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和你想的不一樣:別再說星鏈計畫是6G了!

2020-07-28 09:23

? 人氣

因此衛星通訊不是5G更不是6G,未來5G和6G的主角還是地面基地台,衛星只是「配角」而已,在某些深山或鄉村人煙稀少的地方,或是海洋上沒有基地台的地方,或長程飛行的無人機不可能使用地面基地台,另外全球還有30億人沒有光纖網路可以使用,這些都是星鏈計畫可以開發的市場,不過這樣的需求有多大?是不是需要這麼多衛星,就是另外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的投資人如何因應?

除了SpaceX,英國新創公司OneWeb順利發射首批6顆互聯網衛星,未來計劃部署650顆衛星打造「星座(constellation)」,加拿大Telesat公司預計發射512顆衛星,Amazon公司也開始了「柯伊伯計劃(Project Kuiper)」預計發射3,200個衞星提供物聯網服務,這麼多企業陸續投入衛星計畫,一定需要許多零組件,台灣有許多相關的公司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賺上一票,至於這些衞星公司最後會不會賺錢就不必我們去擔心了!反正美國的投資圈多的是錢。

有趣的是,英國新創公司OneWeb已經宣布破產,這個只能怪創辦人唬爛的技術不夠,我相信這件事情不會發生在SpaceX身上,這種「超前衛」的科技新創公司,成功的重點在於如何畫大餅炒股票,才能從市場上拿到足夠的資金來讓公司撐到科幻電影裡的未來世界發生,這一點OneWeb的創辦人就得向馬斯克好好學習了!

星鏈計畫的戰略意義大於商業價值

事實上從商業的角度,星鏈計畫的衛星主要就是取代傳統的中軌道衛星,搶食現有的衛星通訊市場,由於舊衛星的發射與維修成本高,會漸漸被星鏈計畫的衛星取代,至於有沒有馬斯克說的一年300億美元,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但是從戰略的角度,現在中軌道的衛星愈來愈擠了,只有低軌道還空著,因此世界各國「先搶先贏」,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不必考慮成本的問題了!

當然,我們前面討論的都是「最近的未來(Nearly future)」,遙遠的未來很難評估,或許有一天我們出國搭的飛機都是無人機,那就真的要靠星鏈計畫的衛星大顯身手了!要注意,我是說跨國無人機,不是地面上的無人車,城市裡的無人車還是得靠地面基地台才行!或許還有一些未來世界的創新應用我們還沒想到,大家可以一起來腦力激盪一下。

自媒體的問題 還是必須回到科技基礎教育

講到非體制內的科普教育,我建議大家除了看Youutbe上網紅的介紹,最好再加上專業的科普媒體學習比較好,例如:科學月刊、科學人雜誌,它們的作者大多是學校教授,是真正的專家,無奈的是現代人不喜歡這些八股的方式學習,反而喜歡自媒體用各種有趣俏皮的方式學習,因此專業的科普媒體應該加把勁,學習網紅們轉型成有趣俏皮的自媒體,也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跨領域知識的推廣關係到國家的整體競爭力,科學技術、醫療保健、法律智財、財務金融、經營管理、教育文化等都是跨領域的重點,而且也不能都依賴學校教育,台灣還有許多產業專家,如何將學術界與各行各業產業專家結合起來,讓大家一起努力貢獻專業,進行跨領域知識交流,協助台灣的產業創新與人才培育,這是政府應該思考的,也是《知識力專家社群》努力的方向。


作者為台大電機博士,知識力專家社群創辦人。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