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少年突然變得憂鬱、甚至想輕生!母親遍尋名醫最後卻發現:治癒兒子的特效藥,是自己

2020-10-05 10:10

? 人氣

孩子對於不關心自己的存在,也無暇同理自己傷痛的人所給予的協助,表現得興趣缺缺,這是再自然不過的反應。不只是醫師如此,學校輔導老師看見孩子有自殺衝動的徵兆, 嚇得趕緊將燙手山芋丟給母親,而母親則忙著尋找更優秀的專家,再次將燙手山芋丟給醫師。在這段期間,輔導老師與母親都沒有看見孩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種情況下,比起尋找更優秀的專家,輔導老師與母親最先要見的人應該是孩子,將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存在本身。孩子分明已經發出呼喊,表現出自殺衝動的徵兆,輔導老師與母親為什麼不直接問問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呼喊聽得一清二楚,為什麼他們依然放著孩子不顧,急著向周遭尋求幫助?成語中的「本末倒置」,正是用來形容這種情況。那麼即使不是專家,也可以幫上什麼忙嗎?當然是的。

「聽到輔導老師的話,媽媽真的嚇了一跳。媽媽不知道你過得這麼辛苦,對不起。這段時間很辛苦吧?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

媽媽必須直視孩子的眼睛,親口詢問孩子的感受。無論是母親還是輔導老師,只要知道孩子正經歷痛苦,任誰都應該優先將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詢問孩子的感受。這是所有大人最必要也最關鍵的反應,然而所有人都跳過了這一步。

正如田裡的辣椒接受太陽照耀而生長,當父母對孩子的存在本身表達關懷與關注時,孩子內在的「自我」自然會做出回應。如此一來,父母將會聽見孩子的「自我」回歸的聲音。那正是心理CPR帶來的效果。

面對命懸一線的人,如果不立即實施CPR,也許在抵達醫院前就可能一命嗚呼。但是面對有潛在自殺衝動的孩子,包含輔導老師、母親和精神科醫師在內,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優先對孩子施予心理CPR。幸虧這過程中偶然出現的心理CPR行為,拯救了孩子。得知孩子正經歷痛苦的母親,最該做的不是立刻搜尋專家,而是應該詢問孩子的感受。因為這個問題是關於孩子內心的問題,而不是只有專家才知道的特殊心臟疾病或遺傳疾病。母親只要關心孩子的存在本身即可。

「爸媽吵架的時候,你的心情怎麼樣?肯定很難過吧?」

母親必須用這種方式詢問孩子,才能找回自己這段時間錯過的孩子。孩子的自殺衝動不是病毒導致的純粹醫學疾病,也不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罕見疾病。那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衝動。

例如孩子在社區內忽然走丟時,父母應該先設想孩子可能被什麼吸引而走遠,到孩子可能去的地方附近搜尋,而非立刻報警。那才是尋找孩子最快的方法。在孩子走失的緊急情況下,如果有父母選擇了最快的移動方式——搭飛機來找孩子,那該有多愚蠢?搭飛機不可能找到在社區內走失的孩子。只有走進社區,才能找到孩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