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和在中國,同樣倡導「簡約生活」的無印良品為什麼那麼不一樣?

2017-08-09 12:09

? 人氣

Café&Meal MUJI也是近年來積極發展的新型態生意。(圖/MUJI 無印良品生活研究所@Facebook) 
Café&Meal MUJI也是近年來積極發展的新型態生意。(圖/MUJI 無印良品生活研究所@Facebook)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增長可能變慢,無印良品拿出了新業態來刺激消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配合新業態,2016 年9月1日,無印良品成立了一個名為「新規事業部」的新部門,主要是負責Café & Meal MUJI 和MUJI HOTEL——足以證明新業態的重要性

新業態表面上是出售服務,其實還是起到展示商品和形象的作用。開餐廳是為了兜售餐具和食品,而酒店可能是想來刺激家居品類的消費需求。如果你知道無印良品中國總經理山本直幸曾提​​到未來的銷售目標將側重於家具和食品,那麼對於它在增開餐廳,籌備酒店的舉措,就不會感到奇怪。

無印良品其實很清楚中國市場的複雜性和層級:一線城市和沿海地區和二線三線城市有著不同的消費力和消費習慣。松崎曉在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曾透露未來要在中國「主要大城市」開大店,在周邊城市開小型店鋪。這跟Uniqlo在二三線城市也有1000-2000平方公尺兩層樓的大店策略不一樣。

它計劃著從消費力更高的地方來引導二三線城市。無印良品在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可能是經常會去一線城市出差,特意去嘗試無印良品的餐廳,對潮流和品牌敏感,通曉一線城市或者國外生活方式,還會感嘆「可惜自己所在的城市沒有宜家」的那些人。

4. 深入中國,開拓國際市場

曾經被富比士評為「全球最佳中型企業」的良品計畫,似乎是不滿足於中型的體量的。它在進一步全球化,增加規模的同時,深入中國是他們開拓國際市場的驅動力。

不過危機也在逼近野心勃勃的無印良品,之前因為理念、調性和產品稀缺性帶來的品牌溢價正在消失

原因主要有三點:其一是無印良品本身的擴張稀釋了這種稀缺性,但只要市場足夠大,這一點其實不足為慮;其次是無印良品商品品類的迭代速度並不快,因為理念和調性的限制,服裝似乎總是讓人感覺似曾相識,而家居類則是極少增加SKU;第三點最為重要,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選擇和認知迅速增加,和日本本土一樣,可以取代無印良品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我以前每次看到MUJI那些餐具都挪不開腿,也許是因為現在極簡原木風流行起來了,這類產品很多地方都有賣,感覺MUJI買這些性價比就不夠高了,以後也就不會執著於一家購買了。」 大眾點評上一個網友這樣說。

在北京工作的Nina 也覺得無印良品跟五六年前她剛接觸時「變得更稀鬆平常了」。她覺得原因是「對照其他牌子來講,類似(MUJI)這樣的起來了,並不代表它自己本身有變差。」

有意思的是,兩個無印良品,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卻是相似的。

無印良品在日本2000 年前後曾經陷入虧損,同店銷售連續四個季度在下降,股價下跌;還因為大創百元店的模仿,業績受到影響。當時它依靠關閉經營不善的店鋪,縮短推新周期以及和山本耀司合作提高產品力才轉危為安。

如何在擴張的同時維持自己品牌溢價?如何跟低價的對手競爭?無印良品在中國又遇到了多年前在日本曾經面對的難題。

不過最大的區別是,現在中國的無印良品不是日本的無印良品。中國的消費者也不是日本消費者。

(據被訪者要求,薛禾、Nina、鍾燕以及Clement 為化名)

文/董芷菲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好奇心日報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