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少一點來減肥,卻不知道怎麼算熱量?心理學教授教你這一招,輕鬆達成減重目標

2017-06-26 14:58

? 人氣

你也許會選擇早餐只吃一顆蛋,而不是兩顆,三明治少用些美乃滋,晚餐的牛排吃小塊一些,馬鈴薯上放少一點牛油,只吃半個甜點。這加總起來等於五百大卡(或更多)。這不是死板僵硬的飲食方法,而且這些小改變是可以持續的。若不能持續的話,改變又有何意義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舉個例子,有一位醫師很驚訝地發現自己在過去三年增加了十五公斤。她後來看了營養標示才知道,平常認為很健康每天吃的早餐燕麥片,不是一份而是三份碳水化合物,共六百多大卡。她的點心是二到三個能量棒,共四百多大卡。再加上午餐、晚餐、還有宵夜,每天平均攝取二五○○大卡。在接受醫學臨床訓練、工作忙碌的時候,這些能量棒很重要,因為她經常沒時間吃正餐。但是目前已經不再是飲食計畫重要的一環了。她發現自己每天多吃了五百到六百大卡。雖然不常吃到過飽,但卻常在不是真正生理飢餓的時候拿出能量棒來吃。因此她正念地找尋減少熱量的方法。她將早餐量減少三分之二,而且不再把能量棒放在口袋裡,因為她知道自己不時會拿出來吃。她也找到了其他方法,體重就漸漸地減輕了。

當你正念地留意到不同食物的能量價值以及身體需要的食物能量,你就可以善用內在及外在智慧來為吃什麼、吃多少、如何減量卻不必精算熱量,做出明智抉擇。你也可以找到持續維持的方法。有一個學員把它說得更正向:「我把它當作我可以花的卡路里,其實一天有二二○○大卡,聽起來還不少。我不是減重,我在享受!」

我們現在可以更輕易地了解大部分的食物熱量。無論是食物營養標示、網路資源,甚至大部分連鎖餐廳,都需要表示營養價值。因此,在購買食物前,你只需要放鬆地深呼吸,就像看物品的價格一樣,停下來看看食物的營養價值。就如金錢預算般地管理熱量預算,這樣就不會因此感到焦慮。

作者介紹

珍・克里斯特勒 博士(Jean Kristeller, PhD)

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心理系榮譽教授,「正念飲食覺知訓練」(Mindfulness-Based Eating Awareness Training)創始人,正念飲食中心(Center for Mindful Eating)共同創辦人。

發表過的學術論文逾五十篇之多,對其研究成果的報導散見於《悦己》(Self)、《紅書》(Redbook)、美國廣播電台《鹽與食物部落格》(NPR's The Salt)、《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巴爾帝摩太陽報》(Baltimore Sun)等媒體。

她在三十年前,於耶魯大學攻讀博士時,開始對以靜坐為方法的飲食障礙及減重治療產生興趣。其後,將正念應用在哈佛醫學院附設醫院、麻州大學醫學院任職期間,更加充實「正念飲食」的臨床實證基礎。

現在,她每年受邀於歐米茄學院(Omega Institute)、克里巴魯瑜伽與健康中心(Kripalu Center for Yoga & Health)、伊沙蘭學院(Esalen Institute),以及歐洲各地舉辦「正念飲食」相關工作坊。

艾莉莎.鮑曼(Alisa Bowman)

專業撰述人,執筆著作超過三十本,其中有七本為「紐約時報」暢銷書;她也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生活計畫」(ProjectHappilyEverAfter.com)創辦人。撰述文章刊載於《讀者文摘》、《心靈與健康》(Spirituality & Health)等雜誌;經常受邀至《今日秀》(Today)、《CBS晨間節目》(The CBS Early Show)、「福斯」頻道及「探索健康」頻道(Discovery Health)擔任節目嘉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橡實文化《正念飲食:覺察自己為什麼吃,比吃什麼、怎麼吃更重要!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