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芳專欄:我台南,我驕傲

2020-06-28 10:10

? 人氣

許多台南朋友都對媒體吹捧、觀光客趨之若鶩的排隊名店不以為然。(資料照,顏麟宇攝)

許多台南朋友都對媒體吹捧、觀光客趨之若鶩的排隊名店不以為然。(資料照,顏麟宇攝)

為何台南人優越感特別強?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至今仍如此強烈,是一代又一代的台南人堅持某些價值或傳統才能延續。因為堅持,這種驕傲感深入骨髓,即使做一碗虱目魚粥都無比「頂真」。

這個議題放在心底滿久了,一直不大敢公開討論,怕有白目之嫌。某天在座都是熟朋友,聊到疫情帶動的國旅熱潮,忍不住開口詢問:「這……你們到台南旅遊或者和台南人接觸時,會不會覺得他們滿驕傲的?甚至有點優越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店老闆的「台南式驕傲」

哈哈哈,在座者的反應令人大笑三聲,「會啊會啊!」有人深深點頭,有人忍不住舉手,迫不及待分享故事,也有人彷彿早已思考過,開口就解釋台南人為什麼自尊心特別強。唯一沒見到的反應是:「不會,從沒這種感覺。」

一位大姊大的經驗頗精彩。她因特別擅長購物被封為「XX愛買達人」。有次在台南吃飯,點菜時點了魚,隨口問一句:「這魚新鮮嗎?」當下老闆立刻回瞪大白眼,一副這是什麼蠢問題的模樣,後來直接回嗆:「只有你們台北來的才會問這種問題!」這話細細思量頗有內涵,意思是台北人平常上餐廳吃的魚很可能不夠新鮮,顧客才會習慣提問,但這可是台南ㄟ,海鮮怎麼可能「袂青」?後來她逛到一家不錯的鞋店,多問了幾句諸如「這是真皮的嗎?」、「好穿嗎?」,老闆不知是否嫌煩,乾脆回答:「這是我們台南做的啦!」言下之意,台南出品品質保證,要買不買就請顧客您隨意。

「那妳會生氣嗎?」我好奇,答案是「完全不會」!大姊大反而很喜歡小店老闆們這種自尊、自傲感,代表對自家品質有信心,「因此在台南吃東西是很有安全感的,隨便一家都不大會踩到雷。」

我終於了解,為什麼認識的台南朋友都對媒體吹捧、觀光客趨之若鶩的排隊名店不以為然,口頭禪都是:「那家不好吃啦,都是觀光客吃的,我們都吃XX牛肉湯(碗粿、肉圓或意麵)……。」他們家巷子口隨便哪家不起眼小店,很可能老闆骨子裡就有這種「台南式驕傲」。

20200529-民進黨立委郭國文29日出席「吃好牛來台南」活動,推銷台南道地美食牛肉湯 。(顏麟宇攝)
「吃好牛來台南」活動,推銷台南道地美食牛肉湯 。(資料照,顏麟宇攝)

回到此議題的初衷,我承認身為出身高雄岡山的現役天龍國人,對台南長久以來有種難以言說的情結。在台南美食面前,我毫無抵抗力;若要票選台灣美食,台南入口即化的新鮮牛肉湯、鱔魚意麵,絕對是心中前兩名。

從很小很小就知道台南人和高雄人是不一樣的。台南代表都市、代表文化,而高雄是以加工出口區和工廠知名的文化沙漠。當年國中畢業後升學考試,岡山小鎮功課好的女生,第一志願是台南女中而不是高雄女中,南女升學率更高、文風更好。

和台南人聊天,小心玻璃心碎

但同時家中長輩談起台南人時,通常會加上「勢利眼」,母親更是提早就交代,以後談戀愛找對象,最好避開台南人,他們特別講究門當戶對,重視嫁妝,嫁妝不見得是有形的金錢物質,無形的學歷背景,也都是台南人嫁娶會仔細掂量的。

還記得楊德昌的電影《海灘的一天》嗎?電影中心就是一個標準父權結構的台南醫生家庭,留學日本的老醫生要全家認真聽(學)古典音樂、主導兒女婚姻與工作,讓全家活得壓抑又痛苦;少女張艾嘉終於逃離,奔向彼時經濟起飛代表自由的台北。

楊德昌藉由這個家庭的瓦解,既說出台南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也帶出台灣歷史和社會的變遷。電影中那一間光影美極了、氣氛卻也壓抑極了的日本老屋,從此自動在腦海中和「台南意象」產生連結。

20170509-桃園電影節,導演楊德昌。(高雄一攝)
導演楊德昌的電影《海灘的一天》,說出台南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資料照,高雄一攝)

婚後,有個旅居海外的姻親是台南人。在她口中,台北不論大宴小酌、大街小巷沒一樣好,東西難吃、夜市髒,連「元宵燈會都沒我們台南好看。」她是我見過最驕傲的台南人了,「我們台南人最有文化……」、「我們台南人瞧不起這個那個……」,每次只要和她聊天,脆弱的玻璃心立刻受到一萬點暴擊。

為什麼台南人優越感特別強呢?我試著理解台南人傲氣的底蘊何在。一府二鹿三艋舺,台南的仕紳菁英階層曾主導台灣政經發展當然無庸置疑,而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至今仍如此強烈,必然是一代又一代的台南人堅持某些價值或傳統才能延續。

因為堅持,這種驕傲感深入骨髓,從菁英到庶民,從舊府城人到移居的新台南人身上都得見。這些價值或傳統又是什麼呢?彷彿是一種對美好品質的尊重、對知識的敬意、對即使做一碗虱目魚粥都無比「頂真」的心意。

台南人不搞加盟連鎖

發現沒,台灣許多知名連鎖品牌如珍珠奶茶、麻辣火鍋都出自台中,而不是從台南開端。明明台南擁有最多的美食老字號,卻很少聽說他們做起授權加盟。甚至很多老店至今仍然定量,一天只準備多少份,賣光了就結束營業。別說發展連鎖店了,有的一周休息好幾天。似乎對他們來說,實實在在把日子過好最重要。

真高興,今年端午搶到台菜老師黃婉玲的台南花生粽。美食面前,天龍國人就算玻璃心碎了滿地也是甘心又情願。

*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738期。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宜芳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