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和你想的不一樣:別再說星鏈計畫是6G了!

2020-07-28 09:23

? 人氣

這裡要強調,5G的基地台目前是以頻率6GHz以下(Sub 6GHz)的電磁波比較可行,繞射效果好,基地台數目大約是4G的兩倍,但是毫米波由於繞射效果不好,必須建置大量基地台,未來是否能夠完全覆蓋地面還有待觀察,或許以「熱點(Hotspot)」的方式建置比較可行,類似現在的WiFi熱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來看一個自媒體影片的實際案例

影片說:星鏈計畫預計投入100億美元,提供全球範圍的網路服務,這相較於中國的2千億美元,美國的1,500億美元投入5G基地台建設,卻僅僅覆蓋兩個國家,星鏈計畫簡直就是太便宜了!

大家看出錯在那裡嗎?星鏈計畫預計投入100億美元只計畫建置12,000個衛星(基地台),每個衛星提供20Gbps服務「全球範圍」;中國花了2千億美元計畫建置1百萬個基地台,每個基地台提供20Gbps服務「中國大陸」,我們算一下總資料傳輸率是多少?同時能夠分給多少人使用?

假設5G在中國大陸有1億個人同時使用,那平均每個人分到200Mbps(20Gbps*1百萬個基地台/1億人=200Mbps),如果使用星鏈計畫,假設大陸分到1千顆衛星,那麼每個人只能分到200Kbps(20Gbps*1千顆衛星/1億人=200Kbps),差很多吧!拿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來比較成本,還說星鏈計畫簡直就是太便宜了?

中國的5G系統建設之所以要花2千億美元,裡面很大一部分是為了達成5G的系統要求,速度快、高可靠、低延遲等,必須大量建置基地台與「邊緣雲端(Edge cloud)」,這些都是衛星根本做不到的。

此外,星鏈計畫使用的低軌道衛星繞行地球一圈只要大約100分鐘,代表需要大量的地面接收站轉送資料,因此建置成本肯定不只100億美元,就算真的只有100億美元那也只是建置成本,沒有包含後續的維修和營運成本,衛星每3~5年壽終正寢的更換成本。想想地面上的基地台壞了,派個「地球人」爬到屋頂修修就好了;太空中的衛星壞了怎麼辦?那得派「太空人」搭太空梭到外太空維修,成本太高我猜他們應該會直接把它炸掉重新發射一顆還比較便宜。

衛星通訊不是5G 更不是6G

5G的第一個特性:增強行動寬頻上網(eMBB),就是「速度快」,從上面的例子知道速度快要用小型基地台而不是衛星;第二個特性:高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就是「反應快」,必須支援1毫秒的延遲,而低軌道衛星的延遲時間是20毫秒,這也差太多了!第三個特性:大量裝置連網通訊(mMTC),就是「裝置多」,支援每平方公里100萬個以上的連網裝置,而且必須非常省電、非常便宜,星鏈計畫的衛星使用的地面裝置,既不省電也不便宜,就更不用說到了6G這些規格只會更嚴苛,衛星更是不可能達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