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生勝利組超自卑,平凡人卻活得自信又快樂?專家揭天才們優秀表面下的絕望

2020-09-28 12:24

? 人氣

當一個人被「好」困住,絕望就伴隨而來。(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當一個人被「好」困住,絕望就伴隨而來。(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這是一位優秀女生的自白,我做了一些修改,引用在這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媽媽告訴我一定要優秀,超過別人。

在我還不完全明白優秀的意義之前,我看到了我親愛的家人臉上的笑容和光彩,於是,我不加思考地接受了這種觀念。家人開心的笑容是我努力的方向,漸漸地我越來越在乎別人是否喜歡我,慢慢地這成了我唯一追求的目標。

在追求優秀的路上我已經停不下來,偶爾在一個人獨處時,我感受到內心的空虛、孤獨、疲憊。但我不會過多停留在這種感覺裡,很快就會在自我激勵中平靜下來,投入下一次努力。

我也有調節不了的時候,此時往日的璀璨在我看來也變成了黑不見底的深邃,會害怕,感到無助,卻從來不會說出口。

身邊的事物漸漸在我眼中發生了變化,家成為華麗的廢墟,父母也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不自覺地遠離人群,我害怕他們看到我內心的荒蕪,驕傲背後的虛弱,我在內心拼命支撐著那個美麗的童話。我內心越壓抑,我外表越孤傲,同學朋友漸漸遠離了我,我無力地看著這些發生,口不能言,我選擇笑而不語。

我渴望一個能傾聽、能理解我的人,身邊沒有一個能看到我的人。我的生活已經有太多的遺憾,但相比在別人面前展現我真實的一面,我更想去修補完美。

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情感,在《黑天鵝》這部電影中有更為精彩細膩的表達:

女主人公妮娜內心體驗的好和壞被分裂成兩個不相容的部分,這在她成長中一直未能很好地整合。

所以妮娜一直在別人眼中是個純潔的白天鵝的形象,當現實需要她詮釋黑天鵝這個邪惡的角色時,她人格被壓抑的壞的部分無法展現,她有完美的動作,但缺少靈魂的感染力,無法整合「壞」的部分成為主人公痛苦的來源。

在強大的壓力下,孤獨無助的她穿梭在現實與幻覺中,面臨著極大的痛苦,精神到達崩潰的邊緣,在混亂、恐懼、失控的狀態下努力尋找著那個完美,用生命完美演出之後時,妮娜從台上跌落。

此時,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感受到了完美。

這是哪種表達呢?

是體驗到了終於整合了內心分裂的好與「壞」的欣喜的完美,還是覺得再次完美完成了一個功課的完美呢?

我希望是第一種,但是我卻更相信第二種可能。因為沒有真正被接納的過程,整合也無法發生。

妮娜在她的強迫性重複的命運中掙扎著,當一個人被「好」困住,絕望就伴隨而來。由此產生「還是我不夠好」的念頭被強化,然後用不斷填補的行為維繫著「好」的感覺。但是,當這樣做時,同時增加的還有絕望的分量,以及只有自己最能感受到的極度的恐懼。

絕望源自內心總覺得「我不夠好」的恐懼。

這種需要是何時產生的呢?

讓我們回到一個人誕生時,回到生命源頭。

「『無所不能』的『嬰兒陛下』」

小嬰兒是個了不起的小東西,看起來柔柔弱弱,卻是個擁有著神奇力量、充滿主動性和活力的生命體,他非常聰明也有辦法影響身邊的環境。

看看吧,在他出生前,大人們就早早為他的降臨做充分準備,嚴陣以待,出生後更是緊密合作。小嬰兒成為一個中心,大人們則圍著他團團轉。24小時的全天守候,這樣還遠遠不夠,人們很容易被這個小東西吸引,放下架子,為了獲得他的笑容的獎賞,都努力使出十八般武藝討他歡心。而那個小寶貝,對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習以為常,對大人的高興或疲憊無動於衷。

這種目空一切,唯我獨尊的姿態,被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描述為——「無所不能」的「嬰兒陛下」。

這是人類早期的原發性自戀。

對於嬰兒來說,這種自我中心是正常的。在人的生命的越早階段,這種「我是一切的中心」的感受越重要。

當母親能夠配合嬰兒的發展,提供足夠好的對嬰兒身體的照顧、恰好的情感回應,就可以讓嬰兒慢慢地從這種自我中心的狀態中出來,像得到足夠營養發育成熟,自然會破殼而出的小雞,一步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願意接觸更多人,走更遠的路。

當然,這裡離不開媽媽或早期照顧者的功勞,我們假設這裡的媽媽是個能關照到孩子的需要的媽媽,那麼,這個孩子就得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財富——無所不能帶來的安全感,這將對他的一生都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媽媽發自內心的讚賞這個孩子在這裡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讚賞對年幼兒童的重要性」

讚賞不只對嬰兒和幼兒很重要,成人也有從某人處獲得讚賞反應的持續需求。

「我需要被認可。」(說話的人滿臉沮喪。)
「你已經很好了,很多人都不如你呢?」
「我知道,我有時也這樣安慰自己,但沒有用,我還是想被認可。」
「好吧,現在已經認可你了,你為什麼還不高興。」
「我高興,但我發現那隻能持續一會,我還是不相信我是真的好,哎,也許是我不夠自信吧。」

被認可簡直如同一個循環重複的魔咒,看上去很美,卻如同西西弗斯的命運,每一次的成功就緊接著失敗的來臨,這件事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從別人那裡獲得認可成為提升自信的途徑、人生的目標,但命運似乎總是掌控在別人手中,這樣的人生真是令人絕望啊。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會在一段時間內渴望著被母親認可喜愛的眼光,從這種眼光中感受到「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愛的」,在這種愛的目光的關注下他學會走路、吃飯、穿衣,唱歌,看書,遊戲。

被讚賞,在自體心理學裡,有更為傳神的名字——鏡映,即父母對子女的正向反應,能反應子女的自我價值的感受,並逐漸成為孩子的內在自尊,它支持孩子「我是完美的,並且你是愛我的」這種對自己、對世界的感覺,這使兒童在即使沒有他人的認可時也能發展並維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負。

這種被鏡映的需求在自尊的發展上是不可缺的,它是健康的企圖心及自我價值感的動力源泉,會被內化為孩子更高形式自戀的基礎,包括創造力、幽默、對自我價值及健康企圖心的正向接納。

一直以來,自戀都帶有貶義的色彩。但科胡特提出,人在本質上都是自戀的,而且終生都會保持這種自戀的需要。人的自戀都會在病態的自戀到健康自戀這個連續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過度的自戀,誇張到脫離了現實,給個人帶來不能適應的痛苦的才是不健康的。

「絕望源於早年不被恰當反應的環境」

這個環境首先是媽媽(或養育者),如果父母長期無知且粗暴地對待孩子的早期需要,就會帶來以下這些令人傷感的現象:

1、孩子會對之後暴露於沒有同理的環境感到恐懼,總是感到被孤立,甚至不敢求助。

 一個男孩給我講過他初中第一次離家獨自生活的經歷,當被人誤解拿了他人東西時,他的解釋沒有人相信,過去的被忽視的感受立即被激起。在他的感覺中,其他人是在一起的,並且一起來針對自己。但是這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他的好朋友也不能在那時理解到他的感受,他感覺徹底地陷入了孤立無助中。

2、或是轉而滿足父母,長大後變成從滿足他人的需求中得到一種虛假的價值感

這種與真實自我分離的感受常常使人陷入惰性、憂鬱和絕望中。

正常情況下,孩子可以享受父母的照顧,但如果他們從父母那裡得不到他們想到的回應時,他們就會轉變方式,通過一些方式去努力引導父母看到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愛的,不是那個總是「錯」的人。這種方式會通過觀察父母的反應得來,看看什麼能讓父母開心,得到誇獎,如:學習要好,要做個順從的孩子,要變得優秀讓父母有面子。這造成了許多孩子的悲哀,因為每個孩子都痛恨為了順從父母不得不犧牲自我的生活方式。

被嘲笑的經歷會剝奪兒童的誇大的需要,好像那是件羞恥的事,兒童用精巧的否定或壓抑來掩蓋自己這種需要,容易形成受虐的行為。其實,美和醜,對和錯的區分其實並沒有那麼清晰的界限,標準來自「孩子從媽媽的眼中看到自己」是不是被愛的。

因此我們看到各方面擁有很好條件的人仍對自己沒有信心,而看起來很一般的人卻活得自信而快樂。

早期的缺失帶來之後長時間的補償的需求,從父母那裡得不到,就想之後從老師、從領導那裡得到,但內心卻早已認同了「我是不好的」這個聲音,想替代它又談何容易。既害怕去成為「好」的那個人,因為這不過是一直以來是用順從換得的「虛假的自我」。當被讚賞來臨時,不敢相信,彷彿那讚賞背後有著更大的要成為「好」的要求,這反而成為另一種束縛,將自己夾在中間動彈不得。這一切,只有當找到真正的自我想去的方向時,這個「死循環」才能解開,這真是一個複雜又需要耐心的過程。

所以,媽媽(或養育者)的作用對於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戀就很重要。她要能放下自己的需求,同調於孩子的感受,鏡映他的企圖心與成就。

但是,如果,媽媽持久地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小孩就會變得沮喪、憤怒。如果一個嬰兒因為肚子疼哭時,他的媽媽堅持把奶瓶硬塞在他嘴裡,並歸因為這個嬰兒很難養時,我們可以想像嬰兒的感受,這可能會變成當他長大工作後,努力做好一個報告交給老闆時,老闆面無表情地接過而沒有任何反應時,他心理上感覺到「我不好」的相同的絕望感受。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內容是很重要的:

1、放下自己的需求,試圖了解、平靜地回應並同理孩子的需求。

2、包容孩子的感受,對孩子不當的情緒視為一種可理解的反應,回應孩子的衝動,雖然孩子會讓你傷心生氣,也不會還擊或報復。

3、母親或母親角色必須持續存在,提供穩定可靠的愛的關係。

4、隨著孩子長大,接受與孩子的距離拉開,持續提供企圖心、安撫、自尊的維護和調節的功能。

文/韓慧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優秀背後的絕望|未被滿足的自戀需求)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