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36個問題,竟容易讓人墜入愛河!一場心理學研究揭開驚人真相

2020-11-20 10:03

? 人氣

提出開放且誠實的問題很難,因為多數人問的問題,其實是偽裝過後的建議或評斷。例如,「你考慮過接受治療嗎?」和「你為什麼不跟他離婚?」都不是開放且誠實的問題。開放、誠實的問題不會隱藏修復、挽救、建議或糾正的目的,「於是我們喜歡做的事都不能做。」巴默爾坦言。但要對問題有根本的理解,問開放且誠實的問題有其必要。那才能讓人說出自己的故事、表達實際的想法、找出內在的資源,從中發掘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並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假設你的兒子或女兒上完足球課之後,一跳上車就說:「我討厭上足球課。我再也不去了。我放棄。」家長聽到這種話都會不高興,可能會回說:「怎麼可以放棄?你的團隊精神到哪裡去了?」或是「我的天啊,怎麼回事?我要打電話給教練!」或「你餓了嗎?我們去吃東西。吃飽你就好多了。」以上都不是傾聽的表現。逼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像在質問。要他們別這麼想是忽略他們的感受。改變話題只會火上加油。小孩跟我們一樣,都想要被傾聽。試著詢問:「你一直都這麼覺得嗎?」或「你說放棄是什麼意思?」把孩子的話看作對話的邀請,而非要你解決或煩惱的事。

同理,當事人往往已經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只要傾聽,就能幫助他們想通最好的處理方式,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范德比爾大學的研究發現,母親不用幫忙也毋須批評,只要傾聽孩子解釋圖形辨識的答案,就能顯著提升孩子日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比孩子對自己解釋答案,或在腦中一再重複答案的效果更好。更早的研究顯示,大人身旁若有一個專注的傾聽者,想出的答案會比獨自思考更詳盡、更多樣、論據更充分。

無論對象是小孩、伴侶、朋友、同事,或是想找你討論私人問題的員工,你若能提出開放且誠實的問題,並認真傾聽對方的答案,這就等於在傳達「我想聽你怎麼說」或「你的感受是合理的」訊息若是急著解決問題、提出建議、糾正別人或轉移話題,就是在傳達對方沒有能力解決問題的訊息:「沒有我,你不會想到這個方法。」也等於在告訴對方:「我們的關係裡沒有坦誠相對的空間。」相反地,提出問題並認真傾聽答案,對方或許會反過來問你問題,從你的經驗中獲益。這也無妨。如此一來,你就能名正言順思考你對問題的看法,然後提出你的建議或給予對方安慰。這同時表示,你分享的故事和感受真的對他人有益且切中問題。

茱莉.梅澤爾(Julie Metzger)是西雅圖的合格護理師,專長是鼓勵父母和青少年傾聽彼此說話。她的熱情深具感染力。她創立的非營利組織「正向對話」(Great Conversations),近三十年來在太平洋西北地區開課、辦演講,幫助青春期和前青春期的小孩跟父母討論性和「其他關於長大的話題」。儘管這類話題讓人臉紅,她的班級人數仍然爆滿。部分原因是梅澤爾的幽默感(把衛生棉黏在毛衣上演講讓她聲名大噪),但也因為她很擅長指出家人互動的盲點,尤其是提出的問題多半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而不是為了聯繫彼此的感情。

想想小孩放學回到家後,你可能會連珠砲似地問一串問題:「學校還好嗎?」「吃過了沒?」「有回家功課嗎?」「法文考得怎麼樣?」「便當盒有帶回家嗎?」同樣地,另一半回到家,你可能會問:「工作如何?」「提案完成了嗎?」「禮拜五想請莫瑞夫婦來家裡吃晚餐嗎?」「你去拿乾洗了嗎?」聽起來很親切、關心他人又充滿好奇,但梅澤爾說:「實際上,你在逐一核對清單,確定事情是否完成,接下來又該做什麼。這不是真正的對話,也不是傾聽。」

這並不是說不該問實際的問題。當然要問。只不過當你問的問題僅限於這一類時,關係就會生變。公開、誠實且探索式的問題,以及問這類問題的先決條件—真心的好奇和認真的傾聽,不只能讓你更瞭解他人的想法,也是親密關係的基礎。問題可以只是簡單的「你今天學了什麼?」或是「今天你最開心和最不開心的事是什麼?」

愈加認識並瞭解一個人的來歷,你會覺得跟對方愈加親近,無論對方是心愛的人或陌生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心理學教授亞瑟.艾隆(Arthur Aron)把兩個互不相識的學生分成一組,讓他們互問對方三十六個無所不包的問題。例如:

• 打電話之前,你會先想要說什麼嗎?為什麼?

• 對你而言,什麼才算「完美」的一天?

• 你上一次唱歌給自己聽是什麼時候?唱給別人聽呢?

• 如果你可以活到九十歲,後面六十年能保有三十歲的頭腦或身體,你會選擇頭腦還是身體?

經過相互的傾聽練習之後,配成一對的陌生人表示跟對方產生強烈的親密感,更勝配成一對一同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人。實驗中甚至有兩對後來結為夫妻。這份研究二十多年前發表時乏人問津,二○一五年《紐約時報》刊登的〈如何跟任何人墜入愛河〉(To Fall in Love with Anyone, Do This)這篇文章讓它重新出土,獲得廣大的回響。艾隆的問題後來被改為「讓人墜入愛河的三十六個問題」,並在網路上瘋傳,不斷有人用它來點燃新戀情和重溫舊戀情。

擅長傾聽的人通常也擅長發問。問問題讓人更專心聆聽,反之亦然,因為要先傾聽才問得出恰當與貼切的問題,問完之後也必須認真傾聽對方的答案。再者,真心好奇和坦承直率的問題會讓對話更有意義、更具啟發性,甚至還能避免誤解。反過來說,這也讓敘事更有趣、更動人,甚至讓人更設身處地替人著想,真誠穩固的關係就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

要跟人產生有意義的交流,進一步建立關係,一定要樂於傾聽他人的故事,包括對方的出身、夢想、工作經歷,甚至他們為什麼害怕小圓點。愛,不就是傾聽他人的故事,並希望成為他人不斷展開的故事的一部分嗎?所有關係也一樣,無論是戀愛關係或柏拉圖式的關係。而聽陌生人說話,或許是你能做的最友善也最慷慨的一件事。

認真傾聽,在對話中給予支持型而非轉移型回應,可以收集到許多故事,就像在收集郵票、貝殼或硬幣。這樣的人所給的回應,在對話中更容易引起他人的興趣。我遇過最健談、說話最有趣的人,都是最敏銳的發問者和最認真的傾聽者。本書中提到的傾聽大師,無論具名與否,他們說的故事都讓我深深著迷。部分由於他們收集了各式各樣的題材,此外他們似乎有意或無意中學會了抓住他人注意力的口氣、語調、停頓、抑揚頓挫和表達方式。

包括湯姆.伍爾夫(Tom Wolfe)、約翰.麥菲(John McPhee)、理察.普萊斯(Richard Price)和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在內的知名作家都說過,傾聽是他們創作的靈魂。普立茲獎得主伊麗莎白.斯特勞特(Elizabeth Strout)接受訪談時表示:「我終其一生都在傾聽。只是不斷地傾聽、傾聽、傾聽。」她的小說《波吉斯兄弟》(The Burgess Boys)中的吉姆.波吉斯說:「人一直都在告訴你他們是誰。」斯特勞特說她很喜歡這句話,因為人確實是一直在這麼做,往往不由自主。「如果你仔細聽,真的可以得知他人的很多事。」她說:「我只是覺得一般人不會那麼認真聽。」

我們一生中收集的故事決定我們是誰,也是構築現實世界的鷹架。家人、朋友和同事都有讓彼此緊緊相繫的故事,對手和敵人則有讓彼此保持距離的故事。人的傳說、軼事、真真假假的傳聞、低估或誇大的說法充斥在我們四周。傾聽幫助我們分辨真假,深入瞭解各種複雜的狀況和在生命中遇到的各種人。藉由傾聽,我們得到收集資訊、建立連結的入場券,無論置身於哪一個社交圈。

作者介紹|凱特‧墨菲(Kate Murphy)

記者,報導散見於《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法新社》及《德州月刊》,目前定居於德州休士頓。她寫的文章兼容並蓄,流傳甚廣,題材包羅萬象,舉凡健康、科技、科學、設計、技術、航空、商業、金融、時尚、餐飲、旅行和房地產,應有盡有。她擅長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解釋複雜難懂的題材,特別是人類互動背後的科學原理,幫助讀者瞭解人類行為的由來。此外,她也擁有商業飛行執照,受託前往偏遠地區報導時,即能派上用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塊文化《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