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完美主義者在職場往往不受歡迎?心理師點破他們「拼命」表象下最令人困擾之處

2020-10-02 07:00

? 人氣

與DMN有關的大腦部位是「自我本位的『我執』」,也就是與自己有關的執念。越容易自我譴責、充滿憂慮的人,越容易浪費腦部能量,而憂鬱症者經常反覆出現的負面思維像是:「我當時要是那麼做就好了」,這類的反芻思考,就與大腦疲勞有直接相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我再拓展「我執」的說法。其實腦部的疲勞與「過去、未來」有關,也就是你會惦記著已結束的事、煩惱之後即將發生的事。因此你會發現,有強烈情緒困擾者,經常很多事情做不了或做不好,因為腦袋一直盤旋著過去與未來,而忽略當下。有時一不小心又搞砸眼前的事情,因而累積更多不愉快的經歷,對外在世界產生更多恐慌,陷入惡性循環中。

這其實是你一直惦記著生命中的「未完成事務」,也就是 unfinished business。從日常生活簡單的事件來說,就像你開了瓦斯煮水,但當你走去做其他事而沒有留意時,你會一直在心裡覺得似乎有件事還沒完成而心神不寧。當你想起來,去把爐火關掉,這件事對你而言便不再上心,它也就過去了。所以在未完成事務這個範疇中,我想與你探討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生活中的待辦事項

當生活中的待辦事項過多,我們一樣可以回到「我執」的概念來思考,因為這背後的心理因素往往是「我想要」,想要什麼呢?

1.想要抓住與掌控。

在初期創業時,我總是習慣多頭馬車地開啟很多項目,結果搞得大家雞飛狗跳。除了工作順序容易紊亂,也常很多事情卡在一起無法順利進行。每天行事曆打開總有一堆待辦事項,每天都覺得心很累。有時其實是心中太渴望功成名就,想要抓住許多機會,而不斷壓榨自己,這背後的驅動力依舊是對失敗與生存的焦慮,而想抓取太多讓自己超出負荷的事務。

2.想要被愛與認可。

想想你的待辦事項中,有多少與他人有關?例如:帶母親去看醫生、幫老公繳停車費、陪好友去逛街等等。你的生活是否環繞著許多事情,都是為了讓身旁的人開心,取得家人朋友的認可,卻在「做自己」這一環節上失衡,疏忽自己的事務了呢?

面對待辦事項,其實最重要的是直接起身去做,從你覺得最能控制的那件事開始著手,不讓繼續增加的待辦清單壓垮你。可是,若你沒有看顧「我執」,就會讓待辦事項不斷增長,大腦一旦知道還有事情還沒完成,就會不斷反芻提醒自己,除了耗費腦力,也會在情緒層次產生許多憂慮,因而在行為上變得急躁不耐煩,或者反向變得散漫無力。

靜下心來,回到自己身上,什麼事是你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出於恐懼而做?什麼事做了會讓你咯咯地笑,而不是不做就會被討厭?

談完「生活中的代辦事項」這個未完成事務後,我想與你談談另一個更大更深的議題—「生命裡的陳年傷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