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千年古都「京都」,究竟有何魅力?原來京都有著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

2017-08-05 09:00

? 人氣

夏天走在京都街頭,光想就覺得熱。從額頭滴落的汗水擦也擦不完,還會熱到頭昏眼花——這麼威脅各位應該不為過吧。雖然有點誇張,但我希望各位出發散步之前都能做好心理準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宜人的春秋兩季,確實可以漫步閒晃;但夏天這樣絕對走不下去。夏天若想在京都散步,必須事先決定目的或主題。這是鐵則,請務必謹記。

要以什麼作為目的或主題呢?夏天散步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開運」。這麼說或許有點功利,但想在炎炎夏日中行走,正需要這種明確的目的。

京都有許多時下所謂的「能量景點」(Power Spot)。京都是日本千年古都,自然存在著不可思議的力量,甚至稱之為靈力也不為過。「平安京」興建時參考了中國的長安城,也就是現在的西安,據說其中甚至融入風水學、陰陽道等思想。這些思想雖然缺乏科學根據,然而即使是一千二百多年後的今天,京都街頭仍留有一些當時的風采。若在炎熱的夏天造訪京都,便可在散步之餘窺見平安京的風貌。

日本亟欲達到「觀光立國」,許多城鄉苦思該以何種方法、何種事物作為賣點招攬遊客。各地推動振興計畫,還請吉祥物幫忙宣傳、挖掘在地美食、培養導覽志工,然而依舊成效不彰,這就是日本各個觀光區的慘澹現況。

相較之下,京都又如何呢?京都是座千年古都,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景點,也不乏美味的食物。無須吉祥物招攬,遊客依然紛至沓來。造訪京都的人數每年多少有所增減,但一年仍可達到七千萬人。

另一方面,百貨公司推出物產展時,日本各地的產品便會齊聚一堂,現場銷售。京都如此受歡迎,在物產展上卻未必是第一名,真教人覺得不可思議。物產展第一名多為北海道,第二是九州、沖繩,京都則多屈居第三。然而就連第三名的寶座,也快被近年頗受歡迎的東北地區奪走。

由此可知,京都吸引人的不是「物品」,而是親身造訪時體驗到的事物。北海道、九州等地,無須特意前往,只要能買到當地的「物品」就教人心滿意足;京都卻是個令人想要親身造訪的地方。

那麼,京都的魅力何在?一般遊客的目標當然是神社佛寺、名勝古蹟、著名餐廳,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遊客實際上都受到京都的「氣」所吸引

京都人相信有另一個世界,人類的才智和力量都無法在該處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崇敬那個世界,虔誠地低頭祈禱。神社佛寺自不用說,我們也深信神明居住在大樹、磐石、流水等自然景物之中,這就是京都人。

剛才說京都有許多「能量景點」,正確來說,京都作為日本首都長達千年,她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能量的地方。

人們之所以爭相前來京都,都是為了獲得京都的能量。

日語表示神佛保佑的「ご利益」(goriyaku)一詞,原為佛教用語,意指以法力施予恩惠

這個詞有利他之意,對自己有利的情況則稱為「功徳」(kudoku)。因此,若不憑藉法力就沒有「ご利益」可言。常見的「ご利益がある」(有保佑)一語,其實是錯誤的用法;「ご利益」所應搭配的動詞是「授かる」(獲得),或者「与る」(得到)、「享ける」(享有)。希望各位來到京都之前先理解這項基本道理。

守護京都的神力

為什麼造訪京都就能求得保佑呢?我們必須回溯至一千二百多年以前,平安京落成之時。了解平安京的建造過程後,自然就會明白。

人們來到京都之所以能獲得保佑,其實是因為京都受到諸多神明的守護。

平安京興建之前,桓武天皇原本將首都設在長岡。長岡位於現今「京都御所」西南方十多公里處。然而僅僅十年之後又遷都至京都。箇中原因似乎就是為了逃離無形的「妖魔」,以求無形的「神佛」庇佑。

我剛才說「ご利益」憑藉法力而得。為使法力發揮作用,祈願者得先保有潔淨的心緒。前往神社、佛寺參拜時必須先至「手水舍」淨身,即是這個道理。

舉個日常生活的例子:化妝時若想畫得美美的,就得先將臉部整理乾淨。衣服也一樣,若想穿得漂亮,就得先調整好體態。

另外,品嚐美食時如果腸胃狀況不佳,也就吃不出美味之處。由此可知,事前準備真的非常重要。

和上述例子相同,開運的必要條件,就是要確定自己沒有厄運纏身。桓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時,也運用了許多方法以防厄運侵襲。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例,便是風水學中的「四神相應」之說。

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

所謂「四神相應」,意即掌管天空四個方位的四位神明,以及與其相應的四種地形。亞洲各地自古以來都有類似的信仰,每個國家的對應方式不盡相同,日本一般以「山川道澤」對應之。玄武對應丘陵、青龍對應清流、白虎對應大道、朱雀對應湖沼。

平安京正具備了四神相應的地形。玄武方對應的是「船岡山」、青龍方有「鴨川」、白虎方有「山陰道」、朱雀方則有「巨椋池」,完全符合四神相應的條件。桓武天皇發現這點時,肯定拍著膝蓋嘆了聲「妙哉」。他當初遷都長岡,是想擺脫奈良的佛教勢力;十年後再次遷都,無疑是因為找到了這塊四神相應的寶地。桓武天皇將天災和近親的不幸遭遇,全歸因於「地」,決定另覓他處,再次遷都。京都這塊土地,對他而言完全是意外的收穫。他後來便喜孜孜地將首都遷到了京都。

船岡山(圖/時報出版提供)
船岡山(圖/時報出版提供)

在科學尚未發達的時代,人們將一切災厄歸因於無形的「邪惡力量」,其中又以怨靈最具代表性。若想對抗無形的「邪」,唯一的方法就是倚賴無形的「神」,這就是風水學、陰陽道的由來。桓武天皇將首都設在四方神明守護之地後,應該也鬆了一口氣吧。

儘管首都占盡地利,天皇仍然感到不安,因此又在「鬼門」下了番工夫。「鬼門」正如字面,指的是鬼怪出入的方位。陰陽道的鬼門位於丑寅,亦即東北方。日本人每年節分都會朝著吉利的方位大口吃下「惠方卷」。所謂「惠方」亦即吉利方位,每年都不一樣;「凶方」卻從不改變,無論何時都是丑寅方。因此日本人總是忌諱這個方位,還會在此擺上避邪物品。

桓武天皇在京都東北方位設置了兩座寺院:遠方比叡山的「延曆寺」,以及比叡山和御所中間的「赤山禪院」。而最重要的御所鬼門,則設計成凹角,還擺了可以避邪的「神猿」鎮守該處。

為何是猴子而非其他動物?一說因為丑寅的對角為「未申」,另一說則因「神猿」(masaru)與「妖魔離去」(魔が去る,ma ga saru)音近所致,然而無人知其真偽。

話說回來,所謂的「鬼」又是什麼?這也可說是平安京興建後的產物。在這之前或許有概念意義上的「鬼」,但是直到平安時代,「鬼」才真正定型。

「鬼」通常頭上長著兩支尖角,穿著虎皮做的衣服,口有獠牙,指爪銳利。這酷似牛與虎的外形,其實是由鬼門的方位丑寅而來。換句話說,先有鬼門這個概念,才有「鬼」的形象產生。另外,「鬼」的讀音,一說由意指不存在者的「居ぬ」(おぬ﹝onu﹞)演變而來,另一說則因鬼門在陰陽道中屬「陰」(おん﹝on﹞)。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確定這個詞源自平安京。

資料補充|

1、桓武天皇:日本第五十代天皇,在位期間為西元七八一至八O六年。桓武天皇即位時,首都位於奈良的平城京,西元七八四年遷都至長岡京,西元七九四年又遷都至平安京,開啟平安時代。

2、節分:原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天,江戶時代後專指立春前一天,當天有許多驅邪招福的習俗活動,如撒豆子、吃惠方卷等。

3、未申:日語十二地支的讀音與十二生肖相同,因此「未申」讀作「羊猴」(ひつじさる),下文的「丑寅」則讀作「牛虎」(うしとら)。

4、鬼:日語的「鬼」(おに(oni))指的是下文描述的有角妖怪,鬼魂則稱為「幽霊」(ゆうれい(yurei))。

作者介紹│柏井壽

1952年生,在地京都人,是京都旅遊、京都旅宿主題的領頭人物。憑著極強取材力、精準的文字描寫、獨特的眼光,造就出獨樹一幟的柏井壽風格。在美食與旅遊領域發表受人注目的評論,作品發表於《Discover Japan》《ノジュール》《dancyu》《歷史街道》等日本著名雜誌。天生熱愛旅行,現執筆京都和日本各地的遊記和散文。同時也擔任眾多電視節目與雜誌的京都特輯監督。2013年設立京都旅遊平台「日本 味の宿」,掀起京都旅宿熱潮,人氣極盛。曾推出小說《鴨川食堂》系列。

本文經授權選摘自時報出版《一個人的京都夏季遊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