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做得到,你怎麼就不行!」台灣父母以為這是在鼓勵孩子,其實根本就是情緒勒索

2020-09-15 17:44

? 人氣

這些或有意或無意的忽視都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並不在乎自己,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個朋友曾跟我說:「在我的童年回憶中,父母從未在場過。」

為什麼暴力溝通沒有效果?

首先,當我們運用暴力溝通的時候,往往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也意識不到我們其實不用通過懲罰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使得它成為了正常和習慣。

另外,以上這些暴力溝通模式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嚴重身心傷害,比如:

1. 退縮、自卑、不願與人交流;

2. 自我批判、抑鬱焦慮情緒增多;

3. 無法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4. 影響學業表現、與同學之間的關係;

5. 成為暴力溝通模式的傳遞者;

同時,父母也會因為自己粗暴的態度而產生愧疚,覺得自己不是合格的家長。

父母們也許常說:「打在你身上,痛在我心裡」、「媽媽每次訓完你之後都很後悔的」。

但是沒有反思的愧疚往往會重蹈覆轍。遇到情緒積攢到臨界點時,還是會習慣性地使用暴力溝通。

最後,暴力溝通之所以達不到效果,正因為它有時候看起來很「有效」。

面對命令的語氣、嚴厲的訓斥、甚至體罰, 即便孩子在當下會因恐懼而顯得乖巧,接受批評,但通常也不是心甘情願的。

它不能讓孩子真正的成長、認同並愛父母,反而會招來敵意和更多的暴力。

如何正確的和孩子溝通?

那麼有沒有一種交流方式,是完全避免以上所有錯誤的呢?答案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是 Marshall Rosenberg 發現的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的準則來進行談話和傾聽,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它包括四個要素: 觀察 、 感受 、 需要 、 請求 。

1. 觀察(Observation)

觀察意味著單純地闡述觀察到的孩子行為,不摻雜任何評判、觀點、指責。想要做到客觀的觀察是很難的。

一方面,人們通常將觀察與評論混為一談。

「你這孩子真懶」是典型的評論,而真正的觀察是「今天你睡到中午 12 點還沒有起床喔」。嘗試用觀察取代評論,會減少很多對孩子的隱性傷害。

另一方面,在描述事實時,我們習慣性使用模糊的詞彙。例如:「你總是不專心聽講」,而真正的觀察是「你在上午的數學課上走神了」。

總是、每次都、從不…… 這些頻率詞語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和父母會陷入回憶找反例的競爭中。

例如,「你每次都不聽我話。」孩子會拼命反駁:「我上次就聽你的報了數學班啊!」

學會客觀的觀察和表述孩子的行為,是溝通的第一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