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正觀點:論大學教授的待遇,兼談學術資源的分配

2020-07-22 05:50

? 人氣

近來媒體論及台灣的大學教授薪水,跟業界、國外大學相較偏低,要和業界、國外大學搶優秀人才,誘因不大。(示意圖/weisanjiang@pixabay)

近來媒體論及台灣的大學教授薪水,跟業界、國外大學相較偏低,要和業界、國外大學搶優秀人才,誘因不大。(示意圖/weisanjiang@pixabay)

近來媒體論及台灣的大學教授薪水,跟業界、國外大學相較偏低,要和業界、國外大學搶優秀人才,誘因不大。但台大近年仍吸引不少年輕新血教師返台任教,理由不一而足,有人以能夠跟一群優秀的師生一起奮鬥為榮,有人覺得雖然薪水跟在業界不能比,但至少工作起來是開心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大學教師低薪問題,我的朋友交大機械系傑出學者火箭先生吳宗信直白地説,「台灣敎授薪水是有較低是事實,但這樣直接比是沒有很大的意義。和我合作的瑞士著名的伯恩大學博士生月薪和現在台灣正敎授月薪相當,但是你無法想像當地生活費有多貴。」

20180324-台大校門口。(蘇仲泓攝)
台灣教授薪水普遍偏低,但台大近年仍吸引不少年輕新血教師返台任教。圖為台大校門口。(資料照,蘇仲泓攝)

事實上,有人指出歐美的大學教職並不是每位都高薪,學科差異其實很大。美國大學有很多科系的新進教授,起薪一樣低於高中老師。因此當我們在討論國內教授的薪水時,並不能衹講常態薪資,也應該併計彈性薪資、計畫主持費、審查費、演講費、工作津貼以及從學者身份衍生的其他業外隱型收入等,還必須綜合考慮健保、退撫制度、所得稅率、物價水準及異業相對所得等因素。

在我任教的學校,具有相當資歷和地位以上的教授,尤其理工領域傑出的學者,平均月收入超過20萬元者當不在少數。此説可以證諸校園主管停車場有不少LEXUS、BMW等名車,竹北高鐵站區第一排豪宅也住了一些資深學者,每年寒暑假必須赴美探視妻小者,亦習以為常,並非罕見。

再進一步具體來説,正教授月俸約12萬元,院長或系主位職務加給2.5萬元/月,特聘教授彈性薪資3-5萬元/月,再加上科技部計畫主持費1.6萬元/月,產學計畫主持費以2萬元/月計,擔任企業顧問或講座3-5萬/月元,論件計酬的審查費、出席費或演講費,外加台灣特有的年終獎金1.5個月,在職期間的平均所得超過20萬元/月,外人實不足為奇也。

再者,台灣的學界早已實施彈性薪資,適度地獎勵教學研究及服務確有優良成果的教師,符合現代化社會人盡其才,各取所值的價值觀。我們的社會應該允許這樣的差異化,並給予年輕學者公平的機會及努力的目標,以避免過去齊頭式或搭便車式同步調整薪資待遇的後遺症。何況大學教師退休月俸亦可視為一種「延遲薪資」,相對地提高優秀人才到大學服務的意願。

在現存的產業生態環境下,有些科技公司願意用較高薪資聘請博士員工,然無可諱言地,迄今大學任教仍是一扇非常窄的門,自由市場的機制顯然決定了人才的流向。何況台成清交等校已經嘗試給予新進教師約3~4萬元不等的額外津貼?至於跨國人才的流動應視為全球化的常態現象,其實台灣社會的穩定、自由與民主也是多數學者所珍惜的社會制度及生活環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