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英國首相張伯倫因愛好和平簽下的「慕尼黑協定」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2020-10-12 08:00

? 人氣

上月底,彭博社專欄作家 Andreas Kluth 則指,比起伯羅奔尼撒戰爭及「修昔底德陷阱」,1871 年德意志帝國統一並崛起,與大英帝國的相處、對抗,更能切合描述今天的美中關係。一方面,昔日的大英帝國與美國相似:不列顛治世(Pax Britannica)中,大英帝國管理國際貿易及金融秩序,同時監督所謂的大不列顛。另一方面,德意志帝國是中國的寫照:一個怨恨自身工業化姍姍來遲的專制國家,以國家主導及民族主義推行經濟政策。同時,Kluth 認為今天的中國與德意志帝國一樣,一部分乃通過竊取和抄襲專利技術,積極生產達到其競爭對手水平的替代品,與之抗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比起「修昔底德陷阱」主張固有大國的恐懼,Kluth 認為,英德、美中這兩個彼此對抗的時代,反而是新興的挑戰者,害怕自己在地理上遭到包圍。因此,他們出於地緣政治動機,試圖通過大規模基礎建設項目來突圍。昔日的德國在東方,嘗試建造「柏林-巴格達鐵路」(Berlin-Baghdad railway),繞過由英軍扼守的印度洋。今天的中國則向西發展,制訂了「一帶一路」倡議,意圖連接遍佈歐亞大陸及非洲的港口、海上通道及鐵路。

戰爭的爆發,有時在新興大國威脅老牌大國的階段開始,但林霨質疑,爆發是否與「老牌大國對新興大國的恐懼」而挑起戰爭有關。他列舉不同例子,包括 1904 年日俄戰爭時,日本正值崛起,而沙俄帝國早已建立,但這場戰爭並非因為俄國試圖侵佔日本而起,相反,日本對俄國發動突襲,摧毀了沙俄的艦隊。1930 年代從戰敗中崛起的德國,明顯日漸威脅英、法、蘇聯等大國,但三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沒有阻止德國的擴張,蘇聯更一度與德國合作。1941 年珍珠港事件中,對日本保持警惕的美國沒有率先出擊,以消除日本的威脅,反而是日本偷襲珍珠港。

林霨進一步指,Allison 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背後的綏靖想法,實際上卻會導致戰爭爆發。假如新興大國有侵略野心,綏靖往往比制訂計劃與之對抗更為危險。林霨又相信,中國如此強硬,更有可能由歐巴馬政府年代對中國的妥協養成,而非今天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採取預警行動,令其變得更具侵略性。他認為,談及中國時,人們更應注意是否陷入了「張伯倫陷阱」(Chamberlain Trap)—— 1938 年愛好和平的英國首相張伯倫,為世人帶來災難性的「慕尼黑協定」。即使該協議出發點,在於通過讓步以避免戰爭,但實際上卻向希特拉釋出了「英國人容易上當受騙」的訊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cup(原標題:類比錯誤的「修昔底德陷阱」)

文/HUGO SZE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