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日常生活的美好?專家:只要這樣做,不管走到哪都能點石成「藝術品」

2020-10-13 07:30

? 人氣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您愛怎麼偷就怎麼偷,我們將向您收錢。「博博物館館」的展覽目錄解釋:「這件展覽品便是一位資本家處理犯罪的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卡爾曼擁有過人的觀看能力,日常的零碎物品因此能帶來引發共鳴的感受。卡爾曼不諱言自己在這方面其實受到父母的影響:他的父母是設計師蒂博爾.卡爾曼(Tibor Kalman)與藝術家瑪拉.卡爾曼(Maira Kalman)。「每個家庭都有母語,一種在家說的語言。」他指出:「我很幸運,我家的母語是『看』。我被養大的方式是到處看。」

在卡爾曼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讓他發現平凡事物中的驚奇,例如他還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家時,有人正在他們家的客廳,用「不可思議的精準度」裝設一組洋蔥圈—那種你用油膩膩的湯匙挖著吃的食物。他的父母顯然判定洋蔥圈值得嚴肅看待。簡單來講,卡爾曼說「自己一生都在仔細觀看」,「尋找著事物中的人性、幽默與荒謬。」

這樣的教養方式讓卡爾曼得以解構汽車旅館的牌子:那個陪襯用的小東西透露出複雜的思考,涉及財務安全與獲利的動機,用迎賓的親切語言遏止犯罪。卡爾曼希望「提醒我們,我們真的應該充滿好奇心,好好四處看看,不要把周遭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他說:「你可以對捲筒衛生紙、咖啡杯蓋或洋蔥圈產生好奇,並且找到樂趣。」想著:「或許這就跟社會政治報導給我們下的標籤一樣,深深定義著我們是誰。」

「這就是小中見大。」

從「是」改成「可以是」

心理學家與作家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寫過一篇文章,試圖拓展一般對於正念的看法。他提到一種稱作「條件式思考」(conditional thinking)的思維模式,也就是「按照條件來思考,不把事情當成絕對如何如何」。格蘭特舉了一個實驗當例子:受試者拿到幾樣物品,實驗任務是修正寫錯的鉛筆字。兩組人拿到的東西是一樣的,但其中一組拿到的物品描述較精確,如「這是一條橡皮筋」。另一組人則拿到稍稍不同的描述,較模糊,如「這可以是一條橡皮筋」。

格蘭特解釋,第二組的人因此被悄悄促發了條件式思考—不去看「是什麼」,而是「可以是什麼」。條件思考組中,大約有四成的人發現橡皮筋也能當作橡皮擦。絕對思考組僅有三%的人靈光一閃,得以完成任務。

格蘭特談條件思考的文章,讓我想起自己認識的一個人。那位仁兄自稱「害群之馬」(Rotten Apple),正職是設計師,副業是規模小但創意十足的「介入」(interventions)。他讓人們視而不見的城市物品化身成為行人環境中有用或引人注目的元素,譬如:小朋友的夾式座椅可以將單車變成椅子;丟棄的砧板被改造成棋盤,固定在消防栓上;數獨遊戲可貼在地鐵站瓷磚上;廢棄的路障帶可以當成跳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