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懶散、無法在約定的時間內做完事情,該怎麼辦?心理師:這6招培養孩子的時間觀

2017-09-04 09:00

? 人氣

開學了,盯著孩子日程的日子又要開始,但孩子不論上學、做事、寫功課都拖拖拉拉,無法進入開學的狀況,甚至沒有時間觀念,你只能不斷催促、他們卻仍一再拖延,甚至影響親子關係…,該怎麼辦?心理師王意中教你幾招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提升對時間的知覺與敏感度

媽媽從以前就受不了那些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不論是約定好時間卻老是遲到,或老是以為時間多得很,最後才發現事情做不完的人。

「對不起,我忘了時間!」這句話,媽媽實在無法接受(忘了時間?根本是沒把約定當作一回事吧)。

對於這種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她通常會採取消極式的互動:臉書不加好友或取消追蹤。幾個讓她受不了的遲到大王總讓她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便索性封鎖,老死不相往來。然而,有個媽媽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封鎖的人——那總是對時間不敏感的兒子鎮宇。他那每次都忘了人家交代的事情,推、拖、拉的死性子,她實在無法接受。

拖延這件事幾乎成了他們家列管的教養重點。

「天啊!鎮宇你到底在幹麼?」這句話像是廣告台詞,三天兩頭就從媽媽口中冒出來。這次,媽媽真的受不了了。看著客廳散落滿地的玩具,她恨不得直接拿起大塑膠袋,把觸目所及的玩具當成垃圾掃進袋子裡。

「你是故意的嗎?我不是說樓上的陳阿姨七點要來我們家,讓你把地上的玩具收一收,你到底有沒有在聽?」
「我哪知道時間會過那麼快,想說再玩一下,怎麼一下子就快七點了……我現在馬上就收。」鎮宇語氣中有些無奈。
「你真的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耶!再讓你慢慢收,待會電鈴就要響了。」
「下回給我好好注意時間!還杵在那邊?不會過來幫忙嗎?」媽媽拉高嗓門叫著,收拾的動作沒有因此停下來。
「是妳不讓我收拾的啊!」鎮宇壓低音量嘀咕著。
「我……我真想把你封鎖!」媽媽已經氣到語無倫次了。

01
(圖/Emran Kassim@flickr)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

1. 引導孩子注意時間

有些孩子對於時間的知覺比較缺乏,甚至對每段時間的長度大概是多少也不太敏感。我們往往不斷在提醒孩子現在時間幾點,卻很少讓孩子自己去注意時間。其實,少了這樣的經驗,孩子對時間會更加不敏感,甚至根本不清楚時間過了多久。

孩子需要具備「時間感」,要能知道在有限的時間裡,自己可以做哪些事、去到多遠的範圍

這情況就像我到學校演講一樣。短暫的十分鐘休息時間裡,如果我想逛逛校園、轉換一下情緒,就必須思考:這段時間內,我可以逛到哪個程度?更重要的是,時間一到,我必須能夠立即轉換,順利投入接下來的演講。這其實就像孩子下課玩耍後,是否能夠回來上課,而且不只是身體回來,心思與專注力也要回來。

以收拾為例,孩子必須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可以收拾玩具?收拾這些玩具要花多少時間?以及應該先收拾哪些東西,速度會比較快、效率比較高?而這些都是需要經驗值累積才能判斷的。

當孩子不具備時間的敏感性,就很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茫然;一旦無法掌握當下的進度,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等到時間逐漸接近,才發現原來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能做該做的事情(以前面鎮宇的例子來說,就是玩具收不完了)。

關於時間的敏感度訓練,並不單純是對於客觀時間的注意,留意時鐘顯示為幾點幾分只是最基本的訓練之一。如果孩子連時間都不加以留意,也就遑論時間的管理了。

2. 外在時間感的訓練

日常生活中,不妨引導孩子透過細微的觀察,去注意生活中某些現象與時間之間的關係。例如:太陽、月亮的方位與高度;白天、夜晚的光線與亮度變化;周圍聲音的轉變,如:上下學、放假日的馬路交通狀況等。

孩子必須加強這方面的敏銳度,以提升自己對外在時間的知覺。必要時,也能輔以手機、電腦、手錶、電視新聞台的顯示時間等,透過觸目所及的時間顯示加以比對、判斷和確認。

3. 內在時間感的訓練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在下載遊戲時,看著下載進度,總會讓人感覺已經過了好久的時間?

要讓孩子感受時間的流逝,除了外在訊息的觀察和提醒,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回到內在,了解自己對於時間的感受。內在的時間感是一種很主觀的知覺經驗,每個人的感覺都不太一樣,這取決於我們的直覺與判斷是否敏銳與正確。

我們不妨讓孩子透過生理反應來推估大概經歷了多久時間,比如進行某件事情時,當下的心跳、呼吸等生理狀況。這樣的練習也可以讓孩子思考自己與這些事情的喜好、厭惡關係。

試著引導孩子,在內心平靜,沒有太急促的心跳、脈搏或呼吸,既沒有盜手汗,也不會腸胃不適的情境下,自行衡量:在這樣平靜的狀態下,時間過了多久?

4. 判斷時間感的差異性

有些孩子特別需要學習判斷時間的長短,加強對時間的敏感度。在主觀經驗上,每個人對時間都有不同的看法與感受,孩子需要清楚同樣的十分鐘,分別用來看卡通、玩電動,和寫功課、做家事,對自己有什麼差別。同樣地,他也應該去衡量在下課十分鐘這段時間,自己能做多少事情。

這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判斷與經驗的累積。以前可能下課十分鐘,上完廁所再跑到操場或排隊等個溜滑梯,就差不多要上課了。現在,他得慢慢學著調整下課的活動內容,例如上完廁所,就留在走廊上和同學玩遊戲。

孩子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思考,為什麼十分鐘內進行不同的活動,會給自己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心理感受?這當中的差別到底是什麼?有時,當我們投入在喜歡的活動之中,會感覺時間過得相對快一些,希望能多延長一些時間在喜歡的事物上。反之,面對不喜歡、厭惡的事情,總讓人感覺相對漫長、難熬且不舒服。

讓孩子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感受,慢慢去掌握在面對眼前不喜歡的事物時,該如何在心態或解決方法上做調整。當他清楚自己擁有多少時間能運用,就會進一步去衡量想做的事情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逐次比較分析後,就能慢慢學會判斷事情的優先順序與哪個部分是可進行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讓孩子預估,每件事情需要多久的時間完成。如果他無法如期完成,或超出所預定的時間,則和他一起檢視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以及還有哪邊可以做調整。

5. 自我檢視做事的效率

請留意,對時間的掌控、對於有多少時間能運用的了解程度、自己的最佳狀態是在何時、適合做什麼事情、在處理事情時是否夠清楚每件事情的內容與細節等,都會影響一個人做事的效率。

而拖延也反映出孩子在解決事情上,可能無法充分發揮應有的效率,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引導他將眼前的事物秤斤論兩,重新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列組合,再把自己最好的狀況與時間,用來進行最重要的事情。

6. 想像完成的模樣

我在著手進行一件事情時,通常會先去想像它完成的模樣。畫面愈具體、深刻愈好。接著進一步思考:我需要多久的時間來完成這個任務?再給自己設定一個具體的時間表。

當孩子拖延了,我們也不妨讓他給自己一個啟動與結束的時間點,並寫在紙上。由他自己決定要在這件事上花多少時間,然後像電子時鐘般,在腦海裡明確地顯示出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此外,要讓孩子看到他自己完成的部分。這個回饋非常重要。當然,如果能讓孩子把這個回饋烙印在腦海裡更好,這將能提升他對掌握時間的自信。

作者介紹│王意中

現職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在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另有著作包括《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戒掉孩子的拖延症》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