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大光環,會變成最致命的武器?他揭台灣教育2大黑暗面:別讓好成績取代了你自己

2020-11-15 15:40

? 人氣

近來,高中校園及大專院校學生墜樓事件頻傳,究竟他們是為了什麼,而選擇走上絕路?(示意圖/公視提供)

近來,高中校園及大專院校學生墜樓事件頻傳,究竟他們是為了什麼,而選擇走上絕路?(示意圖/公視提供)

這個月,高中校園及大專院校學生墜樓事件頻傳,其中不乏明星高中及頂大。我們,不清楚這些悲劇發生的明確原因,也不曉得當事人心中藏著什麼痛苦。然而,歷年來學生因為背負家庭、社會期望所加諸的壓力而產生的心理健康危機,是現下社會,上至教育及衛生相關機構,下至身為家長、師長、同儕,以及我們每個人須投以關注的議題。這類的議題已有諸多的討論,有很多數據,也有很多心理學家的呼籲。因此,這篇角落星將以自身的生命經驗出發做分享,大致分成以下四個部分探討:當事人、父母、主流社會以及後現代的視角作為另一種選擇的可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年輕人,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的夢想、我的興趣、我的潛能,大概是許多高中職至大專院校在生涯課程中會探討的。在各位還是學生的時候,或者此刻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年輕朋友們,你們「把什麼當成自已的夢想呢?」

我想考上台大、政大,任何不要太討厭的科系都好。
我想考上電機系。
清大或交大是我唯一的志願。
我想讀醫學系,如果不能那也希望能進藥學系。
我想讀會計系,將來才能當會計師。
我想當老師,因為我媽也是老師。
我希望擁有好的收入,買一棟房子。
我希望我能到外商公司。

這些,大概是我曾經從身邊聽過的例子。我覺得,這些夢想都很好,重點在於「這個夢想,是誰的?」

在你所談的這些夢想校系、職業裡,有什麼元素是非常吸引你的呢?是那所學校的師資或校園環境?或者是那份職業裡所展現出來的樣貌?你想從事醫療或從事教職,是因為你對「與人接觸」有興趣嗎?

我高中的時候,曾以政治大學為我的第一志願,我特別印下政大的校徽,放在書桌以激勵自已。在指考結束後,政大也被我放在我的夢幻前幾名,好像有填了日文系,以及另外一、二個我現在自已也忘記的科系,總之,那時希望能錄取自已的夢想學校。

後來,我沒有錄取政大,我感到很難過、痛苦、失望,好像人生已經毀了,甚至覺得自已高中這麼努力的三年都白費了,這樣的念頭還擴張到:我覺得我的人生是失敗的。

大學畢業後幾年,我再回去思索這件曾讓我感到很受挫的事,再準備研究所時也把政大的所有科系再看一遍。我發覺:其實政大完全沒有一個系所是我真的非常渴望去讀的。

原來,我的第一志願之所以是某間大學,就只是因為它是名校;我的悲傷是因為我沒達到我所定義的成功。

志願、夢想、理想,不管是什麼都無妨,只要那是你真正渴求的,而不是經由社會堆疊,像是一些商管主流雜誌寫出的那種十大企業愛用校系。

你的父母,有時不是你的父母

由作家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所寫的這部小說所改編成迷你電視劇裡,我們看見處於各種社經地位的父母,都極力地想要掌控孩子的選擇權,將他們的想法加諸在孩子身上,認為自已規畫的那條路,才是世界上最安全、最筆直或最華麗鋪滿玫瑰花瓣的路。

「現在讓你恨沒有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這句話出自<媽媽的遙控器>中一位單親媽媽(紀媽媽,柯素雲飾)對正反抗去補習班的兒子(紀培偉,劉子銓飾)說的話。

劇中可能有許多因素,讓這位媽媽在無意識中以造成孩子痛苦的方式要求孩子接受她的安排。

可能是由於離婚本身,婚姻關係的失落讓她轉而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但我更想探討及聚焦的是這句對白:「現在讓你恨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這戲裡的對白,可能真實地出現在許多人的家庭互動中。

仔細看一看,這樣的一句話,裡頭有著「你」,也有著「我」。

讓我們先把這句子的主詞先框起來:現在讓「你」恨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

其實,這裡頭的「你」,都是在說「我」。

為人父母者,不知不覺把「我」置換成了「你」。

很多父母,可能由於因著其成長時的缺少機會,或者選擇的錯誤,讓他們對於曾經錯失或沒有達成的理想感到耿耿於懷,也許是生涯、也許是婚姻等等。

但是,由於這些選擇通常過於重大,大到大多數人認為一輩子只能做一次選擇,因此再他們做了這個讓他們在往後的人生感到可惜、後悔的決定後,他們認為自已已經沒有選擇了,但孩子還有選擇。

立意良好,我們可以說,這些父母是真心為了孩子好,但不可否認,也有一部分是「錯置」了。

其實,當父母說出「現在讓你恨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時,他們沒覺察到這句話是在對自已說的,對二十年前那個處於迷茫或沒選擇的自已說的:

現在讓你(二十年前的自已)恨沒關係,將來你(二十年前的自已)一定會感謝我(現在的我)的。

父母把自已的缺憾投射到了孩子身上。過去已不可追,重新選擇的代價又太大,只好把這份「沒有完成的失落」轉移到目前正在面臨選擇的孩子身上,好像如果孩子代替自已,踏上了那條當初沒能走上的路,原本的遺憾就可以受到填補。

我記得,有一回高中下課時的晚上,我到爸爸販賣玩具的市集,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現在書讀的好就好,以後才能有穩定的工作,就不用像爸爸一樣這樣四處趕市集擺攤過這麼辛苦的生活了。爸爸以前阿,就是不會想,才沒到企業或工廠好好待著。」

我想, 爸爸的這句話裡,包含了對我很深的期望,同時也包含了對自已選擇的失落。

一直惦記著這段話,努力地進到一家小有規模的企業組織工作,身為單純的受僱者僅須負責自已的業務,薪水會由雇方在特定時間發放下來,的確算是相對穩定的物質生活。

只是,近年的工作生活我過得很不快樂,身心冒出了這多的警訊,我便被迫去思考: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呢?

有許多的年輕人在回首時,會發現原來自已是那麼努力與貼心的希望完成父母的期望;如果這是有意識的選擇,而你也享受其中,那是好事一件;但如果你發現,原來這並不是自已渴望的,反而可能是某部分代替父母去走他們當初沒有選擇的那條路,那或許可以好好停下來思考,把其他更多元的路放進自已的藍圖。

請容我驚悚地說:「你的父母,可能不是你的父母。」

他們其實是自已的父母-那個「年輕時的自已」的父母。

「現在讓你恨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其實是父母在對以前那個年輕的自已說的話,這句話在孩子身上有多少重量,其實也意味著父母本身自已的失落有多深。

你父母的期望,可能是對他們自已的期望。

別讓任何「好東西」取替了你這個人

在人生各個階段與所處的環境脈絡,都存在著某些「好」或「不好」。

在學生時期這個特別需要尋求認同的階段,我們很容易就漸漸地讓這些「讓自已受到認同的好東西」來完全代表了我們這個人的全部價值。

在明星學校,這個好東西,最常見的是「學業表現」。

在這個充滿著競爭焦慮的社會,「被看見」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可以讓我們感覺到自已是有價值的、成功的,而且因而讓我們得到一些「好機會」;然而,一旦我們不小心讓這個「好東西」完全的代表自已,我們便會因著維持這個好東西而情緒起起落落,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也隨著變動。

我記得高中時,因為在進高中的第一次段考就偶然地考了班上的第一名,之後的高一、高二生涯也幾乎在每次的期中考、期末考保持第一名,這個「第一名」竟漸漸變成我的壓力來源。

「萬一,下次不是第一名怎麼辦?」

原本,其實我只是很享受書本的知識,我喜歡國文、歷史、地理,除了課堂上老師所教的,我還會自已上網看更多詳細的資料;或許這樣的積極學習讓我的學業成績能夠在前頭。

然而,當我把熱愛學習的附加價值「第一名」這樣的「好東西」以及隨著而來的肯定,漸漸變成我的主要價值來源,到最後成了我人生的唯一目標、一種不能失去的好東西,我便活得患得患失。

我害怕,如果我從第一名「跌落」出去,我就不再是那個受到老師肯定的我了。

「沒有了第一名,我是誰?」

那是對自我的一種混亂、失序感,當我沒有第一名時,我感覺到我這個人是失敗的、碎掉的、甚至是「壞掉的」。

當一個好學生或乖學生,有時很危險,因為「好」或「乖」的定義來自於所處環境-校園,當你把定義完全交由主流價值去詮譯,很可能就丟失了自已。

有人問,為何那些有明星學校光環的學生會走到自殺呢?他們不是很優秀了嗎?

其實,往往正是因著他們這個「優秀」的「好東西」使這些學生活得痛苦。

當維持優秀變成一種不得不,甚至是被看見、被認同的唯一途徑,這份原本能為自已帶來更多機會的優秀,便成了這個人本身。

當一個學生開始走進這樣的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不是優秀,就是壞掉,那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便相當不穩定。當最極端痛苦的想法「如果我不能優秀,我就沒有價值了」出現時,這個人便可能陷入憂鬱,甚至會產生自殺的意念。

別讓任何的好東西,取代了你這個人,好嗎?

就算那個東西別人都說很好,你自已也覺得很好,都別讓這身外之物完全取代了你本身的價值。

傾聽自已的聲音,選擇一個自已喜歡的位置

其實,不論是個人、父母或以學校系統來看,這三者都是受到更大的脈絡-「主流視角」所影響。學生之所以會那樣決定自已的夢想,父母之所以會認為從前自已的選擇是錯誤的,以及學校的師長如何定義一個好學生,都不出這整體社會價值觀。

我們很難去覺察,有哪些是來自於主流社會帶給我們的?有哪些是來自於我們自已真實的聲音?主流社會的強勢價值觀之強大,讓活在底下的人們很難有勇氣去看見並認可其他樣貌的自已。
在心理諮商中有一支後現代取向的「敘事治療」(註),其哲學觀點是:

其實,不論是個人、父母或以學校系統來看,這三者都是受到更大的脈絡-「主流視角」所影響。學生之所以會那樣決定自已的夢想,父母之所以會認為從前自已的選擇是錯誤的,以及學校的師長如何定義一個好學生,都不出這整體社會價值觀。
我們很難去覺察,有哪些是來自於主流社會帶給我們的?有哪些是來自於我們自已真實的聲音?主流社會的強勢價值觀之強大,讓活在底下的人們很難有勇氣去看見並認可其他樣貌的自已。
在心理諮商中有一支後現代取向的「敘事治療」(註),其哲學觀點是:

「沒有一個絕對的真理適用於每個人。」
「一個人之所以受困,往往不代表是這個人有問題,而是這個人所處的『故事版本』讓他覺得自已是有問題的。」

我們習以為常或信以為真的,那些自已的故事,或者是慣常用來描述自已的方式,往往是基於主流社會的視角。這個視角可能會造成一些人的痛苦,像是如果「保持優秀」、「追求成功」被當作一個學生的真理,而這個學生可能因為所處資源、身心特質等因素的不同,無法完全的融入這個框框,那勢必會有不同程度的挫敗感。
再者,何謂優秀?何謂成功?要具備什麼元素才能符合這些概念?其實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定義,當定義不在單一與絕對,活在其中的人們會感覺更輕鬆、更自在,也更能去欣賞自已不同的姿態。

●「沒有一個絕對的真理適用於每個人。」

●「一個人之所以受困,往往不代表是這個人有問題,而是這個人所處的『故事版本』讓他覺得自已是有問題的。」

我們習以為常或信以為真的,那些自已的故事,或者是慣常用來描述自已的方式,往往是基於主流社會的視角。這個視角可能會造成一些人的痛苦,像是如果「保持優秀」、「追求成功」被當作一個學生的真理,而這個學生可能因為所處資源、身心特質等因素的不同,無法完全的融入這個框框,那勢必會有不同程度的挫敗感。

再者,何謂優秀?何謂成功?要具備什麼元素才能符合這些概念?其實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定義,當定義不在單一與絕對,活在其中的人們會感覺更輕鬆、更自在,也更能去欣賞自已不同的姿態。

如果能夠考上頂尖大學,那很好;但如果沒有,也不代表失敗,可能你的特質更適合放在其他地方被好好看見與欣賞。

●  當你知道每個版本的故事都是真實的,只是視角不同,解讀方式不同,你是否願意用你自已喜歡的方式看待自已現在的樣貌,說自已的故事?

● 當你知道成功的定義是多元的,裡頭可以有不同的元素,放入不同的東西,你是否願意傾聽你內心真實的聲音,去追尋你真正的渴求呢?

年輕的朋友們,成長的路上,已經很辛苦了,適時地讓自已從固有的、被設定好的價值觀中鬆脫出來。

為自已寫出屬於你的獨特故事。

註:敘事取向的諮商哲學,如果有興趣,可以參考諮商心理師黃錦敦《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敘事實踐的十五堂課》一書。

作者介紹|角落星

只是一顆星,角落的星星。 在幽暗中發光。 文字隨行書寫者。 聯絡信箱 islandofdoris@gmail.com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你的夢想不是你的夢想:寫在多起校園墜樓悲劇後)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