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千年前吃起來超像羊屎!商家一個改變,意外讓它成為熱銷商品…揭巧克力稱霸甜食界的真相

2020-10-16 09:00

? 人氣

所以,在某個程度上,吸毒上癮者也是如此。一九一九年,紐約市的藥物治療診所為街頭成癮者註冊登錄一個漸進式的排毒計畫,診所的醫師發現,成癮者對一般食物胃口不佳,但對糖果卻狼吞虎嚥,「尤其是花生巧克力棒。成癮者們都很喜歡這些東西,你若提供給他們,從未被拒絕過。」這聽起來很像替代使用——用一種藥物取代另一種,兩者都會影響類鴉片受器。又或者它顯示的是一種同時併用,因為許多成癮者會使出各種伎倆,企圖避免或延遲減少他們毒品的劑量。他們將嗎啡或海洛因和加糖的巧克力一起享用,因為甜食會增強毒品的功效,反之亦然。此外,糖與毒品的混合使用並不僅限於成癮者。一九一○年,德國的健康官員就曾抱怨,有些商家會販賣裹著嗎啡的糖果,將之與打了折扣的嗎啡注射劑放在一起,「給神經脆弱的病患」這種糖果通常以兩種形式出現:夾心糖和杏仁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人們並不會把糖果商與毒販、走私酒精者聯想在一起,假使有人想給吉百利或賀喜貼標籤,應該會認為他們是開明的企業家,但後見之明往往突顯了歷史的矛盾之處。對糖的大眾消費是個比較嚴峻的例子:一九○三年,當賀喜賓州工廠的外牆開始構築起來時,美國每年消費的外加糖分是每人五十磅,到二○○三年時,這個數字已雙倍成長,每三名成年美國民眾裡,就有兩人體重過重。

作者介紹|大衛.柯特萊特David T. Courtwright

 美國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歷史學教授,著作包括《暴力之地:從邊境到內地城市的單身男人與社會失序》(Violent Land: Single Men and Social Disorder from the Frontier to the Inner City)、《黑暗樂園:美國鴉片毒癮的歷史》(Dark Paradise : A History of Opiate Addiction in America)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立緒文化《成癮時代:壞習慣如何變成大生意》(原標題:甜味所帶來的樂趣)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