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不得孩子吃苦,將來等著被啃老!他採訪20位專家揭成功「理財教育」的關鍵秘訣

2020-07-18 09:30

? 人氣

4. 把握真實情境:生活中的各式情境,就是理財教育最好的場域。有「理財四寶媽」稱號的財經作家郭莉芳舉例,近期「振興三倍券」的議題正熱,不妨跟孩子聊聊三倍券的發放用意、預期產生的效益等等,也可請孩子蒐集相關資料,規劃看怎麼運用自己的三倍券,「倘若規劃得宜,不妨放手讓孩子照自己的方式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 適度容錯:在各式理財情境中,孩子難免犯錯。夏韻芬舉例,她從開始發零用錢後,就要求孩子記帳,「過程中,孩子當然也曾不記、亂記,甚至還做過假帳,但我也不會太嚴厲責備,提醒一下就好。」對於偶發的錯誤,夏韻芬認為,大人別盯太緊,免得造成孩子反感,而且,從錯誤中學到的教訓會更深刻。

6. 見樹又見林:除了「微觀」的個人財務管理之外,林正昌很建議父母培養孩子的「宏觀視野」,習慣關注世界政經情勢,掌握整體金融環境。「外在情勢對個人理財的影響其實也很大,就像新冠肺炎一來,沒人能置身事外。大人可以試著跟孩子聊、帶孩子看,愈能保持對外在世界的關注,在關鍵時刻愈能做出正確決策。」

7. 父母言傳身教:大人的言行,決定了理財教育的成敗。有研究指出,如果父母常為錢吵架,孩子長大後也比較容易欠下卡債。「孩子的現況,是反映你過去的教育成果,寵壞十年的孩子,不可能來兩天的理財營就教好,還是得回到家庭,慢慢來,」從事兒童理財教育已15年的王友民強調,「你過成你想要的樣子,孩子就會像你。」

8. 鼓勵追夢:王友民說,理財教育到後來,得要「有財可理」,而這跟生涯規劃是高度連結的。以生涯發展來看,錢只是載具,更上位的概念是「勇敢做夢」。他指出:「父母得想想,要怎麼領著孩子,勇敢去想像自己的未來,找出自己的定位。」

03-2(圖/未來Family提供)
(圖/未來Family提供)

理財教育從生活開始

台北市教育局近年來致力推動理財教育。局長曾燦金指出,從小建立孩子正確理財觀念跟態度,並累積良好信用,成為具有理財素養的公民,是必須關切的核心議題。為此,台北市教育局訂定了金融理財教育推廣計畫,發展系列教材,還曾在多所學校試辦。

值得留意的是,因為金融理財牽涉到的「生活情境」很多,在近期的大考中,成為常見的出題素材。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大學指考公民與社會科中,跟金融理財教育相關的考題,在104~106年度各有一題、107年度兩題、108年度三題;國中會考的數學領域與社會領域也有,社會科104~108年度都有一至三題,數學科108年度甚至出到五題。近來也開始有人積極倡議,希望將金融理財教育納入新課綱的「重大議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