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親餵母乳」逼死媽媽!她餵孩子到2歲,道出種種錯誤觀念如何將生育變成惡夢

2017-08-23 08:00

? 人氣

產後憂鬱症的始作俑者是什麼?是母乳政策、母嬰同室、假性單親、缺乏奧援,還是外界壓力?為什麼許多人的答案會是母乳呢?

其實不久前,一支由奶粉商拍攝的「真實母乳媽媽的奮鬥歷程」,在網路上引起許多共鳴與迴響,但細看內容,處處是錯誤的哺乳觀念,導致「母乳最累」的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位朋友告訴我:「我3胎都在月子中心,但完全不同的過程……」

第一胎,她什麼都不懂,在月子中心夜裡寶寶不在身邊,從徒手擠奶到使用擠奶器,不斷衝奶量,結果月子做完,家裡冰箱滿滿的母奶冰棒。安心之餘,寶寶一天卻有一兩餐必須喝冷藏或冷凍奶,才能儲存更多「新冰棒」。

第二胎,奶來得很快,有了第一胎經驗,即使在月子中心也餐餐親餵,但初生寶寶食量不及脹奶速度,只好餵完後再擠一些出來,讓自己稍微舒服一點。結果奶量更多,回到家後冷凍庫依舊爆炸,沒想到寶寶完全不喝冷凍奶,只好全捐出去。

生第三胎前,她知道了全親餵的好處,雖然在月子中心希望半夜能補眠,還是擠奶,但先跟護理師溝通好,等寶寶起床想喝奶時才餵,也不強迫喝的量,所以半夜擠奶時只要擠出寶寶喝的量即可。回家後立刻拋開奶瓶全親餵,並且想喝就喝。餵母奶至今9個多月,比前兩胎都長也更愉快。

這位母親3次不同的哺乳經驗,說明了月子中心的協助母乳措施,能夠影響女性哺乳的方式與感受。

許多媽媽認為護理師或醫師對母乳的概念一定是正確的,會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然而,他們不一定接受過母乳的相關知識與訓練,不適當的哺乳建議,導致「餵奶的辛苦」被「擠奶的辛苦」所取代。寶寶的體重、擠乳量、衝高奶量、規律餵奶等迷思,讓許多媽媽產後還未復原的身體吃盡苦頭。

醫院護士和月子中心護理師叫我一定要排空……
初乳擠了半天就只有幾cc,我是不是沒奶?
我3小時擠奶一次,再花30分鐘洗擠奶器跟消毒,根本沒時間休息。

這大概是許多餵母奶媽媽的心聲吧!

我在家裡親餵孩子,沒有廣告中半夜3點的「擠奶鬧鐘」,寶寶不在嬰兒室,而是躺在我身邊同眠。我並不覺得睡得比較少,雖然睡眠一直中斷,但漸漸的,我感覺到己與寶寶睡眠變得同步,有時他醒來要喝奶前,我就已經醒了,靜靜地等著他用新生兒特有的、彷如幼貓般的哭聲呼喚我。

後來我才從擔任哺乳顧問的朋友那知道,母嬰同睡,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相互影響的,媽媽對寶寶的生理反應較敏感,奶量較充足;對寶寶來說,能夠增加母乳的時間與次數,淺眠時間變得多,深眠時間縮少,也能減少發生呼吸中止的風險。

在我出生的年代,是配方奶廣告最熱烈的時期,大幾歲的姊姊喝了一陣子母奶,輪到80年代出生的哥哥與我,媽媽已經深切相信,配方奶的營養比母乳更多、更豐富。這當然也與當時經濟起飛的時代背景有關,雙薪家庭開始出現,女性有了就職能力,待在家裡哺育幼兒不再是唯一的人生選擇。

我一直記得,媽媽常把只餵我一個月母乳這件事掛在嘴上,那對連續育兒4年又同時工作的她來說,應該是種解脫。

「多餵就有奶」是最殘酷的鼓勵

2011年,台灣產後第一個月總母乳哺育率為87.5%,純母乳哺育率為61.8%%。我生產後堅持嘗試純母乳,媽媽沒有太多意見,其他長輩頂多碎念幾句:「如果喝奶粉就不會這麼黏媽媽了」,「6個月後(一年後)母乳還有營養嗎」,充耳不聞並不難。

我也贊同,母乳對孩子是最好的食物,但並非唯一的食物。餵母乳是一段磨人的生命經驗,餵配方奶更非罪不可赦。只是從何時開始,選擇配方奶竟成了強化媽媽無法以母乳餵飽孩子的挫折。我們是不是該先好好討論,到底哪些錯誤訊息與誤導資訊,讓哺乳變成一場災難?

是不是該從醫院生產、住進月子中心開始說起?

在醫院生產,若非選擇母嬰同室,媽媽住在產後病房、寶寶住在嬰兒室,寶寶哭了被送到病房,或是媽媽拖著疼痛的身體走到嬰兒室(或坐著輪椅)。政府大力推動母乳政策後,護理人員開始鼓吹餵母乳、母嬰同室,但產後初乳哪有來得那麼快呢?量不多也擠不出來,「怎麼沒有奶?」「多餵就有奶」,成了最殘酷的鼓勵。

事實是,懷孕時就已經有初乳。生產後剛開始初乳量不多,嬰兒胃容量也只有約5CC,嬰兒正確含乳時,多吸吮(剛開始一天要哺餵10到12次),是足夠嬰兒所需的,所以親子同室不分離,媽媽隨時可哺餵。可是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以為是和用哺餵配方奶的方式一樣,每4小時才餵一次,夜間要休息,這樣如何能滿足嬰兒的需求?就一直認為媽媽沒有奶,給媽媽帶來許多壓力。

那麼媽媽在生產前好幾個月,就用心預約好的月子中心呢?為了讓身體好好休息,愈來愈多月子中心鼓勵媽媽以電動擠乳器擠乳,省去親餵的時間與辛勞。這往往導致2種狀況,一種是過度催奶,供過於求,離開月子中心時,冰箱也塞滿了奶,媽媽很滿意,但不繼續擠出不行;另一個循環是刺激不足,泌乳量開始減少,媽媽漸漸相信自己沒奶,最後回到家親自育兒時又忙,很快轉成全配方奶。

婦產科醫師陳鈺萍同時也是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醫師,她曾撰文指出,醫學上將「乳汁不足」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前者醫學上有診斷與處置方式,屬於少數,多數人「乳汁不足」是後者,寶寶不一定沒喝飽,母親身體也持續泌乳中,但因為缺乏足夠哺育知識與支持,讓媽媽對自己的泌乳能力沒信心。

最常見的幾個原因包括,醫護人員對新生兒生理性脫水可接受程度不一(出生後第3到5天體重會比剛出生時減少5–10%,約7到10天恢復出生時體重),要求媽媽補配方奶增加體重;第二就是新生兒有黃疸問題必須短暫住院,媽媽只能選擇擠乳瓶餵或是改配方奶。餵母乳或配方奶看似由媽媽決定,其實各種醫療處置無形中已限縮選擇的空間。

產前教育應增加哺乳知識

離開醫院和月子中心後,媽媽遇到的是家庭與社會問題。多數女性都是職業婦女的狀態下,帶著寶寶回到家後,除了把握最後一個月親密相處的時光,也開始焦慮之後怎麼辦?

若要交給保母或長輩照顧,勢必要開始擠乳衝奶量,塞滿冷凍庫才覺得安心,也要讓寶寶及早適應瓶餵,有時甚至是長輩直接開口要求:「不要讓我們不好帶小孩。」

另一種我察覺到的焦慮是,女性亟欲重建生產前的生活秩序與品質。愈來愈多媽媽傾心於「規律育兒」,希望孩子固定吃、吃得好,不用哄放在小床就可自行入睡。好多育兒書寫著,別讓孩子控制你的生活,要讓新生兒適應家庭原本作息,而非全家為了寶寶改變作息。

對於這樣的論點我不置可否,因為新生兒的生理需求、情緒表達異於多數人,非常明顯,也許有些孩子適用,但不是每個孩子睡前用配方奶「催到飽」,半夜就沒有任何安撫需求。

還有幾位同齡朋友堅持,絕對不親餵,因為太浪費時間,一掛奶就要耗費半小時,讓電動擠乳器咻咻地運作,不但知道奶量多少,也可以交由家人瓶餵。這個選擇聽起來真的很聰明,餵母奶的白天或夜裡,我除了把臉書動態牆看了又看、追完一堆線上漫畫外,真的什麼事也做不了。

親餵、擠乳、配方奶,到底該怎麼選擇,實在無法被評斷。可以確定的是,不需要製作成本高昂的廣告提醒女性哺乳有多辛苦,我們的產前教育根本缺乏正確的哺乳知識,只是一直交代湯湯水水,卻沒說明餵奶會花上3、40分鐘也很正常,讓即便是全職媽媽也選擇母乳瓶餵。

我們需要的是,婦產科醫護人員與月子中心護理師協助增進母乳知識,讓整個家庭(不只是產婦)在產前教育即能做好準備,產後也能得到正確的協助。

我非常幸運,寶寶一出生就很會吸吮,母乳之路十分順暢。在家坐月子的第1個月,全親餵母乳也能加速子宮收縮,減少很多產後不適;第2個月後,考慮到偶爾會交由家人照顧,我開始一天有一餐練習瓶餵(母乳擠出),冰箱也開始固定出現一罐預備母乳,但不超過兩罐,一來是我沒能力多擠,二來覺得有新鮮的奶,何必吃冷凍品呢?

但寶寶3個月後開始抗拒瓶餵,讓偶爾必須外出工作的我煩惱不已。直到滿4個月可以吃副食品時,立刻搭配米麩,減少瓶餵母乳的壓力,外出時我就用手在廁所擠掉脹奶,也不必帶著擠乳器和保冷袋。

只有餵過母乳的媽媽才懂,乳房變成食物源而非性感源的生命轉折。當幾個月大的寶寶看著我走來走去時,我就感覺到他好像是看著會走動的鹹酥雞。還有奶水多比胸部大更重要的真理(手比愛心)。

有趣的是,原本就豐滿的女生比較會為罩杯激升而苦惱,原本就小胸的人卻不會因此變大,奇怪哩!這時我還不知道斷奶後胸部會又扁又沒彈性,上帝你可以再不公平一點。

我一直沒有急著斷奶,寶寶1歲、2歲,親餵母乳的頻率少了,但哺乳時間沒有縮短,我知道寶寶對母乳的需求不再是飽食,而是享受那份無可取代的親暱感。

現在兒子3歲半了,偶爾還是會央求我:「喝一口奶奶好嗎?」我會像1、2年前那樣,將他橫抱在懷裡,讓他吸吮乳房幾下,他總是說:「好溫暖喔!」我想不只是肌膚接觸的溫度,他的心裡也一樣暖洋洋吧。

補充:配方奶與黃疸

陳鈺萍醫師在〈坐月子機構化所產生的「數字迷思」〉文章裡提到,新生兒在出生後的第2至3天,開始有生理性黃疸。形成黃疸的「膽紅素」,是寶寶體內紅血球代謝過程的產物,經肝臟處理後,隨著寶寶的糞便排出。

膽紅素在寶寶身體裡遊走,也會沉積在皮膚底下。遊走的膽紅素會與身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結合,將其帶出體外;而沉積在皮膚底下的,是寶寶天然的「防晒乳」,幫助尚未成熟的皮膚抵抗紫外線的傷害。

以配方奶為嬰幼兒餵食典範的年代,寶寶不太容易有黃疸,大家不去探究為何喝配方奶較不容易有黃疸,是不是餵食配方奶的寶寶,缺少了什麼「正常」該有的身體代謝功能。反而用餵了配方奶重新導向的「不黃」身體為標準,「正常」的生理性黃疸開始被視為「不正常」。

而依著這「不黃」身體立下的照光標準,寶寶黃疸數值較高,醫療上的常規是要照光讓其恢復「正常」,另一個常被提出的建議,就是改餵配方奶。

當然醫學上還是有病理性黃疸,需要積極治療的情況。但通常寶寶能出院隨著媽媽住進月子中心,幾乎都是生理性黃疸,或是餵食不足的黃疸,黃疸數值尚在可接受的範圍,否則醫院「不會放人」。

作者介紹│諶淑婷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偶爾在從小長大的社區賣菜。育有一兒一狗三貓,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個人網站「喵的打字房」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本事出版《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原標題:母乳最累?)
封面圖片為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MIKI Yoshihito@flickr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