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3孩子過動、焦慮、想自殺…有精神疾病時怎麼辦?藥物治療前,先檢視這件事

2017-10-11 07:20

? 人氣

當人無法用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時,就必須訴諸激烈的方法,像是暴力行為、暴飲暴食、自殘,或者是使用酒精或是毒品來麻痺自己的情緒。畢竟,這些是他們知道唯一有效的自我調節方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三分之一的孩子有精神疾病」,這個研究告訴我們重要的訊息─不管是父母或是學校,我們必須重視孩子需要什麼。孩子需要學習自我調節、需要能夠感受到被理解與被支持、需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連結。要處理真正的問題,就必須從家庭和學校開始改變,讓孩子在家庭與學校中學習到這些技能。

改變,從家庭和學校做起

如果父母和老師能夠理解孩子所呈現出來的行為是在傳達他們無法自我調節,那麼,父母與老師更是要花時間讓孩子練習如何管理自己的內心世界,像是教孩子如何覺察情緒和身體感受、辨認感覺、以及教孩子如何用健康的方式自我調節。

不只是家庭,學校也必須融入課程幫助孩子學習自我調節以及辨認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感覺,因為這些技巧就和國語、英文、數學一樣重要。美國有許多學校已經開始融入「覺察」(Mindfulness),讓孩子花時間感受自己有哪些情緒與身體感受,並且加入瑜珈、律動、深呼吸來幫助孩子自我調節。

不僅如此,孩子還需要充足的體育課與下課時間。研究顯示,比起動得較少的孩子,動得多的孩子有較高的專注力、較快的認知處理能力、考試表現也較好。而下課的遊玩時間則可以讓孩子發展社交技巧、創造力、以及練習與他人合作與溝通。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童一天要有至少六十分鐘的肢體活動時間,但是,有許多學校因為太強調學科而縮減這些對孩子身心發展重要的活動,甚至也有老師會以「不准下課」來懲罰孩子。

人是群體的動物,每個孩子都需要能夠感受到安全,並且與他人形成有意義的連結。但是,當現在的學校與家庭只重視孩子的成績表現時,孩子變得整天都在讀書考試,而失去了與他人互動相處的機會。

范德寇醫師強調,如果要孩子能夠有良好的身心健康,學校最不應該縮減的就是體育課、下課時間、合唱團、社團、球隊…等等,這些能讓孩子玩樂遊戲,以及和人連結的時間。

充足的體育課與下課時間,讓孩子發展社交技巧、創造力、以及練習與他人合作與溝通。(圖/Taro Taylor@flickr)
充足的體育課與下課時間,讓孩子發展社交技巧、創造力、以及練習與他人合作與溝通。(圖/Taro Taylor@flickr

當這個研究告訴我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無法用健康的方式調節情緒困擾時,我們更應該檢視現在家庭與學校提供給孩子的環境,有符合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需求嗎?

有值得信賴的大人,孩子就有復原力

范德寇醫師提到,一個人是否「在與他人相處時能感受到安全」,是最重要的心理健康定義。

孩子要與他人形成安全的連結,來自被傾聽與被看見,以及去傾聽和去看見他人。所以,當你看到報導斗大的標題寫著「三分之一的孩子有精神疾病」時,請先不要急著帶孩子去吃藥,請你先停下來想一想,平常你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聊聊天,了解他現在有哪些挫折嗎?孩子有感受到你的支持嗎,還是他感受到父母只在乎成績?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會來找你嗎,還是因為害怕會被你責罵所以更不敢求助?你有同理接納孩子的每一種情緒嗎?你有讓孩子有機會練習用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嗎?

童年負面經驗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普遍,在美國,數據預測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童年時期被性侵害,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童年時期受到父母暴力對待,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有酒癮問題,有八分之一的人目睹了媽媽被家暴。不只這些童年創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可能碰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與壓力,像是考試升學、與朋友吵架、失戀…等等。

孩子遇到困境時有沒有足夠的復原力來面對,來自於孩子身邊有沒有良好的支持系統,以及生命中有沒有一位大人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與被了解。這個研究提醒了我們,父母和老師更要當孩子生命中值得信賴的人,讓孩子感受到被信任與支持,以及學習如何自我調節,這樣才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留佩萱(原標題:「三分之一的孩子有精神疾病?」──家長該做什麼?)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