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壓抑你的負面情緒!心理研究:多愁善感的人其實身心比較健康

2020-10-28 15:26

? 人氣

我們也會在心裡對自己的形象有一些特定的期待:我們可能希望自己是溫柔的、自信的、心胸寬廣的。因此,當我們認為與自己人設不符的情緒出現時,我們會質疑,甚至責怪自己為什麼不能控制、消除這些情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被強調樂觀和正能量的價值觀綁架

生活中,我們總被教導要多些正能量,少些消極負面的情緒,稱讚臉上掛著笑容,無論何時都充滿希望的人。當一個人遇到挫折的時候,他會被勸說要樂觀點。

因此,很多人抱持著樂觀積極才值得被鼓勵、接納,太頹喪則招人厭棄的誤解。事實上,悲觀和樂觀只是人們面對人生的不可預測性時,採取的不同動機取向,各有優勢,沒有好壞之分。

什麼樣的負面情緒是沒有意義,應當警覺的

社會學家伊莉莎白.伯恩斯坦(Elizabeth Bernstein)將不存在積極面的「負面情緒」稱為「空洞情緒」(empty emotions)。其中,最典型的兩種是「無望感」和「無價值感」。

1、無望感(hopelessness)

無望感,顧名思義,是染上濃郁絕望的情緒,不是基於某個具體的情境,或某段特定的時期,而涉及對整個未來的消極預期。

人之所以能夠且願意付出努力改變生活,是因行為會產生特定結果的信念,掌握其中的連結,可以讓我們在未來透過行為達成目標。因此,希望感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

可如果這個信念遭到破壞,我們就會失去控制感,產生怎麼努力也沒用,希望不會實現的預期。如此一來,我們可能會放棄採取行動。更糟糕的是,放棄嘗試和努力,可能導致我們的預期成真,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有種與無望感密切相關的行為叫「習得性無助」—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惡果,卻選擇相信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習得性無助就是在無望感的籠罩下,讓人一事無成的魔鬼。

2、無價值感(worthlessness)

無價值感是一種自挫性的情緒,源於沒完沒了的自我批評,認為自我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被這種情緒困擾的人可能因為無法看到、認可自身價值,而不由自主地追逐財富、權力、名望這些普遍被認可的外在事物。

然而,即使他們擁有了這些,內心依然是空虛的,僅憑這些世俗定義的「價值」,無法填補自我的「無價值感」。

同時,陷於無價值感中的人可能透過取悅他人、獲得他人認可,找到存在的意義。但這種脆弱的價值感,完全建立於他人的評價和回饋,著實不堪一擊。廣受討論的「討好型人格」就與無價值感息息相關。

這無疑是令人痛苦的情緒,使一切努力認可自己的行為都顯得徒勞,讓人迷茫且空虛,似乎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