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分散投資,為何還是會賠錢?過來人揭資產配置最正確方法,多數人都誤會了

2020-10-05 14:33

? 人氣

只要分散投資就萬無一失了嗎?(圖/bongkarn thanyakij@Pexels)

只要分散投資就萬無一失了嗎?(圖/bongkarn thanyakij@Pexels)

現在你已經知道,集中投資有風險,如果有可能,我們要將投資分散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麼只要分散投資就萬無一失了嗎?真實情況是:即使你把雞蛋放在了不同的籃子裡,籃子也可能在同一輛車上

下面,我們來看分散化的另一個問題—簡單分散化,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和資產選擇哪個更重要

所有投資都面臨資產配置和資產選擇這兩個步驟:資產配置指的是投資人的資金如何在資產類型中配置,例如多少比例存銀行、多少比例投債券、多少比例買股票等;資產選擇指的是對某類資產的具體選擇,例如買哪些具體的股票。

那麼,這兩個步驟中哪一步更重要?

一般人會憑感覺進行資產配置,拍腦袋(編按:喻辦事不按理分析,單憑主觀想像)就決定了,但會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資產選擇。

但實際上,第一步比第二步重要得多。一九九一年,有「全球資產配置之父」之稱的加里.布林森在一個著名的合作研究中指出:資產配置,即資金如何在股票、債券、銀行存款等資產類型中配置,對總收益的影響超過90 %;這是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大多數人在挑選哪檔股票上花費了絕大部分精力,而這對總收益的貢獻率還不到10 %;很多人拍腦袋決策的資產配置才至關重要。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資產配置呢?

一般人對分散投資的理解是「不應該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充分分散化或最優分散化,很容易導致配置錯誤。

簡單分散的 n分之一法則

先來做個測試,假設有一筆資金,給你幾個投資選擇:第一,全部投資於一支貨幣市場基金,它風險小;第二,全部投資於一支債券型基金,它風險中等;第三,各投一部分。你會怎麼選?

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各投一部分以分散風險,並期待獲得平均收益。各投二分之一是人們在分散投資時的一種典型做法。

再給你一組選擇:第一,全部投資於一支債券型基金,它風險中等;第二,全部投資於一檔股票型基金,它風險高;第三,各投一部分。你可能還是會選擇各投二分之一。

再換一組選擇:第一,全部投資於一支貨幣市場基金,它風險小;第二,全部投資於一檔股票型基金,它風險高;第三,各投一部分。你可能依然會選擇各投二分之一。

不管資產的風險是小中配、中高配還是高小配,很多投資人在分配資金時都會各投二分之一。

這不是一個沒有依據的猜測。二○○一年,理查‧塞勒與他的合作者做過一個研究 ,發現人們是想要做分散化投資的,但只做到了簡單分散化;研究表明,在一百七十家大型企業的年金投資計畫中,無論可選的投資專案是什麼,投資人都只是對每種項目各投n分之一。在這項研究中:如果可供選擇的投資項目是股票型和債券型兩種基金,投資人會各投50 %;如果是股票型和混合型(50 %投資於股票、50 %投資於債券)兩種基金,投資人還是會各投50 %;如果是債券型和混合型兩種基金,投資人依然各投50 %。

無論面對什麼選擇,投資人都會按n分之一的比例來「出牌」,這被稱為「n分之一法則」。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其中的差別非常大:在第一種選擇下,投資人的資產實際投資於股票的比例為50 %;在第二種選擇下,這一比例為75 %;在第三種選擇下,這一比例為25 %。

理性的資產配置

「n分之一法則」不是一種理性的資產配置方式。那理性人會怎麼選?無論可選擇的投資項目是什麼,理性投資人都應該非常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且其風險偏好不會發生改變,也就是說,理性人在以上三種可選擇的類型中,會精確計算資產配置的比例,最終投資於某種風險資產(例如股票)的比例在三種情況下都是一致的;對這個人來說,如果最優投資於股票的比例為40 %,則無論給出哪些可選擇的資產,他最終投資於股票的比例都應該為40 %。

所以,「n分之一法則」這種簡單的分散投資方式與理性的精確分散是不同的。簡單分散錯用了資產配置,對於投資決策來說是一種不可忽視的錯誤。

那麼,理性的分散化究竟應該怎樣做呢?

實際上,理性分散化或最優資產配置的比例是可以精確計量的。每個人的最優資產配置應該讓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效用值取決於三個變數:資產的收益、資產的風險和自己的風險偏好,也就是說,面對同樣的資產,每個人的最優資產配置的比例取決於各人的風險偏好,理性人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計算最適合自己的配置比例。

比如:A更厭惡風險一些,那麼A的最優資產配置計算出來可能會是將62.7%的資金投資於銀行,37.3 %投資於股票;而B沒那麼厭惡風險,B的最優資產配置計算出來可能會是將36.4 %的資金投資於銀行,63.6 %投資於股票。

由於A和B的風險偏好不同,所以他們的資產配置也不一樣。任何人都有確定的風險偏好,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最優資產配置是確定的。

作者介紹│陸蓉

得到App課程「陸蓉·行為金融學」主理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連續破格晉升為博士生導師和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期刊社社長;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跟隨行為金融學奠基者系統學習了該領域的理論知識;她的行為金融學課在金融投資圈備受關注,碩博課程一座難求。

擁有多年在大型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工作的實戰經驗,持續追蹤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

本文部分內容取材自三采文化《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行為金融學教你避開人性弱點,擴大投資效益,實現財富自由!》(原標題:為什麼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還是賠了)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