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錢人家常常養出敗家子?心理師揭富爸媽教育孩子最致命錯誤

2020-08-28 12:12

? 人氣

如果都用錢來跟人互動,只會交到受錢吸引的人,一旦身上沒有錢時,這些人自然也會因為沒有油水可撈而鄙視你、離開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了錢以外,你還有什麼是值得別人肯定的?值得自己肯定的?

如果因為疼愛子女,就用滿足他所有物質需求的方式疼愛他、討他歡心……

成長過程如果只有錢和物質的養分,子女長大以後只會認得錢,只懂得追求無止盡物欲的滿足。

可以提供子女適度的物質滿足,但也要教導他們學習分辨與控制自己的物欲,而不是被物欲牽著走。

教導子女有計畫地使用金錢,以及合理的使用方式,而不是放任其隨意揮霍。

讓子女知道,錢很重要,但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比錢更重要的事情。

讓子女知道,錢是父母努力工作得來,不是理所當然的,讓他們知道你們的辛苦與付出。

適時表達對子女的愛。

面對物質欲望的思考練習

金錢的魔力很容易讓人盲了眼,以物化的觀點去衡量所有事情,因此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可以好好想想以下幾個問題:

一、錢的功能為何?用途有哪些?

二、什麼是用錢買不到的?

三、 想一下自己主要把錢花在哪裡,這些支出是生活基本必需品嗎?還是非必需的奢侈品?如果是後者,可以進一步思考,自己從這些奢侈品中獲得什麼?這些奢侈品最後到哪裡去了?留下些什麼?

四、 我想要的東西,是不是我真正需要且會用到的東西?

五、 還有什麼是跟金錢利益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事情?如何把握或經營這些錢以外的重要人事物?

六、 我是否常會用金錢衡量別人的價值或自己?個人的價值還可以用什麼錢以外的標準來衡量?

七、 我花多少時間和心力在追求超過生活所必需的金錢?這對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作者介紹│郭彥余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畢,投入諮商實務工作多年,也長年於教育界的第一現場服務,是諮商心理師,也是學校輔導老師。喜歡閱讀與思考,並從中反覆沉澱與更新自己。著有《隱喻治療》、《同學,你只是不想太累》一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關係物化:那些假愛之名的需索與控制,是否真是我們想要的愛?》(原標題:你要什麼都給你了,為什麼還覺得不夠?──用百依百順取代教養責任)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