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生勝利組超自卑,平凡人卻活得自信又快樂?專家揭天才們優秀表面下的絕望

2020-09-28 12:24

? 人氣

被讚賞,在自體心理學裡,有更為傳神的名字——鏡映,即父母對子女的正向反應,能反應子女的自我價值的感受,並逐漸成為孩子的內在自尊,它支持孩子「我是完美的,並且你是愛我的」這種對自己、對世界的感覺,這使兒童在即使沒有他人的認可時也能發展並維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負。

這種被鏡映的需求在自尊的發展上是不可缺的,它是健康的企圖心及自我價值感的動力源泉,會被內化為孩子更高形式自戀的基礎,包括創造力、幽默、對自我價值及健康企圖心的正向接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直以來,自戀都帶有貶義的色彩。但科胡特提出,人在本質上都是自戀的,而且終生都會保持這種自戀的需要。人的自戀都會在病態的自戀到健康自戀這個連續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過度的自戀,誇張到脫離了現實,給個人帶來不能適應的痛苦的才是不健康的。

「絕望源於早年不被恰當反應的環境」

這個環境首先是媽媽(或養育者),如果父母長期無知且粗暴地對待孩子的早期需要,就會帶來以下這些令人傷感的現象:

1、孩子會對之後暴露於沒有同理的環境感到恐懼,總是感到被孤立,甚至不敢求助。

 一個男孩給我講過他初中第一次離家獨自生活的經歷,當被人誤解拿了他人東西時,他的解釋沒有人相信,過去的被忽視的感受立即被激起。在他的感覺中,其他人是在一起的,並且一起來針對自己。但是這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他的好朋友也不能在那時理解到他的感受,他感覺徹底地陷入了孤立無助中。

2、或是轉而滿足父母,長大後變成從滿足他人的需求中得到一種虛假的價值感

這種與真實自我分離的感受常常使人陷入惰性、憂鬱和絕望中。

正常情況下,孩子可以享受父母的照顧,但如果他們從父母那裡得不到他們想到的回應時,他們就會轉變方式,通過一些方式去努力引導父母看到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愛的,不是那個總是「錯」的人。這種方式會通過觀察父母的反應得來,看看什麼能讓父母開心,得到誇獎,如:學習要好,要做個順從的孩子,要變得優秀讓父母有面子。這造成了許多孩子的悲哀,因為每個孩子都痛恨為了順從父母不得不犧牲自我的生活方式。

被嘲笑的經歷會剝奪兒童的誇大的需要,好像那是件羞恥的事,兒童用精巧的否定或壓抑來掩蓋自己這種需要,容易形成受虐的行為。其實,美和醜,對和錯的區分其實並沒有那麼清晰的界限,標準來自「孩子從媽媽的眼中看到自己」是不是被愛的。

因此我們看到各方面擁有很好條件的人仍對自己沒有信心,而看起來很一般的人卻活得自信而快樂。

早期的缺失帶來之後長時間的補償的需求,從父母那裡得不到,就想之後從老師、從領導那裡得到,但內心卻早已認同了「我是不好的」這個聲音,想替代它又談何容易。既害怕去成為「好」的那個人,因為這不過是一直以來是用順從換得的「虛假的自我」。當被讚賞來臨時,不敢相信,彷彿那讚賞背後有著更大的要成為「好」的要求,這反而成為另一種束縛,將自己夾在中間動彈不得。這一切,只有當找到真正的自我想去的方向時,這個「死循環」才能解開,這真是一個複雜又需要耐心的過程。

所以,媽媽(或養育者)的作用對於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戀就很重要。她要能放下自己的需求,同調於孩子的感受,鏡映他的企圖心與成就。

但是,如果,媽媽持久地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小孩就會變得沮喪、憤怒。如果一個嬰兒因為肚子疼哭時,他的媽媽堅持把奶瓶硬塞在他嘴裡,並歸因為這個嬰兒很難養時,我們可以想像嬰兒的感受,這可能會變成當他長大工作後,努力做好一個報告交給老闆時,老闆面無表情地接過而沒有任何反應時,他心理上感覺到「我不好」的相同的絕望感受。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內容是很重要的:

1、放下自己的需求,試圖了解、平靜地回應並同理孩子的需求。

2、包容孩子的感受,對孩子不當的情緒視為一種可理解的反應,回應孩子的衝動,雖然孩子會讓你傷心生氣,也不會還擊或報復。

3、母親或母親角色必須持續存在,提供穩定可靠的愛的關係。

4、隨著孩子長大,接受與孩子的距離拉開,持續提供企圖心、安撫、自尊的維護和調節的功能。

文/韓慧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優秀背後的絕望|未被滿足的自戀需求)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