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13歲遭誘姦的少女,只能愛上狼師?房思琪的「自我」與李國華言不由衷的虛假

2017-06-16 11:27

? 人氣

所以,李國華是胡蘭成縮水了又縮水了的贗品……這些學中文的人,胡蘭成跟李國華,為什麼他們……一個人說出情話的時候,他應該是言有所衷的,他是有「志」的,他是有「情」的,他應該是「思無邪」的……他們的思想體系非常畸形,他們強暴了,或者性虐待了別人,自己想一想,還是「一團和氣,亦是好的」……

因為他的思想體系如此矛盾,以至於無所不包,因為對自己非常自戀,所以對自己無限寬容。這個思想體系本來有非常非常多裂縫,然後這些裂縫要用什麼去彌補?用語言,用修辭,用各式各樣的譬喻法去彌補,以至於這個思想體系最後變得堅不可摧。(生前最後專訪)

林奕含談到了華人「自我」裡面最深沉的部分,那個溫良恭儉讓的外表,卻是言不由衷的虛假。是這個虛假騙了房思琪,也是這個虛假讓房思琪以為可以自我拯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房思琪追隨著李國華的腳步,為了彌補虛假所可能產生的裂縫,一方面渴望著思無邪、言有所衷,同時又用藝術與文學,使用語言、修辭、譬喻、言說,建造一個堅不可摧的說法,用來彌補虛假所產生的裂縫。當她說我要「愛」老師時,那個已經被摧毀的自我,彷彿在說我要「成為」老師的樣子。

林奕含用小說揭穿了這個用語言、修辭、譬喻、言說成就的虛假,這個她被毀滅之後模仿施暴者以求生存的虛假。如果房思琪「愛」李國華,是被中文或藝術建構出來的,我們或許應該提出一個問題:這裡的「愛」,會不會只是藝術的巧言令色?

林奕含在其專訪中也提及類似的問題,「藝術它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會不會,藝術從來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生前最後專訪)她堅持將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被誘姦或是被強暴」的故事,改成「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愛上了誘姦犯』的故事」。張小虹評論說,「『愛』是此事件中不能被講出的關鍵字,如此才能一邊徹底黑暗化『狼師』、另一邊徹底無助化『女學生』,讓『誘姦』徹底坐實為『性侵』」。這樣看來,林奕含堅持把「愛」這個字放入故事的標題,實為勇敢突破禁忌,讓被隱藏的部分得以展演。

然而,林奕含也害怕她所熱愛、所擅長的文學藝術,會真真正正辜負她,就像當初她被文學藝術下的贗品李國華所惑,「她恍然覺得不是學文學的人,而是文學辜負了她們」(頁222)。林奕含說:

所以這整個故事最讓我痛苦的是,一個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麼可以背叛這個浩浩湯湯已經超過五千年的語境?為什麼可以背叛這個浩浩湯湯已經超過五千年的傳統?我想要問的是這個。(生前最後專訪)

房思琪的「自我」生存之道,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慘烈。這樣的虛假,這樣的語言甚至欠缺深厚的根基,她說「臺灣沒有千年的虛構敘事文傳統,臺灣有的是什麼傳統?有的是被殖民、一夕置換語言名姓的傳統。她就像她們的小島,她從來不屬於自己」(頁107)。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