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臺灣人覺得獨居老人就是晚景淒涼?在這國家的老人,若有兒女同住反而是種羞辱

2017-06-27 11:11

? 人氣

這次聖誕節,我們回公婆家,我這個媳婦真的閒得發慌沒事做,就去幫忙整理用過的碗盤。這時,我聽到婆婆悄悄跟老公咬耳朵:「她平常在家裡做夠多了。你過去!不要讓凱若忙。」聽到這裡,我真的感動到快掉眼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婆婆不期待我們做任何事來回報她的付出,只希望我們健康快樂。這樣的愛,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期待。

孩子不需要用任何方式「證明」自己的成功或愛,甚至不需要用「孝順」來讓父母覺得快樂,這也讓孩子們更能自在做自己。也難怪不管老公飛多遠,都會想媽媽,不是因為擔心媽媽會想念他,而是單純的母子之情。

套句婆婆說過的,她希望孩子飛得遠遠的,但心裡有媽媽。子女好好的存在,就是她最大的滿足。

作者簡介|凱若媽咪(Carol)

與德籍夫婿、進入青春期的女兒,及好動的兩歲兒子,一家四口旅居德國。經營「Carol凱若媽咪的教育實驗」臉書粉絲專頁及部落格,並於「未來Family」開設教養專欄,與讀者分享德國生活與教育。

她從臺灣升學體系過五關斬六將,一路從北一女進到臺大研究所,年紀輕輕就創業,經營婚禮顧問公司,也因緣際會經營了網路通路平臺事業。卻在當了母親之後開始思考,孩子的未來,是否有更多可能性?也不斷思索,每日教養孩子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她的德國婆婆一手帶大三個獨立成熟的子女,對教養有一套獨到見解與方法,也是街坊鄰居口中的「超級媽媽」。凱若媽咪從自己的摸索,與德國婆婆的教養智慧中體認到,教育教養孩子,都是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