,還會被老師懲罰不准下課,缺少放鬆時間,返家後親子間談話內容也多環繞在「怎麼功課沒寫完?怎麼考試考那麼差?」導致親子關係降到冰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留佩萱強調,刻板印象認為孩子乖乖坐好寫字才是學習,但親師不應剝奪孩子的下課、肢體活動、社團時間,「下課、社團時間,孩子可藉由和同學互動來培養社交情緒能力,學會怎麼跟別人溝通、妥協,足夠的肢體活動更能幫助大腦學習!」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孩子一天至少要有60分鐘肢體活動,體育課或下課時間奔跑、玩樂都包含在內。

「運動可打開你的大腦,使大腦血液流動更快、幫助孩子學習,如果家長希望小孩上課更專注,就要給孩子足夠的下課、玩樂時間。」留佩萱分享美國有越來越多的小學有這樣的察覺,德州一間小學也試辦延長下課時間,「起初老師擔心課教不完怎麼辦,但實施半年後發現小孩上課更專注了,老師也教得更快。」

06.jpg
(圖/留佩萱,Babyhome提供)

教養紅綠燈,關係更回溫

留佩萱回憶在美國小學實習時,學校諮商師正教孩子「友善」,有個小男孩畫了紅綠燈,並在紅燈旁寫了「停」,接著告訴她「先停下來想一想再行動,就能對別人好」,讓留佩萱印象深刻。她建議父母每當情緒湧上來時,也能給自己一段紅燈暫停時間,告訴孩子你需要冷靜,等冷靜後再來談,同時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只是需要一些時間來處理情緒。

童年負面經驗(ACE)研究顯示,童年遭受越多負面經驗的人,成年後有越高機率得到癌症、憂鬱症、焦慮症、肥胖症、心血管疾病,也有更高機率成為家暴的加害者。留佩萱分享,父母可設想未來20年後,你希望孩子成為怎麼樣的人,那麼在成長過程當下,你的管教方式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文/武美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BabyHome(原標題:【專訪】心理師留佩萱:教養孩子易發怒?4招撐過90秒情緒海浪)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