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台灣味的早餐是什麼?美食家葉怡蘭:這款是最經典的組合!

2020-11-20 11:22

? 人氣

Q:你來自美食聖地台南,那裡的早餐有哪些?

菜粽、牛肉湯、羊肉湯…,我主要就吃虱目魚各部位的料理。北部吃肉粥,我們台南的話都是海鮮類,海鮮湯、海鮮粥,因為港口很近,而且南部魚類養殖非常豐盛,所以光是虱目魚就有很多種料理,叫個綜合性魚湯,就可以在一個早餐攤子吃到虱目魚的各種部位,如魚肚、魚丸等,還有魚皮,魚皮甚至有兩種,單純魚皮或是裹上魚漿的那種,土魠魚也很多種料理,四神湯也很好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從原料到製作都是在地生產的料理,跟100年以前我的曾祖父母吃的一樣,也飲食記憶的傳承,非常可貴。

Q:你觀察台灣早餐特色是什麼?

多樣化,這簡直傲視全球,真的非常精彩,這點很可貴。早餐是「全球化」斧鑿痕跡最深的一餐,亞洲還好一點,還可以看到街頭小吃或是在地吃法,但西式早餐則在近幾百年內幾乎統一了,大致是吐司、火腿、茶、咖啡。

台灣很有趣,介於中間,因為受到不同來源的文化影響與衝擊,所以非常全球化,但又還能維持很多的在地早餐,粥、豆漿、蛋餅…...,就算是台西式美而美類型的早餐店,有些店也賣自家特色餐點,都很有台灣特色。

就是因為保有了在地化早餐,保留了料理中「人」的因素,那麼人情味也當然成為台灣早餐的特色了。

經典的台式早餐:燒餅油條配香濃豆漿,還有香味十足的蔥蛋餅。(圖/截自食力foodNEXT)
經典的台式早餐:燒餅油條配香濃豆漿,還有香味十足的蔥蛋餅。(圖/截自食力foodNEXT)

Q:將時間拉長來看,這些年早餐文化有哪些改變?

時代其實是在改變,讓人有點五味雜陳。有時覺得好像有些規則、有些口味慢慢變了,但這個世界本來就在不斷變化它的樣子,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好的進化。

比如說現在有些三明治早餐店,對餐點有更多講究,麵粉用好一點,蔬菜好一點,肉不再是加了大量嫩精從袋子拿出來的,而是一塊好好的豬肉,去拍打、去閹制,好好的煎,用心配上剛烤好的吐司,店面環境也是舒服漂亮。

你會感受到各種改變,有些可能變得不太符合我們的生活習慣,可是有些改變是好的,我就會很喜歡,當然我的希望是並存。

像是這樣手工現做的豆漿店,一代傳一代,一直維繫下去,然後還有一些可能以前太過於追求快速跟便宜而將就的早餐店,也開始有好的進化,兩者能夠並存就蠻好的。

Q:在你心中,什麼是台灣味?

這題目很大,如果要簡到極致的說法,我認為就是原味。

舉例來說,進化的三明治早餐,調整的方向是找更好的食材,用更單純的製程表現它的滋味,換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為什麼滿街都是火鍋店,有人鄙夷地說因為「好做」,但反過來說這些火鍋店的存在,反應了台灣人熱愛吃食材的民族性,我們把食材放在飲食文化裡很重要的位置,就算是在探討火鍋店CP值的人、就算是做法國菜的廚師開的台灣菜餐廳,再談台灣味的時候,關注的都是食材。

所以,對我來說,台灣味就是原味,從食材出發的本色滋味。

因為保有了在地化早餐,保留了料理中「人」的因素,那麼人情味也當然成為台灣早餐的特色了。(圖/食力foodNEXT)
因為保有了在地化早餐,保留了料理中「人」的因素,那麼人情味也當然成為台灣早餐的特色了。(圖/食力foodNEXT)

作者介紹|葉怡蘭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專注於研究飲食文化與趨勢,包括料理、食材、茶、酒等生活美學。歷任生活品味媒體編輯主管,現擁有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PEKOE食品雜貨鋪、怡然生活創意出版部。著有《日日物事》、《日日三餐》、《食‧本味》、《好日好旅行》、《台灣生活滋味》等18本圖書。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圖/截自食力foodNEXT)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圖/截自食力foodNEXT)

【本專題與2020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共同製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什麼才能代表「台灣味」早餐?美食家葉怡蘭:台灣味就是從食材出發的本色滋味!)

責任編輯/陳怡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