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男孩到風靡全球的時尚大師!看看設計鬼才Paul Smith是怎麼辦到的?

2017-06-27 14:35

? 人氣

英國設計鬼才Paul Smith的巡迴展來台灣了!看展覽深入了解他如何從英國中部的小鎮起家,一步一步打造出全球時尚指標品牌。(圖/Paul Smith,MOT TIMES明日誌提供)

英國設計鬼才Paul Smith的巡迴展來台灣了!看展覽深入了解他如何從英國中部的小鎮起家,一步一步打造出全球時尚指標品牌。(圖/Paul Smith,MOT TIMES明日誌提供)


一件俐落穩重的西裝下,藏著色彩鮮豔的襯裡,對 Paul Smith 來說,經典中帶有叛逆(Classic with a Twist),雖令人意想不到,卻是生存之道。從一位設計師、一個 LOGO 到一間響亮全球的品牌公司,Paul Smith 始終用破格的視角,使設計「超越」設計。套用他所講的一句話:「我喜歡混合那些令人無法預測的事情,那些你永遠不會想到可以並存的樂趣。因為設計從來不該只依循規則公式。」
不只如此!Paul Smith 也在發表會現場與記者們分享:「我希望大家來到這個展覽,能看到我謙遜的開始;如果你能夠從中得到些什麼,那麼隔天,你或將開始改變你的餘生。」會不會我們也因為他的隻字片語,對人生有所改觀呢?來聽聽他怎麼說吧!

Paul Smith 是英國經典和剪裁風格的代名詞,還是一個 Big Name!他在全球時尚領域創造了一股獨特的模式,以顛覆細節、致力工藝的同心圓向外擴張,將時尚、建築、影像、音樂、藝術及生活之間的隔閡抹去,使品牌成為「流動的概念」。今天,Paul Smith 不僅是一件衣服、一台車、一盞燈,還是一種生活態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此拒絕規則的自由意念設計,深深影響了整個品牌的思考維度;從 1970 年創立同名公司到現在,Paul Smith 依然保持著幽默與好奇心,向世界提問。「我總是以這樣的方式感到自豪,那不是幼稚,而是像孩子般地提出問題,一種開放的心態。畢卡索說他花了一輩子,只為了嘗試像一個孩子作畫,那也是因為他渴望自由。」Paul Smith 在某次採訪中這麼回答。

佔領感官的跨界聯名

圍繞扎實裁縫工藝及優雅的英式幽默,Paul Smith 近五十年的時尚演進,也衍生強烈的商業營銷意識;他的設計活力與無可取代的識別標誌,不只活躍於時尚界,無限擴大的設計生態鏈更進化為日常生活中的任何靈感;遍布全球 73 個國家的販售,讓 Paul 名列世界上成功的時尚商人,亦引起全球知名品牌爭相跨界合作,像是與 Mini Cooper 合作推出的 24 色全印刷經典條紋車《MINI Paul Smith》、Anglepoise 的設計燈具《Type 75》、聯名Cappellini 推出的家具系列《Mondo Collection》、與 Land Rover 聯名的客製化《Defender》、德國徠卡《LEICA X2》或瑞士筆廠卡達 Caran d'Ache 的《849 Paul Smith》...等聯名,都道出 Paul Smith 對色彩與線條的獨特辨識度,讓人在生活中耳目一新。

mini paul smith.jpg
Paul Smith 與 Mini Cooper 合作推出的經典條紋車《MINI Paul Smith》,以俏皮跳躍的色彩,替經典車款增童趣性格。(圖/Paul Smith,MOT TIMES明日誌提供)

隱藏在頂尖設計腦內的靈光

Paul Smith 在全球的知名度,除了揭示他對創作的獨到見解外,亦反應出其深深沉浸在視覺藝術及流行文化的原力;他作品的靈感異常地廣泛,甚至還是個舉世聞名、愛收藏的「囤積者」;位於倫敦 Covent Garden 的辦公室及地下室,更被戲稱為「愚蠢的部門」,裡頭放置各種形式的古怪物件,就連辦公桌也形同開放的展示平台;擠滿瘋狂色彩、全球設計標本及大量書籍。「在一個充滿事物的世界裡,一切看起來都很像,然而這更突顯出『個人主義從未如此重要』;作為設計師,你必須『騰出空間來打破規則』。」Paul 在 2014 年 Design Museum 的策展前夕這麼說。

paul smith coven garden.jpg
走入 Paul Smith 位於倫敦柯芬園的辦公室場景,他所收集的各種怪奇物件,展示出強烈的個人風格。(圖/Paul Smith,MOT TIMES明日誌提供)
paul smith workshop.jpg
創意發生的地方 !工作室中彩色繽紛的素材,為Paul Smith 帶來源源不絕的設計創意。(圖/Paul Smith,MOT TIMES明日誌提供)

這次繼英國、比利時、日本後,台灣將成為全球第四個展出「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英國設計鬼才 Paul Smith世界巡迴特展」的國家。設計迷們能於台北華山近距離感受 Paul Smith 靈感來源的創意,走入這位頂尖設計腦內重地。有趣的是,展場內重現 Paul Smith 當年位於 Nottingham Byard Lane 大小僅有 3 米 x 3 米 的第一家店鋪,以真實場景見證品牌成為時尚領導的生涯起點;「Inside Paul's Head」為名的數位空間,則是運多媒體呈現各種靜態與動態影像,邀請各位領略 Paul 腦中激盪靈感的過程,他更笑稱:「當你從這個空間走出來的時候,你可能需要一枚阿司匹林來鎮定你所看到的驚奇想法。」

paul smith's first shop.jpg
展覽完整重現 Paul Smith 於 1970 年在英國小鎮創立的第一家店舖,僅 3米 x 3 米的狹小空間是時尚品牌的起點。(圖/Antony Crolla,MOT TIMES明日誌提供)

靈感與創意的重量級殿堂

依循著靈感與創意的展覽主軸,「Paul’s Art Wall」展示了 Paul 從十歲開始收集與創作的圖畫及照片,超過 500 件包括 Andy Warhol、David Hockney 和 Banksy 等著名藝術家的作品,都是從倫敦工作室中精挑細選出來,而裡頭也隱藏著Paul妻子Pauline Denyer 的畫作。而「Paul’s Office」區域,則是完整呈現靈感的創始地;人們能在 7 萬顆鈕釦所組成的巨大牆面「The Button Wall」,窺探 Paul Smith 專注色彩符碼與獨具巧思的講究細節;另外,「Posted Objects 郵寄禮物」區域展出來自世界各地貼上郵票就寄給Paul的的禮物,以幽默莞爾的方式,解釋這位偉大收藏家的私下喜好。「Collections 經典服飾」、「Collaborations 聯名品牌」與「The Shops 全球門市」場域,更齊力分享這位頑童紳士包羅萬象的創意英式觀點,為展覽再添高潮。

paul smith 鈕扣牆
Paul Smith與 7 萬顆鈕釦所組成繽紛鈕扣牆。(圖/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 英國設計鬼才 Paul Smith世界巡迴特展粉絲專頁)

「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英國設計鬼才 Paul Smith世界巡迴特展」,展現了一位頂級設計師致力於創新的熱情,並探究工作背後的靈感構成。正如同 Paul Smith 所說:「You can find inspiration in everything. If you can't, then you're not looking properly.」(人能在一切事物中找到靈感。如果你沒有,那麼一定是用錯方式了。)

MOT TIMES明日誌與 Paul Smith 的獨家對談

Q:如果你可以回到 20 歲的年輕時期,你想做什麼改變?
A:我不後悔現在做的每一件事、踏出的每一步,都很享受其中。但如果真的要說的話,應該是再受好一點的教育吧。

Q:從 Paul Smith 創立以來,你從顧客身上學習到了什麼?
A:我很喜歡你問的這個問題。設計是關於「溝通」,這意味著知道什麼時候該「聽」而不是「說話」;我到現在還會常常到 Nottingham 的創始店,實際和客人聊天,聽聽他們對於商品、裝潢或任何世代潮流議題的一些想法。Paul Smith 至今,所有的商品都是立基於這樣的需求。

 

paul smith post it
離場前的區域,一盞等比放大 Anglepoise《Type 75》聯名檯燈,照著一張巨大便利貼;上頭寫著:「Everyday is a new beginning」(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圖/MOT TIMES明日誌提供)

聽完以上 Paul Smith 的精彩分享,是否有觸動到你內心深處呢?想知道更多關於 Paul Smith 的大小事,千萬別錯過 6 月17 日開始在華山登場的「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英國設計鬼才 Paul Smith世界巡迴特展」展覽,Paul Smith 的一切秘密,都在這裡為你揭開。

▌展覽資訊

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 英國設計鬼才Paul Smith世界巡迴特展
展期:2017.6.17~2017.9.3
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 18:00(17:30停止賣票、入場)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東二館AB倉庫

文/Qbee Shao
編輯/ 黃品嘉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MOT TIMES明日誌 (原標題:Stop Making Sense,Think differently! 從台北華山走進頑童紳士 Paul Smith 的設計腦。)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