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其實很痛苦!心理師:孩子會這麼乖,其實是父母「情緒勒索」造成的

2020-08-04 11:49

? 人氣

「幾年前,她父親因為對我長期施暴,鬧上法院,判准離婚。從那之後,每到晚上我都感到很恐懼,我要她來陪我一起睡覺,我會覺得比較有安全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來如此,這孩子成了母親的情緒伴侶了。

於是,這孩子雖然在學習上感到志趣不合,念不下去,卻不敢對母親開口,要求辦休學,準備重考。口頭上是說「母親不會答應」,內心深處卻是擔心,做出這樣的請求,便不再是母親眼中的乖孩子,只好有意無意地發展出身體病痛來表達自己不想去上學的意圖。

因為,在她心中,只有保持乖孩子的形象,才是照顧母親需求、滿足母親期待,並與母親持續保持情感連結的最好方式。

孩子狀態的父母促成自我犧牲的孩子

孩子基於對父母的愛,總是能敏銳地察覺父母的心情,同時滿足父母的需要。有時候,孩子是透過乖巧、順從、懂事,回頭照顧父母內心的缺憾。在此同時,孩子也不斷地犧牲自己的需求,特別是對於未來發展的決定權。

很多時候,當父母本身沒有足夠的成長,或者因為某些事件而退化成了「孩子狀態」時,孩子便可能回過頭來成了父母的照顧者。而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與父母不同的主張,又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時,只好下意識地犧牲獨立自主的自我期待,以解決內心深處覺得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惡感。

當孩子內心強烈渴求獨立自主,又必須繼續照顧父母的需求時,為了平衡兩者,便會發展出許多令人費解的莫名症狀,或自我破壞的行為模式,正如上述案例中的高中孩子一樣。

所以,真正該正視的,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是否無意間讓自己處在一個孩子的狀態中,而讓真正該要被關愛的孩子,回過頭來貼心地照料我們這個外表貌似成熟,但內心匱乏無力的大人。

讓孩子充滿罪惡感的情緒勒索

因為從事助人工作的關係,常在會談或演講授課的各種場合中,聽到年輕朋友的抱怨:

「我只是要轉換個跑道,我父母就擔心得要命。一天到晚要我三思而後行,他們擔心的,難道我就沒想過嗎?」

還有的孩子說:「我爸媽說,他們很為難。一想到我要轉換跑道,就吃不下,睡不著。我跟他們說,這是我的人生,我自己負責,請他們不要擔心。他們就說:『天下父母心,哪有不擔心的?』但是,看到他們擔心成這樣,我很懷疑是否還要堅持下去。」

這正是一種情緒勒索,透過讓孩子的內心充斥著罪惡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堅持。此刻,父母變成了孩子狀態(吃不下、睡不著,需要有人安撫照顧),反過來要孩子回頭解決他們的擔心、恐懼與焦慮。

於是,孩子便無法真正大刀闊斧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了!

支持孩子往前看,自己的人生自己照顧

真正「為了孩子好」,不是為孩子擔心、操煩,而是讓孩子回到孩子的角色,放手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創造專屬於自己人生的成功快樂。

請相信,孩子出生便已具備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成功快樂的能力了。父母的任務是催化孩子將這些能力充分地展現出來,而非左右孩子該如何使用這些能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若是帶有過多的焦慮、恐懼或擔心,往往來自於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創傷經驗,或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一些未能完成的缺憾。這些問題該由大人自己去處理,而非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去承擔,甚至無意間成了父母的照顧者,而無法將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

如果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一直回頭看父母,如何將心力聚焦在眼前的挑戰,又如何全力以赴地追求成就呢?

父母唯有安頓好自己的內心,才能有足夠堅實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成長。請用個成人的心態,照顧好自己吧!如此,孩子便能毫無罣礙地充分發展自己的人生,長成自己真正的模樣。

*文中案例均經過編修,以符合助人專業倫理

文/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愛心理(原標題:乖孩子真棒?心理師:孩子的貼心其實是「小老公/小老婆」現象)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