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考試容易緊張,該怎麼辦?心理師:關鍵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改孩子只會表現越差

2020-09-14 17:41

? 人氣

我的研究領域是青少年焦慮,於是很多父母都把他們的孩子送來讓我看。我見了很多患焦慮障礙的青少年,也聽到了很多他們與父母的故事。 這些故事深刻地驗證著在青少年焦慮方面的研究結果,即父母的教養行為對孩子的焦慮障礙起到非常重要的促發及維持作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我想陸續講幾個患焦慮障礙青少年的故事給父母聽,也許會讓看到這些文章的父母有所啟發。

故事1: 小A的故事 

小A的理科成績不好,母親對她不理想的成績非常生氣。因此,每一次考試,小A都會非常緊張,生怕自己考不好又會遭到母親的批評。然而事情往往會如此發展。小A一次又一次地考不好,母親總是在看到分數之後,非常嚴厲地斥責她「沒有用功讀書」。

小A向我敘述時非常地委屈,因為她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有些學科學得非常吃力,怎麼都學不懂,平時學習的過程就夠挫敗的了,到了考試更加膽戰心驚。有時在考場上,小A看見一道難題後就開始慌,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完這套考卷,肯定會考得很爛,過幾天分數下來後又會被母親劈頭蓋臉一通臭罵。小A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比腦子很笨,媽媽對自己一定非常失望,她對自己也感到非常失望。她覺得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沒有什麼長處,總是擔心以後自己會令母親一直失望下去,對自己將來的人生也沒有什麼憧憬。

我發現小A的焦慮情緒與母親對她的影響有非常大的關係,於是我聯繫小A的母親與她交流小A的情況。當我與小A的母親交流時,小A的母親說她有時對小A很失望,生氣小A沒有像她期望的那樣去專心讀書。我問她小A是怎樣不專心讀書的,小A母親說小A學習時總是走神,會控制不住自己去玩手機或者看閒書。當小A母親發現時,就會嚴厲斥責小A學習不專心,然而斥責並沒有什麼用,小A不專心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

注意力不能集中是青少年焦慮障礙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徵,因為焦慮情緒會使青少年感覺到煩躁不安,而無法將注意力集中起來。但家長常常會把孩子的困難當成是孩子在犯錯誤,認為簡單的訓斥就可以讓孩子改掉這個錯誤,而實際上往往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小A母親之所以對小A發火和責罵的原因是,小A母親希望小A的理科成績優秀,然而小A在理科學習上並沒有天賦,小A母親感到非常失望。然而小A母親卻不能調整自己的期望,幫助孩子去發展她自己的天賦,而是認為只要通過嚴厲的訓斥,小A就可以擁有理科的學習天賦。但訓斥實際上是對孩子自尊的不斷打擊,不斷讓孩子在心裡強化一個感覺,那就是“我不行,我沒有能力”。並且,孩子會因為自己讓父母失望而感到深深的內疚,但是卻無能為力去改變父母對自己的失望(因為要求一個沒有數學天賦的孩子學好數學就是很無厘頭啊),最後形成一個很強烈的感覺—— 「我不夠好,所以我不配得到父母的愛」

認知行為治療對於焦慮障礙及抑鬱症等很多疾病的研究都發現,很多患者在內心最深處的對自己的信念就是「我沒有能力」和「我不配得到父母的愛」。而這兩個信念,足以摧毀一個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感覺及期待。

小A母親該如何幫助小A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理解。

理解孩子聽起來很容易,但實際做起來最難。很多父母把孩子當成是自身的擴展物。他們的想法是:我生了你,所以我就希望你變成怎樣怎樣。當孩子離他們的期望有一些距離時,他們感到自己的願望沒有實現而感到挫敗,進而把挫敗的火氣發洩在這個讓他們失望的人(也就是孩子)身上。這其實也是父母人格發展不夠成熟的體現。

成熟的父母,能夠把孩子當成是另一個獨立的人,去嘗試理解孩子經歷了怎樣的痛苦,面對著怎樣的困難,然後去力所能及地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困難。

前幾天在朋友圈裡熱傳的《台大教授周志文:守候著我的“笨”女兒,直至她花開爛漫》的故事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周志文教授的女兒與同齡人相比反應有些慢,很多科目都沒辦法考出優秀的成績,但是周教授接納了孩子的「慢」,並沒有對孩子的「不優秀」加以嘲諷,或者公然表達對孩子的失望,相反地,他非常仔細地觀察著孩子,發掘著孩子特別的天賦,最終陪伴孩子在她所擅長的領域上一點一點取得成就。

智力是多元的,每個人出生時的天賦是不一樣的,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在記憶和計算上做到聰慧過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智力」表示失望的話,恐怕更多的責任還要在自己身上去找,畢竟「智商」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最大。

回到小A的例子中。

小 A在學習理科上遇到困難,我建議小 A的媽媽要去接納自己孩子的特點,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幫助孩子去發展她自身的天賦,建立起自信的感覺。

小A的媽媽反問我:那難道我就看著孩子學習時不專心不管嗎?

我發現家長常常會有這樣一個錯誤的想法,那就是如果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話就意味著對孩子的問題置之不理。這也許是因為家長們感到自己的能力非常匱乏,除了斥責孩子之外想不到其他的解決辦法。

針對小 A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家長可以嘗試以下的解決辦法:

1. 父母首先要了解小A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是由於什麼原因。

家長要帶著理解和共情的態度和孩子談,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困難究竟是怎樣的。是由於分心物太多?還是因為對學科沒有興趣?還是因為對學習過程產生了很多挫敗感,而面對這些挫敗感覺得太艱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其學習分心的原因也可以說是各自具有獨特性。

2. 在了解了孩子學習時分心的原因之後,家長可以根據這些原因與孩子一起商量,讓孩子能夠對他的行為做出一些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由父母單方面來安排孩子做這個或者那個任務,而是和孩子一起討論,用哪些方法也許能使學習分心的這個現象發生一些改變。

-比如用尊重孩子意見的語氣說:“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來讓你更專心一些,你覺得媽媽怎麼幫助你,會讓你更容易專心呢?”

-如果是由於分心物太多,可以向孩子提議:“你覺得如果每天放學回來後把手機(如果手機是分心物的話)交給媽媽保管,等你寫完作業再來找媽媽取手機,這會幫助你在學習時更專心嗎?”

-如果是對學科沒有興趣,去和孩子一起探索對這個學科沒有興趣的原因,看是不是孩子的學習方法或者老師的教學方法沒有喚起孩子的興趣,嘗試去尋找私人家教專門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

-如果是孩子在學習中的挫敗感太強,鼓勵孩子去表達挫敗的感覺,並且陪伴孩子一起面對挫敗的感覺,讓孩子明白挫敗也是人生體驗中非常必要的一部分,鼓勵而不是“鞭策”孩子去體會並面對這些挫敗。 

變化慢慢發生,成長需要陪伴 

在我和青少年及其家庭工作的過程中,會常常遇到家長來問我,“我按照你上面說的方法去和孩子談話了,可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怎麼辦?”

這些家長是把改變的過程看得太容易了。

就拿心理治療師與焦慮障礙青少年的工作為例,一個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帶著共情和理解的態度和青少年工作,往往要工作幾個小時之後(每週一次,每次 50 分鐘) ,才能對這個孩子的問題有個大體的理解,才能明白青少年的困難(比如分心)出在什麼地方,有哪些無效的應對模式,以及這些無效的應對模式是怎樣在家庭環境中發展出來的。

具體再以小A為例。

小A的媽媽從小A上幼兒園時就表現出對小A的失望。小A可以記得她參加幼兒園的計算比賽時,媽媽在她得了倒數第二名後對她說:「為什麼你就算得比別人慢!」

小A也可以記得上了小學三年級後學數學開始變得吃力,媽媽教了她一遍她還是不會,媽媽生氣地朝她喊:「你腦子怎麼這麼笨!」

 小A對自己變得非常沒有信心,對待數學這樣的學科也有了更多的畏難情緒。遇到難題的時候,小A會想:「我腦子比別人笨吧,我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她也就沒有再花更大的力氣去學習數學了,她也沒辦法對這個學科產生起一絲絲的興趣。

有多少孩子是在父母的辱罵下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了呢?在我見過的青少年裡,這個數字多到數都數不過來。

如果父母不去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話,而把孩子當成自己發洩失望怒火的垃圾桶,也許很快父母就會在孩子的青春期裡,看見自己培養出了一個怎樣的無法自愛自信的孩子。

對小A的修復是需要漫長持久的過程的,因為小A的自尊已經在父母的責罵下變得很低了。

我在與小A的工作中,慢慢幫助小A在每一個她成長的瞬間看到她自己的資源。我會給小A講:「你和朋友相處的時候特別共情貼心,這不是每個像你一樣大的小孩都可以做到的,真的很棒啊。」在小A不能專心學習的這個議題上,我陪小A一次又一次地討論在學習的過程中她遇到了怎樣的挫敗,我們討論怎麼樣頂住這些挫敗感,在自己不能忍受的那個極限上再多面對一會兒。我告訴小A她在努力去面對她的挫敗,這樣真的很棒,因為我知道一個人面對挫敗感有多難。

就這樣,經過很久的諮詢,小A慢慢地在學習上找到了能夠更加專心的方法,她看自己的角度也發生了變化。她明白了媽媽對她的看法“笨小孩、不用功”只是媽媽的偏見。對於媽媽沒有發現的她的美術天賦,她為自己感到自豪並且想要去發展自己的這部分天賦,而對於數學,她還是會努力去學習,但是不會再怪自己腦子笨所以學不好數學。

小 A 的諮詢需要多久的時間呢?

每週一次的話,至少也要一年的時間。孩子用十幾年的時間形成了病理性的症狀和低水平的自尊,怎麼可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消除這些不好的影響呢?所以家長要時刻提醒自己,對孩子的成長保持覺察和耐心。

故事 2: 不完美的父母  

孩子的病理症狀提示著教養方式存在問題。然而有些父母不敢去面對或承認在自己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把問題都推到孩子的身上——“是孩子不聽話才出了問題”、“如果孩子按照我說的做就一定好好的”。這樣的想法自帶全能控制的屬性,似乎孩子真的可以按照家長的預期去發展,似乎周圍的一切事物就該按照家長的期望去實現一樣。有這樣的父母,孩子也是挺不幸的。

成熟的人格可以接納自己不完美的部分,直面自己的錯誤,並有勇氣去探尋和改變錯誤。

當心理治療師與父母商談父母教養行為中的失當時,其目的並不是要揪個「罪魁禍首」出來進行批鬥,而是為了讓父母釐清在孩子的症狀發展中,他們的教養行為起到了怎樣的貢獻作用。那麼去對這些失當的教養行為進行調整,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孩子去解決他們的問題。

下面要講的是小 B 和她媽媽的故事。

小B在進入青春期後,焦慮障礙突然爆發了,表現主要也是集中在對學業的強烈焦慮。最嚴重的時候,小B連作業都做不了,一做作業就覺得自己會出錯,每天寫的作業要反複檢查無數次(有強迫症狀)。小B因為焦慮吃不好睡不好,上學的時候集中不了注意力,又會被老師點名批評,成績一落千丈。於是小B的媽媽著了急,天南海北地給小B找心理治療師。小B並不拒絕,但是也不配合,每次見心理治療師都像是在完成任務,恨不得時間馬上結束。

我和小B見了幾次,小B在覺得足夠安全後,終於可以用語言表達出她並不想接受心理治療,因為「這是媽媽讓他做的事」。她說「從小就是在媽媽的強迫下做各種事,不可以拒絕,因為拒絕了也沒有用」。現在只要是媽媽讓他做的事,她的第一反應都是很反感,不想去做。

我也和小B的媽媽聊了聊。小B的媽媽承認了自己的性格中想要支配和控制身邊的人的特點。她也在小B的童年期採用了很多情緒上的懲罰,比如小B如果做得不讓她滿意,她的表情會非常明顯地掛在臉上,也經常會用言語挖苦小B做得不好。所以直到現在,她還是能觀察到,小B對媽媽的表情非常敏感,經常緊張地問媽媽是不是生氣了。

小B一方面很害怕媽媽生氣,小心翼翼地討好;另一方面又很消極地抵抗,只要媽媽有一點兒「管著她」,小B就會非常心煩意亂。

我很認真地和小B談了談,如果她不把我當成是媽媽「搬來的救兵」,她還有沒有可能想出和我一起呆著的理由,比如她覺得生活中有哪些讓她感到困擾的事是我們可以討論的,或許我可以幫上忙。小B陷在對媽媽的反抗中無法自拔,每一次的諮詢小B都如坐針氈,無法將我看作是她的同盟。

既然諮詢關係建立不起來,我和小B的媽媽商量換一種方式去工作。我當然覺得小B需要幫助,但是強扭的瓜不甜,如果本人不希望被幫助的話,那麼強給的幫助就是一種強迫。對於小B而言,強給的幫助是媽媽繼續延續過去的做法,在強迫她做一些事情。

小B媽媽此時已經非常明白她自己的教養行為在小B的病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她非常內疚,也非常想要改變,然而卻不知道從何改變。於是我建議小B媽媽,既然小B不願意接受諮詢,不如你來接受心理諮詢,去討論你和小B的相處模式。我可以幫助你去理解你對小B症狀的觀察,幫助你去練習一些與孩子更好的溝通方法。

必須說明的是,我與小B媽媽的工作模式並不是心理治療,而應該算作是家庭教育諮詢。

我像是小B的媽媽的顧問和教練,幫助她去理解小B,並建立更好的教養方式。這個工作目前還在進展之中。由於孩子的病理症狀已經形成並固化,因此,通過對家長教養行為的干預來改變孩子的症狀,過程就需要預料得更長一些。

我常想,如果家長可以更早地發現孩子的症狀(孩子感受到的痛苦或者遇到的困難),在發展成頑固的焦慮障礙或強迫症之前就找到心理治療師的話,可能這個矯治的過程就會容易得多。

然而,家長在事情沒有變得非常糟糕之前,卻總是傾向於忽略他們發現的一切不良信號,

-比如孩子已經變得不那麼自信,在與家長溝通中常消極抵抗,

-比如孩子學習上存在困難(孩子學習上存在困難通常是心理上遇到困難的良好指標),或者有很多的人際上的煩惱。

在孩子在正常發展過程中遇到煩惱時,如果家長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調節情緒的話,去尋找專業的心理治療師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

任何症狀都是從無法解決的痛苦和煩惱中發展而來,「治未病」遠比「治已病」更有效率,對孩子的成長也更有好處。

致謝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我感謝所有的來訪者和他們的家庭,與他們一起工作讓我得以有機會深入思考家庭成長背景對於他們疾病發展的促進作用。之所以把這些處理過的案例寫出來,是希望幫助到更多的家庭。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夠「防患於未然」,不要等孩子已經發展出嚴重的障礙時再去苦苦求治。

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如果你有一個焦慮的孩子,你是不是這樣的家長?)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