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采華專欄】吃,到底是身體力行的事,需要所有感官的參與

2017-07-02 06:30

? 人氣

在巴黎用谷歌地圖上大家的推薦,找了一家接近米其林但沒有星的半正式餐廳,女兒可以開開眼界,也不會過於正式而不自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道菜的排法和盤子都很米其林,桌布也很白,沒有不好吃,但每道菜食材的味道是分離的,少了最後的神來一筆把菜完成。好似交響樂團的成員都是上乘樂手,但沒有指揮的宏觀,散散一團。

夏日炎炎的法國,番茄是每一家餐廳少不了的前菜,一個月中從南到北都吃到了,這家巴黎廚師非得加這加那,切割番茄也要切得方正大小統一,離相番茄。小女兒Wa說「這是什麼啊?」此乃番茄是也。她吃了一口居然堅持不再吃,她沒有和我一樣浪費食物的罪惡感,是幸也不幸。

在中世紀的古城Gordes一家餐廳的番茄前菜,在比較下就很清楚了,這個廚師就把大大小小紅黃綠番茄切一盤,瀟灑地散在盤上,灑點鹽、橄欖油,菜單上註明這是某某先生種的,那是普羅旺斯的陽光曬出來最足味的番茄,可以感受法國南部的土壤優渥及天候帶給人的幸福。

這就像在新認識的宜蘭朋友家吃當地的有機米,朋友並沒有特別說明米的來源,因為那是天天家裡吃的米。飯一入口,我驚為天人,粒粒吃到宜蘭土壤大氣的功力,和宜蘭米農對土地的愛。

人生並不可能事事簡單就好,歷史悠久的法國菜及中國菜多要功夫,但一般在大城市的人,除非自己種或找到農家買,想要吃到有番茄味的番茄都很難,想簡單要花好多心力。

花心力在刀工、擺設前,得先找到好番茄,巴黎這家廚師飯後也走出來,我才了然為何午餐平平。主廚不在,今天是兩位日本年輕二廚掌廚,能在巴黎名餐廳找到這份工作其實不簡單,怪不得那天有好幾桌日本人,畢竟日本人總是很照顧自己人。

我知道日本文化喜歡保持食材生生原味的天性,但今天在這個新式法式餐裡,需要再加最後一把勁,煮或不煮都得把味表現出來,不然美味散在盤子裡,只有法國的表面卻沒有法國味,好可惜。

那天一桌坐了二位中年法國男人,一位有點胖,他們的桌上有好多瓶酒,經理不但要開酒倒酒,還要講酒聊天,他根本忙不過來。他只有在進門時問我一句「Madam,需要一杯香檳嗎?」就再也沒空照顧我這個很需要照顧的Madam(那杯20歐元的香檳是在巴黎兩個禮拜,滋味排名很後面的)。問了助手要選那一個白酒配我的魚,她也不知道。

另一桌是老年體面、會法語的日本夫婦慶祝生日,每一道菜都配一杯酒,太太上一杯還沒喝完,下一杯已經來了,兩人話不多,表情也不多,想想如果面對真的好菜好酒,多多少少可以忘記日本式的拘謹,盡情地享受慶祝生日。

人生可以試試米其林餐,一星、二星、三星,那是一種觀點,給人生一個短暫的刺激和也許會永恆留下的回憶。

我的米其林記憶大部份是吃到飽死了,最後又上來一車子的甜點和起士,送帳單又附上4個小甜點,可能是為了開帳單時不要在意那個嚇死人的數字,但那一頓25歐元的小管滋味,很深刻也很抽象,因為沒有任何安排、沒有期望,只有有勁的在地風、法國南部獨有的閃閃陽光、梵谷飢餓、法國腔很重的英語對話、小孩不停喧嘩,美味是味,更是那時刻中所有細胞吸收釋放的感覺。

「吃」,是必須身體力行的事,需要所有感官的參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