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許多名校畢業的學生,出社會後容易變成工作狂?史丹佛心理學家這樣分析…

2017-07-14 05:20

? 人氣

當你抵達矽谷,這個孕育臉書、推特、谷歌和史丹佛大學的城市時,幾乎立刻就能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快活的能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管是在市中心的帕羅‧奧多咖啡館(Palo Alto Café),聽到新興創業家與自稱投資客者之間興奮的交談;或是在史丹佛大學由諾貝爾獎得主教授們授課的課堂上,這股生氣蓬勃的感覺,彷彿是具體有形的,伸手即可碰觸。

你身邊盡是充滿著機會、創新與成功的蓬勃生機。

但是,若你仔細聆聽,就會發現其實在這股意氣風發的氛圍裡,潛藏有一種別具特色的噪音:慢性焦慮的噪音

我剛到史丹佛唸研究所時,在第一個學年間,自殺人數之多,讓我極為震驚。

我們置身於堪稱全世界最精緻絕美、又陽光燦爛的校園裡,在棕櫚樹夾道的路上騎著單車到教室,身邊盡是天資聰穎的學者和同學,可是,他們卻有著那麼多的悲慘苦痛。

當我為這些事件感到驚訝和傷心之餘,一位史丹佛的同學和我悲中生智,為學生們開辦了「快樂與正念工作坊」,我還幫忙共同首創一門「快樂心理學」的課程。

在教授這些課程期間,我開始瞭解人們的焦慮和苦痛來自何處。而且這群人不僅限於史丹佛,還有整個矽谷。事實上就我所知,在耶魯、哥倫比亞和曼哈頓所有住著成就非凡者的社區也是如此。

這些渴望成功、同時也飽受名利追逐苦痛折磨的人們汲汲於未來,個個狂熱地拚搏,只為追求一項又一項的成就。結果是,他們無法活在當下,人在心不在,即使已功成名就也無法感到滿足,更別提要享受生命了

快樂就是:現在忍受,將來享受?!

(示意圖非本人/Hamza Butt@flickr)
快樂生活的定義是什麼?(示意圖非本人/Hamza Butt@flickr

賈姬‧羅特曼(Jackie Rotman)是我教過的眾多明星學生之一。她對「成功」這件事一點也不陌生。

在青少女時期,她為社區服務所做的貢獻,就已經吸引許多媒體爭相報導而廣為人知了。年方十四時,她便創立「現在大家來跳舞」(Everybody Dance Now),這是個專門教導弱勢青少年學習舞蹈,藉此協助他們遠離幫派、培養自信的非營利組織。

此外,她在高中的各項表現也超越群倫,得過許多獎學金,並在當選加州豆蔻小姐後,獲得夢寐以求的史丹佛大學入學許可。

在那裡,她繼續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把她的非營利組織擴展到全國各地,除了參加全世界街舞界的指標性節目〈MTV美國街舞爭霸戰〉之外,還名列《魅力》(Glamour)雜誌評選為十大傑出學院女性。

賈姬一直都知道自己必須力爭上游、出類拔萃才能進入名校。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旦躋身菁英大學後,仍分秒不得懈怠,得頂著超級學霸的光環,繼續累積成就才行。

她一進史丹佛後就立刻發現,人人都心無旁騖,滿腦子只想著要努力爭取更多的獎項、贏得更多的讚譽,追求更大的成功,這讓她很苦惱。「甚至在介紹別人的時候,你的介紹詞還不能忘記提到他們過去的成就:這位是某某某,有過這些豐功偉業。」賈姬這樣分享道。

她覺得心力交瘁。但教授們告訴她,她必須更上層樓,而且事不宜遲,動作要快,才不會落在同學後頭。

「我的朋友們不是創辦全國叫好的非營利組織、羅德獎的得主(Rhodes Scholars,全世界著名的獎學金,具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美譽)或被《富比士雜誌》提名為「『二十歲以下菁英』(20 under 20),就是奧運選手等級的運動員。我還有位朋友是加州最年輕的市議員,也是第三位獲得歐普拉支持的政壇候選人,而他才只是大二的學生而已!」

(圖/翻攝自youtube)
賈姬‧羅特曼(Jackie Rotman)在TED演講。(資料畫面/翻攝自youtube

賈姬舉一個十九歲、要以大學新生身分申請獎學金的學生為例。這個獎學金會要求學生得提出未來進入研究所預計進行的研究計畫、打算選修的課程、畢業後要找的工作,他的十年規畫、計畫要解決的世界問題,以及這些方法可能產生的結果,此外還要描述屆時可以展現的多方面領導經驗。

「你被逼著去思考那麼遙遠的未來...這根本是一場汲汲營營、競爭激烈的的『老鼠賽跑』!」

卡蘿‧佩托夫斯基(Carole Petrofsky)是史丹佛大學身心健康促進中心主任,我和她一起開辦了史丹佛的第一門快樂心理學課程。

她向我解釋什麼是「史丹佛鴨子症候群」(Stanford Duck Syndrome)。表面上,學生們像一群怡然自得的鴨子,在陽光下悠然自在地划水,心滿意足地沈浸在成功的榮耀和喜悅中。

可是,如果你透視水面之下,會發現陰暗面就在那裡:鴨子們的雙腳得拚命划動,才能奮力保持浮在水面上,同時繼續前進

卡蘿也分享了一位學生的故事。這個學生在上過第一堂快樂課之後來找她,說自己非得退選不可。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它跟我所學到的一切完全背道而馳。

我的父母告訴我,我必須成為非常、非常成功的人。等我逐漸長大,我又問我父母,我需要做什麼才會非常、非常成功,他們說就是要非常、非常努力。

隨著時間過去,我再問他們,那我如何能得知自己是否夠努力,他們說:「當你覺得自己在受苦時,就代表你夠努力了。』」卡蘿解釋說,這種心態就是史丹佛功成名就者的盲點,他們不斷專注在追逐成就上,而且相信本來就應該付出犧牲自己幸福的代價。

(圖/Cory Schadt@unsplash)
放慢腳步享受生活的當下,別成為了「鴨子」還不自知!(示意圖/Cory Schadt@unsplash)

這種激烈的競爭不只發生在史丹佛或矽谷,而是無處不在。不管你是從事哪一行,都被鼓勵要不停在待辦清單上打勾,而且要不斷精進,放眼未來。

工作上永遠有你可以積極參與的事務,好讓自己更上層樓:你可以只負責一項計畫或承擔一個責任,或是,你也可以多押注一項附加投資,增加贏面!

職場上永遠都有加班時間比你長的同事,讓你反思自己能夠、而且也應該做得更多。所以你馬不停蹄、戮力以赴、超越目標,不斷跟你野心勃勃的代辦事項清單玩著追趕進度的遊戲。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你犧牲了當下,在生活中「缺席」了。你捨棄個人的快樂,忍受負面的感覺與龐大的壓力,因為你相信,最後的結果會是值得的,一切將會苦盡甘來。

你陷入得不斷達陣的強迫狀態中,一心只想為自己的履歷表添油加料,在你的扁帽別上一根又一根羽毛。當你還未完成一項任務,心思就已經飛奔到下一個工作上。

甚至好不容易下班回家後,你也可能一邊洗碗,還一邊想著列出需要處理的雜事。待辦事項溢滿了整個生活,讓你一直追著時間跑。於是,你身在現在,心卻想要去未來。

如果你認為幸福快樂就在成功的另一端,那麼你的大腦將永遠無法獲得這個感覺。

當人人都抱著「先成功,才會快樂幸福」的想法時,就會分秒不鬆懈、不斷往前狂奔邁進,而不會停下腳步自問,這對你來說行不行得通,而且你甚至還可能會為自己的恆毅力感到十分得意。

研究顯示,兒童延遲滿足的能力,預示了他們未來的人生是否能成功。

曾有一個研究是這樣的:給小孩子一點小禮物(像是一顆棉花糖或一片餅乾之類的零食),然後告訴他們,如果不馬上吃掉,稍後就會得到加倍或更多的獎賞。結果,那些能夠忍耐、等待的孩子,長大後的成就比較高,面對挫折也比較能堅持下去。

這個「棉花糖理論」告訴我們,在個性上比較能夠自律,願意忍受一時的「痛苦」(沒馬上吃到棉花糖),來獲取更大的甜美果實(吃到兩顆棉花糖)的人,未來似乎會比較有「出息」。(延伸閱讀:棉花糖實驗之父打臉暢銷作家:堅持吃苦,你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可是,如果我們不斷地延遲享樂,願意犧牲眼前的利益,去換取想要追求的目標;也以為完成目標後,會享受到加倍的快樂(不論結果是否真能如願,又或只是你自己一廂情願),這個延遲的過程將可能永無止盡,進而轉變為工作狂的行徑,離你原先一心想追尋的成功與幸福愈來愈遠

作者簡介|艾瑪‧賽佩拉(Emma Seppälä, PH.D.)

美國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史丹佛大學「慈悲與利他主義研究教育中心科學部主任」,教授「快樂心理學」,為該研究領域的先驅。

創設高人氣的新聞網站「實現日報」(Fulfillment Daily),並長期為哈佛商業評論、今日心理學與赫芬頓郵報等媒體撰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你快樂,所以你成功:史丹佛大學最重要的快樂心理課,打破6大慣性成功迷思,化快樂為生產力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