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您的夢想是什麼?別把子女當人生全部,專家:父母有夢想才能好好栽培孩子

2017-10-11 07:20

? 人氣

媽媽們對子女說:「要有夢想」,試問那些媽媽您的夢想是什麼?要是媽媽沒有夢想,卻叫孩子擁有夢想,孩子將會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孩子看著父母的人生,會不自覺地跟著效法,孩子成長的過程雖然會遇到諸多指導者,但是父母的影響力還是最大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向媽媽們詢問夢想是什麼?大部分的媽媽們都會回答:「因為要做家事、照顧孩子,所以沒有時間想這些。」並非是要你立即實現偉大的夢想,思考一下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為了實現它,一天抽出兩個小時,十年後一定會跟沒這樣做的人有明顯差異。

不管我們享用什麼樣的料理,自己沒先試做看看,就向他人說明這料理是怎麼做的,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樣地,媽媽不試著去找尋自己喜歡什麼、自己的才能是什麼,就無法好好地替孩子找尋他的才能,因此為了幫助孩子找尋才能,思索自身的夢想也是有必要的。

要是沒有夢想,便無法實現夢想

擁有全世界超過250間飯店的希爾頓飯店創辦人-康拉德希爾頓,最初是因家境貧困到飯店從事服務生工作,他的兒子曾向他提問:「爸,我認識很多為了圓夢陷入苦惱的朋友,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成功,有沒有實現夢想的辦法呢?」

針對兒子的提問,康拉德回覆:「我不曾忘記夢想也不想忘記它,假如我失去夢想變成遺失夢想的人,我將無法獲得今日的成就,要想成就大事業,就得懷抱巨大的夢想。」

有夢想、毫無夢想的人,兩者間會形成莫大的差異,他說:「夢想藍圖越大,競爭者就會減少,請持有更大的夢想藍圖吧!要是沒有熱情,就會出現倦怠與失敗,請抱持更大的熱情吧!」年輕的康拉德在書桌前,會放置最大、最華麗的飯店照片,每當他有空閒時間,便會看那張照片,並且想著自己的夢想。

(圖/ajari@flickr)
夢想藍圖越大,實踐的可能更大。(圖/ajari@flickr)

1807年德國的大學教授費希特,在柏林大學做的「告訴德國人民」演講是非常有名的,當時拿破崙軍隊占領德國後,在政治、經濟方面處於難以言喻的困境,費希特在演講上做了這樣的主張「在絕望的時代中,比起蓋幾間工廠拯救經濟,更重要的是精神與『夢想』。」

只要有夢想就會產生希望,只要有希望,無論處在哪種逆境都能再次振作起來

美國有位被稱作「國民畫家」的摩西奶奶,到了76歲仍舊務農且養育10個孩子,是位平凡的家庭主婦,她到了77歲的時候因為關節炎而無法下田工作,於是開始畫畫。

起初她照著明信片的圖畫去描繪,但不久後開始畫鄉村風景,到了80歲舉行個人畫展。在她90歲的那一年,從哈瑞杜魯門總統手上獲得「女性記者俱樂部獎」,在她92歲的時候則出版《My life history》這本書,納爾遜洛克斐勒紐約州州長,甚至在她100歲生日那天訂為「摩西奶奶節」,據說在她過世前,留下了1600件以上的作品。

我們的父母在那年代,光是養家活口就忙得不可開交了,根本沒有閒暇時間去煩惱我們的未來,他們忙碌地度過40-50歲之後,不知不覺之間已經60歲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現今我們的父母隨著年齡增長,似乎變得更加依賴子女,將自己的人生跟子女的人生劃上等號。

子女發展順利,父母就會覺得自己很順利;子女不順遂,父母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變得好悽慘。在我們父母那年代,無可奈何地認為子女是人生的全部,但現在的我們,就算上了年紀也要活出自我,這才是最重要的。

學習永遠不嫌晚,現在是終生學習的時代

在學習無止境的現今世代,40、50歲的人要是沒有想學的東西,就要認真地檢視自己的後半輩子,因為日後還有30-40年要過,說不定未來要過的日子還更長,如果找不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是件多麼悲哀的事?

如果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只會看電視劇、電視購物、線上購物或上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話,我們的頭腦就會退化,身體與心靈也只會急遽衰退。

小時候我們總羨慕大人能逃脫念書與考試的壓力,想要享受大人的自由,但是疏不知大人得守護家庭、養育孩子、照顧父母親、承擔家計等...他們身負孩子們無法想像的重責大任,所以大人有時也會羨慕孩子的自由。

(圖/pakutaso)
學習永遠不嫌晚,豐富自己的人生,朝夢想前進。(圖/pakutaso)

這個情況到了50歲以後,會逐漸地擺脫這樣的負擔,雖然仍然要照顧子女與父母,但是至少有私人時間,能夠找尋自己想做的事,這是非常珍貴的機會,既不是要賺大錢、不需費心思在養兒育女上,而是開始為了擁有自己人生的時間而活。

倘若在這樣的機會下,你什麼都不做,只是一味地讓時間流逝,之後應該會覺得空虛又後悔吧?

現在是終生學習的時代」這句話從很早以前就有聽過,我們只用學生時代學到的知識活到現在,但是社會發展急遽變化,新資訊多到氾濫,我們該在自己未來的人生裡,多充實自己的生命。

舉例來說,現在許多社區大學都會開許多課程,課程內容也相當豐富,例如游泳、瑜珈、健身、桌球、高爾夫球、有氧運動、階梯有氧運動、編織、書法、水彩畫、歷史課、人文學、引導課程、歌唱課、吉他課、料理課等...每個月都會開十種以上的課程呢!

想要替孩子發掘才能,父母就得先努力找尋自己擅長的事,媽媽有夢想且朝著夢想前進的話,才能好好地栽培孩子。

立刻去自己居住區域的社區大學,詢問開了哪些課程,選擇不會造成自己負擔的課程報名吧!比起空想著十件事的人,實踐一件事的人所獲得的更多,要求孩子做某事之前,媽媽先帶頭執行吧!

作者簡介|鄭銀慶(정은경)

國際級英語講師和指引教練。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取得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TESOL),是位國際級英語講師,教學過程中她思考著該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呢?於是開始積極學習教練式引導法,成為韓國教練協會認證的指引教練(KPC)。

指引教練是指能讓個人、家庭、企業有正面改變及成長的引導工作。教練的工作就是透過「提問」,和目標對象進行「對話」,幫助他們找到目標,協助他們正向成長。

她將引導教練的引導方式,運用在親子教育上,以「提問、傾聽、同理、鼓勵」來引導,藉此提升孩子的主動思考力,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目標與方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橙實文化《1天10分鐘!神奇の教練媽媽教養術:拒絕親子間的情緒勒索,用「提問」取代「嘮叨」的引導式教養法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